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金融與正規(guī)金融的交互作用研究
[Abstract]:The 胃 value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y and finance is used to measure the scale of private finance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formal finance and private finance is measur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mal finance is not the reason of the scale of private finance, on the contrary, it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mal finance.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private finance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because SMEs excluded by formal finance get financing in private finance; However, the growing SMEs tend to finance the formal finance, so the private finance indirect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mal finance.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formal financial guid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financial norms. The formal lending system of private finance should be established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the relevant legislative process should be accelerated.
【作者單位】: 湖北工業(yè)大學經濟與政法學院;
【基金】:武漢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9029)
【分類號】:F832;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聯(lián)合課題組;李豪明;黃愛娣;何偉豐;黃瑾;張曉東;馬超;;民間借貸監(jiān)測方法與機制研究[J];南方金融;2006年09期
2 任旭華,周好文;中國民間金融的誘致性制度變遷[J];華南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3 陳虎城;民間金融制度:經濟性質、生存邏輯及效率邊界[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4 王磊;吳輝凡;姚廣寧;;互補、替代與轉化:非正規(guī)金融與正規(guī)金融的關系[J];經濟經緯;2009年05期
5 郭為;民間金融、金融市場分割與經濟增長[J];現(xiàn)代經濟探討;2004年05期
6 林毅夫,孫希芳;信息、非正規(guī)金融與中小企業(yè)融資[J];經濟研究;2005年07期
7 易秋霖,郭慧;非正式金融探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3年03期
8 姜旭朝,鄧蕊;民間金融合法化:一個制度視角[J];學習與探索;2005年05期
9 蒲祖河;;民間金融與正規(guī)金融合作性制度安排———解決三農融資困境的現(xiàn)實選擇[J];中國流通經濟;2008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冰心;;浙江民間金融的績效分析與規(guī)范創(chuàng)新發(fā)展[J];北方經濟;2008年12期
2 柳江;;信息不對稱、貸款偏好與中小企業(yè)融資難題[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年11期
3 崔學剛;楊艷艷;;我國中小企業(yè)融資需求與資本結構選擇研究——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實證檢驗[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4 林劍;;社會網絡在創(chuàng)業(yè)融資中的作用機制——基于上海新創(chuàng)企業(yè)的經驗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5 林劍;;社會網絡在創(chuàng)業(yè)融資中的作用機制——基于上海新創(chuàng)企業(yè)的經驗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6 虞群娥;李愛喜;;Survey Explores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Nonofficial Finance and SMEs[J];China Economist;2008年03期
7 汪琴婭;;我國民間金融的制度變遷研究[J];中國城市經濟;2010年05期
8 鄭芳芳;黎東升;;基于博弈理論的中小企業(yè)融資難的破解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9 丁明;;民間金融與農村中小企業(yè)融資的互動機制分析[J];財經科學;2010年03期
10 雷立鈞;;基于增量改革的中國農村金融發(fā)展[J];財經問題研究;2008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李明賢;文春暉;;我國融資制度創(chuàng)新的障礙分析及績效改進[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郭梅亮;徐璋勇;;轉型時期農村非正規(guī)金融生成邏輯的理論分析:一個比較的視角——兼對農村二元金融結構現(xiàn)象的解釋[A];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聯(lián)誼會2008年年會暨青年經濟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鐘田麗;賈秋瑩;蔣永敏;;東北老工業(yè)基地中小企業(yè)融資結構影響因素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4 郝臣;;中小企業(yè)成長:外部環(huán)境、內部治理與企業(yè)績效——基于23個省市300家中小企業(yè)的經驗數(shù)據(jù)[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陳蔚;鞏秀龍;;非正規(guī)金融利率定價模型——基于中國民間分割市場的實證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孫茂竹;王艷茹;王秋實;;中小企業(yè)融資的銀企博弈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張元萍;陳闖;王力平;;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yè)融資體系構建與整合——基于要素重組下三維動態(tài)模型分析[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下)[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冰然;非正式制度,社會資本與契約選擇[D];南開大學;2010年
2 殷志軍;中小企業(yè)信用擔保機構運行機制和效率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徐敏;新疆綠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融資機制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4 李永平;中國農村金融制度變遷與經濟主體行為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5 李有星;中國證券非公開發(fā)行融資制度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6 康晶;成長型中小企業(yè)融資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李竟成;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的融資契約安排[D];西北大學;2007年
8 胡士華;農村非正規(guī)金融發(fā)展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9 遲憲良;中小企業(yè)融資困境與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胡海波;我國中小企業(yè)信用擔保制度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小專;基于認知偏差的中小企業(yè)融資困境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宋德榮;我國中小企業(yè)融資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漆南;商業(yè)銀行關系型信貸模式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4 丁晨;我國農村非正規(guī)金融發(fā)展與農民收入增長關系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張倩;青島市民間借貸中介機構行為特征與影響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李小芬;小微企業(yè)關系型融資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真真;我國中小企業(yè)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8 李庚;關系型貸款解決中小企業(yè)融資問題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9 余曉玲;信息生產、關系型貸款與微小企業(yè)融資改善[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10 肖慧;縣域金融資源配置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冬林,徐懷禮;中國民間金融的興起與發(fā)展前景:溫州案例[J];北方論叢;2005年01期
2 張余文;國有商業(yè)銀行從農村的退出與農村金融體系的重建[J];財貿經濟;2003年06期
3 蒲祖河;中介化——提高民間資本配置效率的有效機制——以溫州為例[J];財貿經濟;2005年05期
4 盧現(xiàn)祥;論我國的體制性非正式金融[J];財貿經濟;1997年05期
5 談儒勇;非正式金融批判的批判[J];甘肅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6 柴鐵軍;論過渡經濟中的非正式金融[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1996年03期
7 金雪軍;從溫州看民間金融與主體金融的關系[J];杭州金融研修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8 孫莉;中國民間金融的發(fā)展及金融體系的變遷[J];上海經濟研究;2000年05期
9 張松;民間金融與我國金融制度變遷[J];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06期
10 史晉川,葉敏;制度扭曲環(huán)境中的金融安排:溫州案例[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1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葉敏;信息甄別機制與金融深化——溫州金融案例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敬忠,朱炎潔,楊洪萍;社會學視角的農戶金融需求與農村金融供給[J];中國農村經濟;2004年08期
2 趙美生;劉瑞民;馬飛;;資金供求矛盾擴大與民間融資發(fā)展——對大同市民間融資情況的調查[J];華北金融;2005年11期
3 施劍雄;陶田;;淺談中國地下金融[J];商場現(xiàn)代化;2006年36期
4 李世新;張耀謀;鄭才林;;當前民間借貸的成因、問題與對策[J];河北金融;2009年04期
5 譚正航;尹珊珊;;引導民間金融促進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的思考——以湘西地區(qū)為例[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0年01期
6 高晶;;關于正規(guī)金融與民間金融的合作分析的文獻綜述[J];商場現(xiàn)代化;2011年08期
7 徐慧玲;;我國民間融資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州學刊;2008年01期
8 紅梅;;內蒙古農村牧區(qū)正規(guī)金融供給狀況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年21期
9 李富有;匡樺;;基于短期局部均衡的民間金融高利率解釋[J];經濟經緯;2010年01期
10 崔春艷;;農村金融供求矛盾的一個理論解釋——不完全信息動態(tài)博弈模型[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武翔宇;;欠發(fā)達地區(qū)村莊的融資行為:基于陜西省定邊縣宗小澗村的調查[A];技術創(chuàng)新與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C];2009年
2 胡金焱;;農村金融的邊緣化與金融制度創(chuàng)新[A];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金融支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王繼偉;;加強農村金融服務促進縣域經濟發(fā)展的思考[A];黑龍江縣域經濟發(fā)展研究[C];2004年
4 宋磊;王家傳;;金融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證分析——基于山東省泰安市農村信貸需求現(xiàn)狀的調查[A];科學發(fā)展觀:理論·模式·實踐——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6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6年
5 徐曉萍;李猛;;30年來農村金融改革的邏輯——基于新比較經濟學的分析[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8)[C];2009年
6 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課題組;周業(yè)j;尤瑞章;張曉霞;章小的;鄭南源;;浙江省民間金融研究報告[A];中國金融學會第八屆調研報告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5年
7 孫雷;佟健;李配法;;農村建設中農戶融資需求研究[A];征信: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優(yōu)化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首屆齊魯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6年
8 曾康霖;;我國金融事業(yè)發(fā)展的缺陷需要彌補——從以科學發(fā)展觀發(fā)展金融事業(yè)談起[A];2004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的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蔡力峰;;農村金融改革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A];第二屆湖湘三農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溫思美;鄭晶;;產業(yè)發(fā)展與新農村建設——“要素貧困”角度的思考[A];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中國農業(yè)經濟學會2006年年會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郭沛;初探農村非正規(guī)金融(下)[N];中華合作時報;2003年
2 李建軍 趙煒;正規(guī)金融VS民間借貸[N];民營經濟報;2007年
3 舍興;誰來向農村“輸血”[N];中國財經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施予;溫州民間金融步伐趨緩 仍有400億熱錢藏身正規(guī)金融背后[N];經濟參考報;2005年
5 樊曦 王麗 王欲鳴;農村金融改革要引進民資與外資[N];中國改革報;2006年
6 李建軍 陸豐;將民間金融“拉”出地面[N];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報;2005年
7 徐永健;社區(qū)銀行:走進正規(guī)金融體系?[N];上海金融報;2004年
8 鐘偉;給“不正規(guī)”的金融和就業(yè)一點點寬容[N];證券日報;2003年
9 郭沛;初探農村非正規(guī)金融[N];中華合作時報;2003年
10 ;央行:“要發(fā)揮正規(guī)金融對產業(yè)升級的導向作用”[N];中國經營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費淑靜;民營中小企業(yè)融資體系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4年
2 張曉艷;中國農村民間金融市場運行機制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3 李剛;我國農村金融發(fā)展與農村經濟增長[D];西北大學;2006年
4 余子鵬;中國農村金融演變、創(chuàng)新和風險管理[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5 胡勇;中小企業(yè)發(fā)展與金融深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鄭文博;論中小企業(yè)融資效率[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7 王靜;涉農經濟組織融資信用與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4年
8 溫濤;中國農村金融風險生成機制與控制模式研究[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運鋒;我國民間金融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2 蔡超嬰;民間金融高利率現(xiàn)象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3 鄧妮媚;民間金融與正規(guī)金融的合作分析[D];廈門大學;2008年
4 李巧;完善農村金融體系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5 周蕾;我國民間金融的運行及發(fā)展對策[D];蘇州大學;2007年
6 楊潤秋;我國民間金融對民營中小企業(yè)金融支持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7 李澤鋒;民間金融與中小企業(yè)融資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06年
8 彭小貴;我國民間金融問題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年
9 胡國峰;試論農村民間金融的正規(guī)化[D];復旦大學;2009年
10 吳濤;正規(guī)金融與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合作的利益分配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675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367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