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扭曲與中國貨幣之謎——基于轉型經濟金融抑制的視角
本文選題:金融抑制 + 結構扭曲。 參考:《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摘要】:轉型經濟中金融抑制的表現(xiàn)是對利率和匯率的管制。本文認為利率和匯率管制降低了持幣成本,直接增加了貨幣需求,其導致的投資和對外經濟結構扭曲則間接地增加了貨幣需求。中國的高貨幣速增長就是為了滿足超額貨幣需求所致。我們利用中國1994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2季度數(shù)據估計了M1和M2的真實余額需求的協(xié)整和誤差修正方程。實證結果基本支持本文的金融抑制假說。在一個保守估計下,我們認為金融的抑制至少導致了現(xiàn)有的M2/GDP偏高30%。
[Abstract]:Th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repression in the transition economy is the control of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This paper holds that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control reduce the cost of holding money and directly increase the demand for money, while the investment and the distortion of external economic structure indirectly increase the demand for money. China's high money growth rate is to meet the demand for excess money. Using the data from the first quarter of 1994 to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10, we estimate the 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equations of the real balance demand of M1 and M2. The empirical results basically support the financial suppression hypothesis of this paper. On a conservative estimate, we believe that financial repression has led to at least 30% higher M2/GDP.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分類號】:F224;F8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風雋;仇娟東;;金融發(fā)展理論研究——基于中國視角的實證分析[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2 仇娟東;何風雋;艾永梅;;金融抑制、金融約束、金融自由化與金融深化的互動關系探討[J];現(xiàn)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3 趙振宗;;正規(guī)金融、非正規(guī)金融對家戶福利的影響——來自中國農村的證據[J];經濟評論;2011年04期
4 金甌;;區(qū)域金融發(fā)展與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實證分析——以溫州為例[J];企業(yè)經濟;2011年06期
5 邵馨眉;高雷;;江蘇沿海地區(qū)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J];金融縱橫;2011年06期
6 伍戈;;中國的貨幣流動性分析[J];金融與經濟;2011年06期
7 錢娟;;基于新疆為例的農村金融貸款與農民收入增長關系實證分析[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06期
8 郭白言;;金融效率理論和度量方法淺述[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8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伍艷;;中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中的金融深化研究[A];當代中國經濟問題探索(下冊)[C];2004年
2 盧有紅;彭迪云;;基于成長階段的我國區(qū)域金融差異化發(fā)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學中國中部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學術年會暨中部區(qū)域發(fā)展與理論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董曉林;張景順;;農戶的信貸需求及影響因素分析——以蘇北地區(qū)為例[A];建設我國現(xiàn)代化農業(yè)的技術經濟問題研究——中國農業(yè)技術經濟研究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孫立堅邋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宏觀調控應為漸進改革多爭取時間[N];上海證券報;2007年
2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研究部 徐杰;花好4萬億必須回答的三個問題[N];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
3 張海旺 席念霞;必須打破四大桎梏[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6年
4 揚子;做好“兩防”必須從資金源頭抓起[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5 楊濤;職工有權均衡分享經濟增長成果[N];威海日報;2006年
6 復旦大學產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 陸銘;“調結構”可從城市化破題[N];中國證券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李坤民;破解高房價的“鑰匙”在房外[N];中國經濟導報;2006年
8 楊濤;職工有權均衡分享經濟增長成果[N];工人日報;2006年
9 李佳鵬;“限價商品房”再度引發(fā)爭議[N];經濟參考報;2006年
10 全國政協(xié)經濟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趙珩;找準宏觀調控“雙防”的著力點[N];人民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郭洪濤;股權結構與股權流動性變革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張大為;中國金融體系低效率下的經濟高增長:理論解釋與經驗分析[D];遼寧大學;2011年
3 甘勇;我國農村商業(yè)性金融發(fā)展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8年
4 林榕輝;中國商業(yè)銀行間接融資直接化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5 杜宏宇;中國制造業(yè)結構優(yōu)化的政策效率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麗雅;農戶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損失的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2 唐錦;金融發(fā)展與城鎮(zhèn)居民收入差距的關聯(lián)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3 鄭川江;從金融發(fā)展視角看中國城鄉(xiāng)收入差距[D];復旦大學;2009年
4 黃小貝;湖南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9年
5 胡思真;中國金融發(fā)展的貿易效應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6 袁銳;江西省農村金融發(fā)展與農民收入增長關系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7 劉曉明;農村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D];復旦大學;2008年
8 王紅莉;基于需求視角的陜西農村金融抑制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9 杜瑪斯;中國的金融管制與經濟結構失衡之相關性[D];復旦大學;2012年
10 張莉;縣域民營經濟發(fā)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321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932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