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銀行引進外國戰(zhàn)略投資者成效分析
本文選題:國有銀行 + 外國戰(zhàn)略投資者; 參考:《財經科學》2011年10期
【摘要】:國有銀行引進外資作為戰(zhàn)略投資者的原因包括:對股份制銀行引進外國戰(zhàn)略投資者做法的借鑒;在國家控股條件下試圖完善銀行公司治理和提高績效的一次新嘗試;銀行監(jiān)管部門的大力提倡。財務投資者冒充戰(zhàn)略投資者入股國有銀行、中外資戰(zhàn)略合作沒有達到一定深度和國際金融機構陷入財務危機,則是禁售期后戰(zhàn)略投資者選擇拋售離開的原因。本文認為,外國戰(zhàn)略投資者的引進對實現(xiàn)國有銀行在境外成功上市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改善銀行公司治理、引進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的初衷并未達到。
[Abstract]:The reasons for state-owned banks to introduce foreign capital as strategic investors are as follows: reference to the practice of introducing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s in joint-stock banks, a new attempt to improv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performance of bank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tate holding. Strong advocacy by banking regulators. Financial investors impersonate strategic investors to buy shares in state-owned banks, the strateg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does not reach a certain depth and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all into financial crisis, which is the reason why the strategic investors choose to sell and leave after the lockout period.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s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realizing the successful listing of state-owned banks overseas, but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improving bank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roducing advanced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not been achieved.
【作者單位】: 東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分類號】:F832.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沈翠紅;喬希蕾;;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引進戰(zhàn)略投資者的利弊評析及建議[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6年10期
2 郭世江;朱淑枝;;股權結構調整與國內銀行業(yè)治理結構改革[J];經濟與管理;2006年11期
3 陸躍祥;唐洋軍;陳少克;;銀行業(yè)不良資產處置的國際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4 占碩;國有銀行引資過程中的控制權租金研究[J];上海金融;2005年10期
5 燕小青;徐建國;;國有商業(yè)銀行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的理性思考[J];中國水運(學術版);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中國建設銀行海南省分行課題組;麥仲山;;構建新型銀企關系[A];銀行與投資——中國投資學會2005—2006年度獲獎科研課題選編[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正耀;轉軌時期中國財政風險與金融風險聯(lián)動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2 張震;東亞金融系統(tǒng)演化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3 汪偉;轉型期中國企業(yè)收購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4 徐懿;基于防范道德風險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激勵約束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5 占碩;國有銀行戰(zhàn)略引資后的控制權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正德;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新型銀企關系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2 盧宇平;銀行不良資產的國際比較與借鑒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3 李光英;利率市場化下銀行危機的預警與防范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4 田建永;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曹郡;雙重結構下我國商業(yè)銀行的產業(yè)組織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6 王鈺;論外資參與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法律問題[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7 劉阿冰;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產權改革與公司治理關系的研究[D];青島大學;2006年
8 何芳;戰(zhàn)略投資者對我國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的影響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9 唐文軍;基于PCA-DEA的國有商業(yè)銀行效率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10 于曉東;委托—代理問題與國有銀行公司治理改革[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曾康霖;;對國有商業(yè)銀行股改引進外資的幾點認識[J];財經科學;2006年01期
2 史建平;;國有商業(yè)銀行改革應慎重引進外國戰(zhàn)略投資者[J];財經科學;2006年01期
3 黃樹青;;國有銀行產權改革與效率:國外經驗研究及啟示[J];財經科學;2006年06期
4 占碩;我國銀行業(yè)引進戰(zhàn)略投資者風險研究——控制權租金引發(fā)的股權轉移和效率損失[J];財經研究;2005年01期
5 李石凱;;境外戰(zhàn)略投資者對中東歐8國銀行產業(yè)轉型與發(fā)展的影響[J];國際金融研究;2006年09期
6 易憲容;;國內銀行業(yè)改革的進展與問題[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7 巴曙松;;外資入股中國銀行業(yè):如何超越“賤賣”的爭論與分歧[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8 周雪飛;;外國銀行機構進入及其威脅[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9 王森;國有商業(yè)銀行改革:改善治理結構還是拓展市場業(yè)務[J];金融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咸月;何光輝;;國有銀行民營化、效率與金融穩(wěn)定[J];改革;2005年10期
2 宋立;;實現(xiàn)城鄉(xiāng)金融服務均等化的制度安排[J];人民論壇;2011年27期
3 張文;;繼續(xù)探究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J];w,
本文編號:19781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978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