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化與新自由主義
本文選題:新自由主義 + 社會積累結構 ; 參考:《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1年11期
【摘要】:正2011年5月美國著名左翼經濟學家大衛(wèi).科茨委托本刊發(fā)表其文章《金融化與新自由主義》的中文版。該文系統(tǒng)地分析了什么是新自由主義、什么是金融化以及金融化與新自由主義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指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xiàn)的金融資本與
[Abstract]:In May 2011, the famous American left-wing economist David. Coates commissioned this journal to publish its article "financialization and neoliberalism" in Chines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what is neoliberalism, what is financializ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ization and neoliberalism, and points out that financial capital and financial capital appeare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early 20th century.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F831;F09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其慶;新自由主義辨析[J];理論視野;2004年03期
2 郝明;新自由主義的由來、發(fā)展及其影響[J];當代世界;2002年10期
3 亓成章;怎樣認識新自由主義[J];理論視野;2004年03期
4 宏量;新自由主義遭遇困境[J];當代思潮;2002年04期
5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自由主義”研究課題組;關于“新自由主義”研究[J];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03年04期
6 張慧君;新自由主義的歷史和教訓[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0年08期
7 李強,莊俊舉;歷史地、全面地研究新自由主義(一)——專訪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李強教授[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4年02期
8 李淑梅;新自由主義的發(fā)展軌跡[J];理論學刊;2004年10期
9 ;新自由主義的特點和主要內容[J];黨建研究;2005年04期
10 佩里·安德森,費新錄;新自由主義的歷史和教訓——一種獨特道路的確立[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申丹虹;;新自由主義、勞動力市場與收入不平等[A];第一屆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應征論文集[C];2007年
2 王福興;;理性工具,還是意識形態(tài)?——關于新自由主義的本質[A];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2010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陳惠雄;;主義與問題:新自由主義辨析——兼論“主體-社會”互構的人本經濟哲學理論向度[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余文烈;奉茂春;;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信條的“致命自負”——論“華盛頓共識”的理論悖論和現(xiàn)實矛盾[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劉志國;;積累的社會結構與資本主義經濟的長期波動[A];第一屆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應征論文集[C];2007年
6 雷菁;洪灝;;新自由主義的由來、本質特征及其影響[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陸劍杰;;哲學視野中的中國經濟學爭論——兼論“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建構[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07年
8 劉文霞;;論新自由主義對我國經濟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體推進的影響[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王志偉;;對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及其當前政策的基本認識[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10 熊俊;;收入分配對經濟危機的作用機理及其警示——基于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的分析[A];全國高等財經院!顿Y本論》研究會2009年度(第26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央編譯局副局長 李其慶;新自由主義批判掀起熱浪[N];社會科學報;2003年
2 秋風;新自由主義與中國的百年糾葛[N];經濟觀察報;2008年
3 ;新自由主義在全球的蔓延及我們應取的科學態(tài)度[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4 本報記者 李瑞英;警惕新自由主義思潮[N];光明日報;2004年
5 秋風;新自由主義與中國的百年糾葛[N];經濟視點報;2008年
6 “新自由主義研究”課題組組長:何秉孟 副組長:戎殿新 劉迎秋 李千 成員:江時學 裴小革 閻小兵 顧俊禮 蘇振興 田春生;新自由主義及其本質[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7 吳易風;新自由主義及其后果[N];河南日報;2004年
8 趙匯 齊林泉;新自由主義幫了誰害了誰?[N];中國教育報;2005年
9 張成德 曄楓;“新自由主義”的風行及其本質[N];山西日報;2005年
10 劉元琪 編譯;新自由主義禍害發(fā)展中國家的農業(yè)[N];社會科學報;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毅;應對新自由主義威脅的中國意識形態(tài)安全策略[D];遼寧大學;2010年
2 張瑋;新自由主義的實踐后果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3 劉睿;反思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D];遼寧大學;2011年
4 劉旭蕊;西方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演進及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D];云南財經大學;2011年
5 張愛玲;新自由主義的理性批判[D];新疆大學;2008年
6 郁s,
本文編號:19311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93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