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家助學貸款模式設計研究
本文選題:國家助學貸款 + 性質界定; 參考:《中州學刊》2011年01期
【摘要】:國家助學貸款作為資助高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主要渠道,自1999年啟動以來,一直是各級政府和教育、財政等有關部門強力推進的政策措施。近年來,我國在國家助學貸款工作方面不斷探索,形成不同的國家助學貸款模式。國家助學貸款基于國家助學貸款的性質和基本要求具有三種模式。一是高校國家助學貸款模式,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模式,三是政府擔保模式。這三種模式各有其優(yōu)勢,同時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各自不同的障礙。
[Abstract]:As the main channel of subsidizing the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national student loan has been a strong policy and measure pushed forward by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education, finance and other departments since its inception in 1999.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been exploring the work of national student loan, forming different models of national student loan. Based on the nature and basic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student loan, there are three models. One is the mode of national student loan, the other is the mode of student credit loan, and the third is the mode of government guarantee. Each of the three models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different obstacle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管理學院;河南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國家助學貸款模式的國際比較》(08JA88006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F832.4;G64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何建中;;國外助學貸款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及對我國的啟示[J];上海經(jīng)濟研究;2008年04期
2 黃敬寶;;國家助學貸款模式:政策性與商業(yè)性的矛盾與整合[J];金融與經(jīng)濟;2006年01期
3 戴曉明;宋富強;;河南省國家助學貸款模式分析[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天鵝;;國家助學貸款“河南模式”的困境及探索[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年05期
2 尤玉平;盧太耀;張岳恒;;知識貿(mào)易視角的高校助學貸款創(chuàng)新[J];金融論壇;2007年03期
3 徐國興;;國家助學貸款制度改革:問題、應對和錯位[J];江蘇高教;2009年03期
4 邊艷;;國家助學貸款制度設計缺陷與創(chuàng)新[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5 黃敬寶;;我國大學生資助制度的評價與改進[J];晉陽學刊;2007年01期
6 喬興華;;學術期刊危機:現(xiàn)狀、原因與對策[J];理論探討;2007年06期
7 楊飛虎;;從國家助學貸款的窘境看政府角色的重塑[J];理論探討;2007年06期
8 王曉曦;黃國橋;;論我國組建教育政策性銀行的問題與對策[J];內(nèi)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06年22期
9 杜屏;劉文娟;魏新;;利益主體視角下助學貸款困境分析[J];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10 商丹;魏小雨;;從高校民事法律關系看國家助學貸款制度設計的缺陷[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熊筱燕;鐘慧;;我國高等教育扶困助學財政政策建議[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李真真;;新制度經(jīng)濟學視野下的助學貸款困境分析[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宋振;國家助學貸款模式創(chuàng)新及運行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2 肖俊杰;美國聯(lián)邦助學貸款回收保障制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文苑;基于違約行為的國家助學貸款激勵約束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2 侯春霞;國家助學貸款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3 莊麗君;中美大學生資助政策的比較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4 丁建洪;建立有中國特色油污責任保險模式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5 鐘以彬;高校助學貸款債權人主體多元化構想[D];西南大學;2008年
6 商丹;國家助學貸款制度的法學考量[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7 謝蓉蓉;國家助學貸款中銀行債權保障法律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8 馬晶;中日高校助學貸款體制比較[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吳玲;國家助學貸款的貸后管理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10 索靜;國家助學貸款“河南模式”運行效果的實證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路,李大健;國家助學貸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考[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1期
2 馮靜生;國家助學貸款運行不暢的原因與對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蔡則祥;中國助學貸款制度的完善與創(chuàng)新[J];金融研究;2004年02期
4 呂士偉;供給約束與制度重構:國家助學貸款案例分析[J];金融研究;2004年03期
5 李文利;國家助學貸款的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J];教育與經(jīng)濟;2004年02期
6 呂煒,肖興志 ,王曄;完善國家助學貸款制度 推進高等教育發(fā)展[J];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7 范元偉,萬敏;轉型中的美國助學貸款制度——聯(lián)邦直接學生貸款計劃透視[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5年11期
8 孫海燕;透視助學貸款風險[J];西安金融;2004年08期
9 劉溜;國家助學貸款為何大面積停貸[J];新聞周刊;2004年17期
10 黃敬寶;透過“一費制”看我國農(nóng)村義務教育投資[J];中國物價;2005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刁懷軍;國家助學貸款實施中的問題與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2 余瑞福;關于國家助學貸款良性循環(huán)機制的探討[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3 王莉;對高校國家助學貸款風險防范機制的研究[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3期
4 孫建平,杜冰;淺談國家助學貸款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J];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5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fā)省教育廳財政廳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陜西銀監(jiān)局關于陜西省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J];陜西政報;2004年21期
6 古邊;國家助學貸款新規(guī)定新在哪兒?[J];學習導報;2005年06期
7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采取措施,進一步推動以國家助學貸款為重點的高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工作的通知》[J];江西政報;2005年18期
8 周大平;;讓國家助學貸款不再好事多磨[J];教育;2005年04期
9 劉瑛;;國家助學貸款制度缺陷及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03期
10 ;國家助學貸款有關排名公布[J];中國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開俊;陳宇紅;;普通高校國家助學貸款違約風險成因與控制探討——基于廣東省四所高校的實證調(diào)查[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程亮;;高校新機制下國家助學貸款的違約原因及對策分析[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陸昊;;國家助學貸款的困境與完善——基于銀行“惜貸”現(xiàn)象的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4 王宏波;張厚奎;;社會工程學及其哲學問題[A];2003年中國自然辯證法學術發(fā)展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廖茂忠;沈紅;;公共利益:我國國家助學貸款的生長點[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黃維;沈紅;;國家助學貸款二級市場開發(fā)研究[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易凌;何躍國;;國家助學貸款走出困境的新途徑——一種成本收益分析的視角[A];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李恩峰;;遼寧省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問題研究[A];首屆農(nóng)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9 王書華;王忠靜;;西南山區(qū)小流域觀光經(jīng)濟帶模式設計[A];海峽兩岸觀光休閑農(nóng)業(yè)與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海峽兩岸觀光休閑農(nóng)業(yè)與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胡玉轉;駱國輝;;關于完善助學貸款機制的探討[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趙秋麗;山東將撥1億元國家助學貸款[N];光明日報;2001年
2 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 張福榮;上門入校保證國家助學貸款發(fā)放[N];金融時報;2005年
3 本報評論員;繼續(xù)大力推進國家助學貸款[N];人民日報;2002年
4 孫涌 李晶彥 靳斯慰;貴州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成效顯著[N];貴州日報;2008年
5 記者 周仕興;我區(qū)畢業(yè)生到艱苦地區(qū)服務將享受學費代償[N];廣西日報;2009年
6 聶星 唐蘭;暫停國家助學貸款的背后[N];安徽經(jīng)濟報;2004年
7 魏雅華;國家助學貸款:過河卒子不能退[N];檢察日報;2004年
8 通訊員 楊占忠 記者 李瑞君;青海加大發(fā)放國家助學貸款力度[N];金融時報;2002年
9 記者 楊晨光;高校畢業(yè)生學費代償辦法公布[N];中國教育報;2009年
10 張春輝 程志云;國家助學貸款破局難題[N];經(jīng)濟觀察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振;國家助學貸款模式創(chuàng)新及運行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2 魏新;中國國家助學貸款相關制度運行及設計的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09年
3 孫濤;學生貸款的政府職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李紅桃;國家助學貸款運行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5 趙亮;我國助學貸款法律關系的憲政之維[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6 張芬;藥品不良反應損害補償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黃維;國家助學貸款轉移支付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8 沈華;中國國家助學貸款多元化償還模型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宋飛瓊;國家助學貸款擔保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10 陳建國;國家助學貸款相關主體行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進;精準農(nóng)業(yè)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亮;發(fā)達國家循環(huán)經(jīng)濟模式借鑒及我國循環(huán)經(jīng)濟模式設計[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李麗;國有商業(yè)銀行治理結構模式設計[D];天津大學;2006年
4 李紹強;豫通公司營銷代理模式設計與實施[D];廣西大學;2007年
5 蔡苗;基于XBRL的網(wǎng)絡財務報告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6 汪海華;售房養(yǎng)老模式—養(yǎng)老保障新視角探討[D];浙江大學;2005年
7 何利娟;存款保險制度及其在我國的構建模式設計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8 史存治;內(nèi)蒙古電力企業(yè)集團全面預算管理模式設計[D];內(nèi)蒙古大學;2006年
9 鐘瑩;構建西部新型農(nóng)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制度[D];西南大學;2008年
10 王樹森;包頭市哈林格爾鄉(xiāng)可持續(xù)發(fā)展優(yōu)化模式設計[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0177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01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