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游資流入規(guī)模測算及影響因素的分析
本文選題:國際游資 切入點:規(guī)模測算影響因素 出處:《人文雜志》2011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國際游資對中國的經(jīng)濟沖擊不可忽視,本文對國內(nèi)外學術界關于國際游資概念及規(guī)模測算方面的研究進行比較分析,并在重新界定國際游資概念的基礎上,運用分渠道估算法,估算2002—2008年國際游資流入我國的總體規(guī)模。同時,本文選取中美利差(IR)、人民幣匯率(E)及上證綜指收盤價(SCI)三個變量構建向量誤差修正模型,研究分析國際游資流入規(guī)模與各影響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最后得出結論并提出政策建議。
[Abstract]: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hot money on China's economy can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oncept and scale of international hot money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e basis of redefining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hot capital, applies the method of sub-channel estimation.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total scale of international hot money flowing into China from 2002 to 2008.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selects three variables, namely, the Sino-American interest rate difference, the RMB exchange rate, and the closing price of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to build a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ale of international hot money inflow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finally draws a conclus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經(jīng)濟與金融學院;
【分類號】:F83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何澤榮,徐艷;論國際熱錢[J];財經(jīng)科學;2004年02期
2 張明;徐以升;;全口徑測算中國當前的熱錢規(guī)模[J];當代亞太;2008年04期
3 夏斌,鄭耀東;中國社會游資變動分析[J];經(jīng)濟研究;1997年12期
4 唐旭;梁猛;;中國貿(mào)易順差中是否有熱錢,,有多少?[J];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5 李心丹,鐘偉;國際資本逃避理論及對我國的實證分析[J];統(tǒng)計研究;1998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維;;論政府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的作用——基于政府同“游資”的博弈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唐力娟;;國際投機資本流動對我國的影響及對策[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6年02期
3 李智;秦艷梅;;對我國存款準備金率調(diào)整及其存在問題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李衡;周菁;李劭釗;;人民幣升值背景下熱錢流入的途徑、規(guī)模與影響[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5 胡傳祿;我國資本外逃規(guī)模測量方法綜述[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6 唐旭;梁猛;;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event Financial Risks Caused by Speculative Capital Flows[J];China Economist;2008年03期
7 宋勇;;流入我國熱錢規(guī)模的預測模型研究[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1年12期
8 羅耀煌;;熱錢流入與我國外匯儲備激增[J];財經(jīng)界(學術版);2008年09期
9 羅耀煌;;熱錢流入與我國外匯儲備激增[J];財經(jīng)界(學術版);2008年10期
10 孔軍士;;“池子論”引發(fā)的思考[J];財經(jīng)界(學術版);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鐘小云;;貨幣錯配與中國資本外逃關系的實證分析[A];上海市經(jīng)濟學會學術年刊(2008)[C];2009年
2 周宇;;中國“熱錢”之謎[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8年
3 王軍波;鄧述慧;;中國社會游資問題分析[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5卷[C];199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苗;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經(jīng)濟影響的實證分析[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2 李艷麗;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基于制度變遷視角的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3 胡成根;國際資本流動問題之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4 李世華;中國失蹤貨幣和流動性過剩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5 趙愛清;全球化視角下中國的輸入性流動性過剩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6 張斌彬;信用擴張、資產(chǎn)價格泡沫與金融危機的關系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7 周守亮;中國國際資本流動的原因及其影響[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8 鄧曉;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通貨膨脹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9 李剛;企業(yè)資本結構選擇的轉(zhuǎn)型經(jīng)濟學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劉奎;我國金融抑制與深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樺;中國熱錢流入的渠道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2 相立田;國際游資對我國經(jīng)濟影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丁然;中國房地產(chǎn)業(yè)國際熱錢監(jiān)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廖欣;基于網(wǎng)絡的異常資金流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5 潘偉;試論人民幣匯率對中美關系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1年
6 錢科;亞洲新興市場國家非正常資本流動的成因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7 王樹森;國際游資對中國股市影響分析[D];遼寧大學;2011年
8 趙偉;熱錢、房價和股價關系的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9 鐘小云;新興市場經(jīng)濟國家資本外逃機制與成因的新探究[D];中共上海市委黨校;2010年
10 王衡麗;大規(guī)模熱錢流入我國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澤榮,徐艷;論國際熱錢[J];財經(jīng)科學;2004年02期
2 尹宇明,陶海波;熱錢規(guī)模及其影響[J];財經(jīng)科學;2005年06期
3 胡傳祿,杜哲卿;我國資本外逃規(guī)模估測方法綜述[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5年03期
4 李東平;;近年中國貿(mào)易順差虛假程度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簡析[J];國際經(jīng)濟評論;2008年03期
5 管濤,曾衛(wèi)京;國際短期資本流動對我國外匯供求的影響[J];管理世界;1997年01期
6 郭新華,韓繼云;防治國際“熱錢”流入我國的對策建議[J];管理現(xiàn)代化;2005年03期
7 鐘偉;財政收入規(guī)模和結構的國際比較[J];經(jīng)濟體制改革;1997年01期
8 李連三;熱錢流動引發(fā)的憂思[J];中國金融家;2005年02期
9 唐旭;梁猛;;中國貿(mào)易順差中是否有熱錢,有多少?[J];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10 陶士貴;國際短期投機資本的特點及防范[J];世界經(jīng)濟;1995年1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譯者 羅平;[N];金融時報;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梅新育;;國際游資在中國的“秘密通道”[J];大經(jīng)貿(mào);2004年06期
2 趙汝巍;;從東南亞金融動蕩看國際游資[J];世界知識;1997年20期
3 劉衛(wèi)鋒;淺談對國際游資投機的監(jiān)管[J];黑龍江對外經(jīng)貿(mào);2005年05期
4 謝舒;我國如何應對國際游資[J];發(fā)展;2005年08期
5 譚敏;國際游資內(nèi)流對我國經(jīng)濟的影響[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10期
6 吳遵新;舒曼;;淺析國際游資進出我國的方式[J];改革與開放;2005年09期
7 劉兵權;彭菲婭;;國際游資與資產(chǎn)泡沫[J];寧波經(jīng)濟(財經(jīng)視點);2007年12期
8 胡昌麗;盧凱;;國際游資流入階段有關各方行為分析[J];金融經(jīng)濟;2009年08期
9 ;國際游資[J];天津經(jīng)濟;2010年06期
10 王傳綸;;從紐約股市風暴談國際游資[J];國際金融研究;198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莊佳強;;中國貨幣政策對產(chǎn)出影響的實證分析[A];中華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沈韜;;深、滬股市的交互影響研究[A];中國現(xiàn)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3 郭文偉;宋光輝;;經(jīng)濟周期、經(jīng)濟沖擊與“小盤股效應”[A];第四屆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Ⅱ)[C];2008年
4 劉明山;;金融危機的成因與對策[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D)[C];2009年
5 何玲;劉長標;;中國股市價量關系的統(tǒng)計分析與實證研究[A];中國現(xiàn)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6 尹宏禎;;論美國利率政策與人民幣利率政策[A];21世紀初世界經(jīng)濟格局與中美經(jīng)貿(mào)關系:全國美國經(jīng)濟學會會長擴大會議暨“21世紀初世界經(jīng)濟格局與中美經(jīng)貿(mào)關系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4年
7 周宇;;中國“熱錢”之謎[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8年
8 趙建明;杜玉蘭;;江蘇省出口貿(mào)易影響因素實證分析[A];江蘇省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王艾敏;;外商投資對房地產(chǎn)技術進步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河南省的數(shù)據(jù)[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10 方興;;新自由主義與我國當前的金融風險[A];中華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群;要重視百姓財富的保值[N];解放日報;2010年
2 張明揚;300億國際游資急辟中國主戰(zhàn)場[N];東方早報;2005年
3 中國國際期貨研究中心 王紅英邋楊強;國際游資——黃金的價格舵手[N];期貨日報;2007年
4 陸志明;強化國際游資 監(jiān)管正逢其時[N];中國聯(lián)合商報;2010年
5 本報特約評論員 張紀康;國際游資百年四次大流動[N];國際金融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何豐倫 黃玫;國際游資炒房變招 中國市場繼續(xù)牟利[N];經(jīng)濟參考報;2006年
7 余雙仁;國際游資可能狙擊港元[N];華夏時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何華峰;美元反彈誘惑國際游資 香港恒指6天蒸發(fā)700點[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5年
9 本報記者 薛黎;FDI異常增長 國際游資或借道入境[N];上海證券報;2008年
10 吳學安;防范千億國際游資攪亂中國房市[N];中國貿(mào)易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尚梅;中國建造價格水平預測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2 曾志堅;股票與債券市場間收益率及流動性聯(lián)動關系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3 曹維;不同時段的中國匯率制度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4 許可;人民幣匯率及美元指數(shù)與中國外貿(mào)兼論金融危機影響[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5 陳靜;新興證券市場開放風險及其防范制度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6 李峰;金融發(fā)展、金融結構變遷與經(jīng)濟增長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7 楊云飛;基于EMD分解技術的不同市場原油價格相關性分析及預測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王艷紅;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的成因、影響與現(xiàn)實借鑒[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1年
9 李穎;中國物價波動的特征和影響因素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10 樊明太;金融結構與貨幣傳導機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相立田;國際游資對我國經(jīng)濟影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曹贊;國際游資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D];煙臺大學;2012年
3 吳建;國際游資對我國經(jīng)濟的影響分析[D];浙江大學;2010年
4 黃小琳;國際游資與中國金融安全問題的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0年
5 王樹森;國際游資對中國股市影響分析[D];遼寧大學;2011年
6 朱貽寧;國際游資對我國銀行體系沖擊問題研究[D];青島大學;2011年
7 王穎;國際游資流入對我國股價和房價影響的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8 尹嘉;論國際游資[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1年
9 李林;國際游資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分析[D];外交學院;2005年
10 成艷;開放經(jīng)濟下中國物價波動影響因素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5982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59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