中日輸入輸出的長期均衡和短期波動分析——基于結構變化視角
[Abstract]:Taking Japan as the target country of China's bilateral trade, using the method of cointegration te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l exchange rate of Japan's imports to China and Japan's GD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s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FDI),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s exports to China and China's GDP,. The real exchange rate, Japan's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FDI)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ove two models have a long-term stable relationship.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China's CPI has a great impact on Sino-Japanese trade, but the nominal exchange rate is not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Sino-Japanese trade, and the role of Japa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FDI) is not obvious.
【作者單位】: 廣東商學院;
【分類號】:F224;F832.6;F752.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沈國兵;美中貿易收支與人民幣匯率關系:實證分析[J];當代財經;2005年01期
2 畢玉江;實際有效匯率對我國商品進出口的影響——基于標準國際貿易分類的實證檢驗[J];世界經濟研究;2005年06期
3 殷德生;中國貿易收支的匯率彈性與收入彈性[J];世界經濟研究;2004年11期
4 任兆璋,寧忠忠;人民幣實際匯率與貿易收支實證分析[J];現(xiàn)代財經-天津財經學院學報;2004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宿玉海;黃鑫;;人民幣名義匯率與中國對歐元區(qū)國家出口的關系[J];財經科學;2006年04期
2 李晴;;比較劣勢產品出口受匯率變動影響的概率分析[J];財經科學;2007年01期
3 張建勇;論我國現(xiàn)階段的匯率政策──兼談人民幣應否貶值問題[J];財經問題研究;2000年02期
4 曹垂龍;;論人民幣匯制改革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兼析人民幣匯率的未來走勢[J];財經問題研究;2006年07期
5 金洪飛;周繼忠;;人民幣升值能解決美國對華貿易赤字嗎?——基于1994~2005年間月度數據的貿易彈性分析[J];財經研究;2007年04期
6 馬丹,許少強;匯率變動對東亞四國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5年02期
7 畢玉江;匯率、國民收入與商品進出口——基于標準國際貿易分類的實證檢驗[J];財貿研究;2005年04期
8 林宗武;;人民幣升值問題探析[J];當代經濟(下半月);2007年08期
9 范金,王艷,梁俊偉;中國進出口價格彈性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04年04期
10 黃萬陽,賀蕊莉,陳雙喜;人民幣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克崮;中國經濟發(fā)展中的財政貨幣政策[D];東北財經大學;2000年
2 胡援成;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3 余維彬;匯率穩(wěn)定政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孫玉琴;中國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效應[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5 黃萬陽;人民幣實際匯率錯位測度、效應與矯正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6 胡均民;人民幣匯率變動與中國外貿結構升級[D];湖南大學;2006年
7 馬丹;人民幣實際匯率與中國國際競爭力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8 趙大平;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價格傳遞及其對中國貿易收支影響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9 沙文兵;人民幣有效匯率與宏觀經濟內外均衡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7年
10 趙自芳;生產要素市場扭曲的經濟效應[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蘭紹瑞;經濟增長中對外貿易因素的統(tǒng)計分析[D];天津財經學院;2000年
2 蔡(王睿);人民幣自由兌換:理論、實踐與策略[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0年
3 林達明;對出口收匯核銷制度的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年
4 李志弘;貿易條件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5 陳文津;人民幣均衡匯率及匯率變動影響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3年
6 朱艷敏;中國進出口商品的彈性分析及其對貿易收支的影響:1990—2001[D];蘇州大學;2003年
7 白東杰;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貿易收支影響的分析[D];天津財經學院;2004年
8 王燕燕;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貿易收支影響的分析[D];安徽大學;2004年
9 陳愚;人民幣匯率政策有效性的制度基礎[D];武漢大學;2004年
10 王艷;人民幣匯率調整對經濟影響的分析——基于社會核算矩陣的分析[D];東南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沈國兵;中日貿易與人民幣匯率:實證分析[J];國際經貿探索;2004年05期
2 李海菠;人民幣實際匯率與中國對外貿易的關系——基于1973-2001年數據的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3年07期
3 相勇,章晶;邁向開放經濟背景下對中國匯率制度選擇的思考——“兩極制度”還是“中間制度”[J];世界經濟研究;2003年08期
4 殷德生;中國貿易收支的匯率彈性與收入彈性[J];世界經濟研究;2004年11期
5 謝建國,陳漓高;人民幣匯率與貿易收支:協(xié)整研究與沖擊分解[J];世界經濟;2002年09期
6 朱真麗,寧妮;中國貿易收支彈性分析[J];世界經濟;2002年11期
7 李建偉,余明;人民幣有效匯率的波動及其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J];世界經濟;2003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龍?zhí)?薛國喜;何樹紅;;我國國債收益率協(xié)整實證分析[J];才智;2011年17期
2 段虹霞;;河北省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分析[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11期
3 許贏予;;中國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12期
4 魏繼東;華國輝;;中國城鎮(zhèn)居民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企業(yè)家天地(理論版);2011年06期
5 高春玲;;中西部地區(qū)農業(yè)保險與農村金融發(fā)展互動關系實證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24期
6 徐雅靜;汪遠征;劉朋;;股指期貨與股指現(xiàn)貨的協(xié)整與因果關系研究[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7 徐慶華;;利率調整對房地產市場影響的研究——以深圳市為例[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11期
8 張莉華;;北京市出口貿易與能源消費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1980—2008年數據[J];經濟研究導刊;2011年18期
9 劉雪芳;楊小芬;;影響山東省稅收增長因素的實證分析[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2期
10 楊思遠;段秦漢;;我國外匯占款對貨幣供給影響的實證研究[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黨興華;張優(yōu)智;;R&D投入與經濟增長的協(xié)整檢驗:基于1988-2009年的數據分析[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高子建;;投資、消費和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動態(tài)影響分析——基于狀態(tài)空間模型[A];2008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高勇標;;深圳外商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效應分析[A];2008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閔熙顏;曲博;;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中貴州省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協(xié)整分析[A];新機遇·新臺階·新跨越——數量經濟學視野下貴州自我發(fā)展能力回顧與展望:2010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年會數量經濟學會論文集[C];2010年
5 王相寧;韓旭;;基于實際利率差模型的人民幣實際匯率研究[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趙立雨;黨興華;師萍;;我國R&D投入與經濟增長的協(xié)整檢驗——基于1987-2008年數據的實證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朱蓮琴;;浙江省外貿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A];中國現(xiàn)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楊權;;兩岸三地利率聯(lián)系及其對貨幣統(tǒng)一的含義——基于多變量協(xié)整檢驗的分析[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屆學術年會——經濟改革與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9 陳玉海;;主要宏觀經濟變量對CPI沖擊響應分析[A];2009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3)[C];2009年
10 李志強;;誰決定H股的走勢-基于中企指數與香港、大陸市場指數的協(xié)整分析[A];中國現(xiàn)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云生 朱亞麗;房地產將出現(xiàn)結構性變化[N];中國財經報;2005年
2 記者趙翔;江西:企業(yè)用工出現(xiàn)結構性變化[N];工人日報;2003年
3 馬光遠;企業(yè)用工環(huán)境面臨實質性改變[N];中國經營報;2010年
4 余方升;滬深300期指仿真交易效率實證研究[N];期貨日報;2008年
5 永安期貨 夏天;糧食真的能源化了嗎[N];期貨日報;2008年
6 ;地王背后:土地熱潮方興未艾[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7 徐建華;手機用戶服務滿意度再次下滑[N];中國質量報;2007年
8 ;上海樓市現(xiàn)狀[N];上海金融報;2006年
9 徐立新 (作者系珠海天澤地產顧問公司策劃師);房價穩(wěn)定是主基調[N];珠海特區(qū)報;2007年
10 記者 宋時飛;把發(fā)展改革工作做得更扎實[N];中國經濟導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春雷;住宅市場價格泡沫及預警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2 祝云;地方財政科技支出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及其績效評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3 馮偉林;現(xiàn)貨與期貨交易并存的電力市場理論建模與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4 吳博;人民幣有效匯率與開放經濟下的貨幣政策[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丁元;就業(yè)與居民收入分配關系的動態(tài)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6 楊繼生;綜列單位根和綜列協(xié)整檢驗及其對我國的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7 陳永偉;似無關回歸模型及其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R.A Rathanasiri;[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9 艾瑤;金融摩擦、銀行存貸與經濟周期[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10 陳海燕;面板數據模型的檢驗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鐘偉萍;我國經濟增長中的能源消費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6年
2 胡江鋒;股市理性泡沫的檢驗方法比較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3 王晶;可轉換債券與其基礎股票關系分析[D];山東大學;2007年
4 胡瑩;我國貨幣替代成因及其對宏觀經濟影響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5 李濤;中國外匯儲備適度規(guī)模實證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6 曾桃華;湖南省稅收負擔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7 李麗萍;日本對華直接投資的貿易效應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8 張蕾;FDI與江蘇省區(qū)域經濟差異關系的實證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9 吳曉俊;創(chuàng)業(yè)與中國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10 石臘梅;我國貨幣流動性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4205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42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