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層權力與異常高管薪酬行為研究
本文選題:管理層權力 + 高管薪酬。 參考:《中國軟科學》2011年10期
【摘要】:高管薪酬通常以公司業(yè)績?yōu)榛A確定。很多公司收益低于行業(yè)平均水平,但其高管薪酬卻高于行業(yè)平均值,本文將這種情況認定為異常高管薪酬。本文選取2003-2009年滬深兩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分析了異常高管薪酬與管理層權力的關系。研究發(fā)現,董事長和總經理兩職兼任、股權分散及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低的企業(yè)中,異常高管薪酬現象越嚴重,即管理層權力越大,發(fā)生異常高管薪酬的可能性越大。這一研究結果應引起投資者、債權人、國資委及證券監(jiān)管部門等的關注。
[Abstract]:Executive compensation is usually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company performance. Many companies earn less than the industry average, but their executive pay is higher than the industry average, which we call unusual executive pay. This paper selects all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 from 2003 to 2009 as sample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management power. It is found that the more serious the abnormal executive compensation phenomenon is, the greater the power of management is, the greater the probability of abnormal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s in the enterprises where the chairman and the general manager hold both positions, the equity is dispers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shareholding by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is lower. The findings should be of concern to investors, creditors, SASAC and securities regulators.
【作者單位】: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
【分類號】:F272.92;F832.51;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必武,石金濤;董事會特征、高管薪酬與薪績敏感性——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分析[J];管理科學;2005年04期
2 李增泉;激勵機制與企業(yè)績效——一項基于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0年01期
3 李新春;經理人市場失靈與家族企業(yè)治理[J];管理世界;2003年04期
4 張俊瑞 ,趙進文 ,張建;高級管理層激勵與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相關性的實證分析[J];會計研究;2003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鳳岐;上市公司高管人員股權激勵研究——十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2 李世彬;;簡論民營企業(yè)家族制管理模式向現代管理模式的轉變[J];北方論叢;2006年03期
3 鄧菊秋;論中國上市公司的治理機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4 李豫湘,武娟,杜莉;內部人控制與控制內部人[J];商業(yè)研究;2004年07期
5 杜俊濤,顏霜,林武;公司治理機制對總經理報酬影響之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4年09期
6 高建麗,段萬春,瞿軼峰,彭建華;國有企業(yè)實行年薪制的利弊探討[J];商業(yè)研究;2004年15期
7 張廣勝,高闖;經理人力資本理論與經理股票期權制度中的激勵與約束機制[J];商業(yè)研究;2005年06期
8 馬國清,趙栓文;上市公司年報粉飾行為的制度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5年15期
9 張廣勝;李旭;;高技術企業(yè)中委托代理問題的經濟學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6年17期
10 朱乃平;孔玉生;;我國高科技上市公司債務結構治理效應的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6年2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陳高才;蔣義宏;;會計信息的治理有用性檢驗[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張朝宓;葛燕;張宇;;組織內部業(yè)績評價的行為后果研究[A];公司財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韓偉華;吳淑琨;;中國上市公司CEO薪酬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A];公司財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周莉;;我國地區(qū)間上市公司經營業(yè)績及其影響因素的比較研究[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7年
5 張正堂;陶學禹;;企業(yè)家報酬決定的綜合分析模型[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6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暨中國科協第4屆青年學術年會衛(wèi)星會議論文集[C];2001年
6 張敏;;企業(yè)薪金制度設計的回歸模型與應用[A];2003中國現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7 岳朝龍;岳香;;上市公司經營者報酬與公司績效關系實證分析[A];現代工業(yè)工程與管理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岳朝龍;岳香;;上市公司經營者報酬與公司績效關系實證分析[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淑蓮;企業(yè)融資論[D];東北財經大學;2000年
2 馮巧根;競爭財務論[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3 杜興強;契約·會計信息產權·博弈[D];廈門大學;2001年
4 王劍;經理股票期權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5 楊建新;企業(yè)家激勵與約束機制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6 晏艷陽;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D];中南大學;2001年
7 應飛虎;信息失靈的制度克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8 蘭邦華;經理人員股票期權制效率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朱筠笙;公司控制權轉讓的效率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胡潔;股份公司股權結構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易有明;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00年
2 唐和平;職業(yè)經理道德風險控制——業(yè)績評價與報酬研究[D];暨南大學;2000年
3 陳瑤;股票期權與上市公司激勵機制[D];暨南大學;2000年
4 查成偉;我國國有企業(yè)中的內部人控制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0年
5 張秀明;上市公司股權結構關系的分析[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1年
6 劉繼先;經理股票期權激勵機制研究[D];天津財經學院;2001年
7 徐偉艷;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權配置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8 余春生;高新技術企業(yè)人力資本開發(fā)與管理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1年
9 張鳳娜;現代企業(yè)財務管理模式探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1年
10 周曉雷;股份公司經營者股票期權激勵機制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宗益,宋增基;上市公司經理持股與公司績效實證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2 張鳴;陳震;;高管報酬隱性激勵的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2006年03期
3 姚艷虹;曾德明;;高層管理者激勵方式與企業(yè)績效的相關性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年01期
4 胡銘;上市公司高層經理與經營績效的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3年04期
5 肖繼輝;我國上市公司經理報酬水平的制度特征研究[J];財貿研究;2005年05期
6 陳志廣;高級管理人員報酬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02年05期
7 馮根福;西方國家公司經理行為的約束與激勵機制比較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1998年06期
8 宋德舜;國有控股、最高決策者激勵與公司績效[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4年03期
9 徐向藝;王俊椺;鞏震;;高管人員報酬激勵與公司治理績效研究——一項基于深、滬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7年02期
10 李新春;信任、忠誠與家族主義困境[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高文亮;;高管薪酬管制程度衡量指標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財會月刊;2011年24期
2 蔡地;萬迪f ;;政府干預、管理層權力與國企高管薪酬-業(yè)績敏感性[J];軟科學;2011年0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彥;我國上市公司高管報酬與盈余管理關系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2 陳俊;高管控制權、在職消費與高管薪酬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8243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982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