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交易所跨境上市規(guī)則的國際比較與借鑒
本文選題:境外上市 + 上市標準。 參考:《上海經(jīng)濟研究》2011年02期
【摘要】:證券交易所跨境上市業(yè)務的發(fā)展是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內容,外國證券交易所的跨境上市規(guī)范對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國際板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同時,對國外證券交易所上市標準和上市費率差異的了解也有利于企業(yè)的境外上市決策。通過對12家世界主要證券交易所上市規(guī)范的比較分析,本文發(fā)現(xiàn)證券交易所在選擇和吸引上市公司資源時,通過對不同行業(yè)或發(fā)展階段企業(yè)的上市板塊的劃分,將擬上市企業(yè)進行初步歸類,然后再提出差異化的上市標準供不同企業(yè)選擇適用,并且各大交易所的上市費率要求也隨其市場定位而有很大差異。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listing of stock exchang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he cross-border listing regulations of foreign stock exchanges have a goo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op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board of Chinese capital market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eign stock exchange listing standards and listing rates is also helpful for enterprises to make overseas listing decisions.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listing norms of 12 major stock exchanges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finds that when stock exchanges select and attract the resources of listed companies, they divide the listed sectors of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or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listed enterprises preliminarily, then puts forward the differentiated listing standards for different enterprises to choose and apply, and the listing rate requirements of the major exchanges vary greatly with their market positioning.
【作者單位】: 上海財經(jīng)大學會計學院;
【分類號】:F831.51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曾海泉,喻華麗,戴文華;證券交易系統(tǒng)的競爭與未來發(fā)展趨勢[J];證券市場導報;2004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單嬌;代娟;;中國境外上市公司會計誠信危機預警分析——以反向收購概念股在美遭遇滑鐵盧為例[J];財會通訊;2011年22期
2 段爽麗;賀曉陽;周丹;葉歡;;完善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的外匯管理建議[J];中國外匯;2011年09期
3 張銳;;A股國際板:強烈興奮與巨大焦慮[J];中關村;2011年07期
4 李東衛(wèi);;關于我國推出國際板的幾點思考[J];投資研究;2010年10期
5 ;外刊速覽[J];董事會;2011年07期
6 朱偉一;;中國境外上市公司造假風波[J];國際融資;2011年09期
7 謝赤;宮夢影;;境外上市企業(yè)回歸發(fā)行A股的公告效應研究[J];華東經(jīng)濟管理;2011年11期
8 Robert Greifeld;;創(chuàng)業(yè)板與納斯達克的距離[J];競爭力;2009年12期
9 ;股票市場主要統(tǒng)計指標[J];中國經(jīng)濟景氣月報;2011年04期
10 ;股票市場主要統(tǒng)計指標[J];中國經(jīng)濟景氣月報;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陳岱松;;證券上市的標準監(jiān)管——證券上市法定要件之國際比較[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2 劉心宇;張瑞彬;;中國大陸引進境外企業(yè)上市的國際經(jīng)驗借鑒[A];“中國視角的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王秀珍;;發(fā)展東北金融軟環(huán)境,促進國有商業(yè)銀行股份制改革[A];第四屆國有經(jīng)濟論壇——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國有企業(yè)制度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劉丹冰;;創(chuàng)業(yè)風險投資首次公開上市退出法律制度探析[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xiàn)代化[C];2008年
5 馮景雯;尹曉冰;;赴香港聯(lián)交所“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前應做的準備工作[A];跨世紀的中國企業(yè)改革和發(fā)展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6 殷潔;;論我國資本市場結構的宏觀調控[A];城市經(jīng)濟與微區(qū)位研究——全國城市經(jīng)濟地理與微區(qū)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應益榮;上官甜;邢凱;;創(chuàng)業(yè)板風險度量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青年信息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10年
8 肖金泉;;通過并購重組方式推進企業(yè)從OTCBB轉板納斯達克[A];全國律協(xié)經(jīng)濟專業(yè)委員會2010論壇(成都)論文集[C];2010年
9 殷劍峰;王宜四;;證券交易制度與多層次股票交易市場的建設[A];中國金融論壇(2005)[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世領 張晨;揚州首家境外上市公司亞聯(lián)投產(chǎn)[N];新華日報;2009年
2 記者 陸非凡 通訊員 詹勤鋒;嘉興境外上市公司數(shù)已達7家[N];嘉興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李健君;解密電廣傳媒九年創(chuàng)投路 目前八成項目達到上市標準[N];證券日報;2009年
4 ;三部門加強境外上市公司保密和檔案管理[N];財會信報;2009年
5 石嬋雪;紐交所推第五套上市標準 覆蓋中國八成擬赴美上市公司[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9年
6 張娜;中國應適度降低中小板上市標準[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范媛;國家經(jīng)濟外交破解“中概股”危局[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石朝格;中信銀行各項指標已達上市標準[N];中國證券報;2006年
9 本報實習記者 祖翠筠;到紐交所上市是時候了么[N];中國計算機報;2009年
10 記者 王方琪;工行:2006年達到上市標準[N];國際金融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曾繁振;國際化背景下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及其構建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2 黃新炎;我國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IPO過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3 寧文昕;保薦代表人、證券監(jiān)管與保薦質量的提高[D];山東大學;2012年
4 吳松諺;深圳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主要運行制度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軍;國際板開設路徑的法律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2 劉心宇;境外企業(yè)中國(大陸)上市問題研究[D];貴州財經(jīng)學院;2011年
3 蘇鵬飛;我國礦業(yè)板上市標準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4 蔡文明;我國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IPO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5 王哲;大陸香港兩地上市(A+H)法律標準比較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6 張嬌;中國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發(fā)展問題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7 劉曉靜;中美股票市場制度比較分析[D];四川大學;2005年
8 宋旭;我國中小企業(yè)板塊運行制度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8年
9 陳冬梅;構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研究[D];新疆大學;2008年
10 辛照青;國際板推出的相關法律制度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515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85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