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美國金融危機的消費主義解讀和啟示
本文選題:金融危機 + 消費主義; 參考:《國外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摘要】: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既有制度層面的原因,也有體制、機制和技術(shù)操作層面的原因。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無疑是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的總根源和根本原因,而由資本主義制度本性所決定和派生的資本主義消費主義生活方式以及消費主義文化,則是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的重要現(xiàn)實根源和深層文化原因。西方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消費主義文化的批判,對于我們認識美國金融危機的文化根源具有啟示意義。
[Abstract]: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both institutional, institutional, and technical and operational causes.The basic contradiction of capitalism is undoubtedly the general root and root cause of the outbreak of American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lifestyle and culture of capitalist consumerism determined and derived by the nature of capitalist system.It is the important realistic root and deep culture reason of the outbreak of American financial crisis.The criticism of western Marxism on the culture of capitalist consumerism has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root of American financial crisis.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分類號】:F831.59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敏;“西方馬克思主義”“總體性”思想對當代社會發(fā)展的啟示[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2 葉美芳;;意識形態(tài)、合理性與未來發(fā)展前景——哈貝馬斯的科技觀探析[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韓慶祥,王勤;從文藝復興“人的發(fā)現(xiàn)”到現(xiàn)代“人文精神的反思”——近現(xiàn)代西方人的問題研究的清理與總結(jié)[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4 王雨辰;;略論西方馬克思主義科技倫理價值觀[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李慶霞,關(guān)健;理性的演進與哲學的回映[J];北方論叢;2001年06期
6 曾文婷;“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tài)危機理論評析[J];北方論叢;2005年05期
7 盧海弘;商業(yè)主義對美國中小學校的滲透[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8 耿莉萍;中美消費模式與條件的比較分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9 高娜;論審美判斷的人文意蘊[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10 朱秋;;生態(tài)社會主義對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啟示[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荊筱槐;陳凡;;技術(shù)不確定性的價值觀規(guī)約——一種技術(shù)價值觀的功能剖析[A];第6屆東亞科技與社會(STS)國際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海峰;阿多諾的“否定的辯證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2 陳共德;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交往形態(tài)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權(quán)力話語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2年
4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6 閆宏秀;技術(shù)進步與價值選擇[D];復旦大學;2003年
7 張德昭;內(nèi)在價值范疇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8 趙永紅;服務選區(qū)與代表國家[D];復旦大學;2003年
9 趙彥芳;作為倫理學的美學:從康德到?耓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曹樹真;“引導”中“生成”[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勇;時代裂變中的突圍與皈依[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董強;論自然的發(fā)展、人的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的統(tǒng)一[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王孝偉;人才視野中的科學技術(shù)[D];安徽師范大學;2002年
4 岳長紅;科技時代的人學向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5 張華強;試論馬爾庫塞對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的批判[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閻亞軍;生活知識觀及其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鄒強;雅典娜之光[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柯遵科;可持續(xù)發(fā)展背景下的科技觀及科技制度安排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9 周期玉;馬爾庫塞人本主義批判理論評析[D];湘潭大學;2003年
10 李正洪;經(jīng)濟發(fā)展道德論[D];湘潭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祖六;;金融危機的三個誤讀[J];競爭力;2009年12期
2 花海軍;;對金融危機成因認識的兩大誤區(qū)分析[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8期
3 韓改玲;朱春山;;金融危機對體育產(chǎn)業(yè)的影響[J];旅游縱覽(行業(yè)版);2011年05期
4 類承曜;;這次真的不一樣嗎[J];中國金融;2011年16期
5 ,
本文編號:17670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767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