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報告能夠預測與解讀財務報告嗎——來自中國股市的經(jīng)驗證據(jù)
本文選題:股票市場 切入點:分析師報告 出處:《財貿(mào)經(jīng)濟》2011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以2005—2009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了分析師報告信息含量和財務報告信息含量之間的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財務報告公布前,分析師報告未能對財務報告的內(nèi)容做出有效預測;財務報告公布后,分析師報告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讀了財務報告向資本市場傳遞的信息,但未發(fā)現(xiàn)證券分析師能夠更加有效地解讀復雜程度較高的財務報告。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alysts' reports and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financial reports using Chinese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5 to 2009 as a sample. The analyst report failed to make an effective predic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financial report, 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effectively interpreted the information that the financial report conveyed to the capital markets after the release of the financial report. But it is not found that securities analysts can interpret more complex financial reports more effectively.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金融穩(wěn)定的內(nèi)生機制和外部條件與金融危機防范體系研究”(項目批準號:10JJD79003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F832.51;F2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慶;;我國股票市場財富效應研究[J];企業(yè)導報;2011年13期
2 王偉;陶士貴;;我國股票市場與貨幣政策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方旭;;宏觀經(jīng)濟政策對股票市場影響的實證分析[J];中國集體經(jīng)濟;2011年24期
4 陽玉香;;小公司效應——來自中國股市的經(jīng)驗證據(jù)[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5 高曉暉;李婧怡;;基于時域分析法的中國房地產(chǎn)市場和股票市場周期波動關系研究:1999—2009[J];生產(chǎn)力研究;2011年08期
6 王嵩;;國際商品市場與股票市場的溢出效應——基于中美數(shù)據(jù)的VAR-MGARCH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1年07期
7 張本崇;袁鑌;;滬深港三大股票市場的關聯(lián)性研究[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1年14期
8 王鵬;;基于SV-M模型的股票市場風險溢價與波動關系研究[J];管理評論;2011年06期
9 關荻晨;蔣加林;劉誠;韓大濤;;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預測能力的實證研究[J];市場論壇;2011年07期
10 楊飛虎;熊家財;;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國內(nèi)外股市波動溢出效應的實證研究[J];當代財經(jīng);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林冬云;莊慧忠;;股票混沌動力模型探討[A];2000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0年
2 楊治輝;賈韓梅;;股票收益率相關性的網(wǎng)絡結構分析[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B卷[C];2011年
3 萬陽松;陳忠;;加權股票網(wǎng)絡中的無標度行為研究[A];第二屆全國復雜動態(tài)網(wǎng)絡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5年
4 史永東;趙永剛;;中國證券市場非線性特征的實證分析[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楊華;陳迅;易成棟;;基于面板門限模型的股票市場規(guī)模效應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王剛;韓立巖;;灰色模型在中國股票市場預測中的應用[A];2002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7 鄭振龍;林海;;風險管理、效率市場和我國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率[A];中國風險投資與資本市場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李紅權;馬超群;;股票市場價格行為:理論與實證研究[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zhì)、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李玉梅;閆相斌;胡洋;;在線股評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分析[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劉莉亞;;不同經(jīng)濟背景下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影響差異化的實證研究[A];上海市經(jīng)濟學會學術年刊(2010)[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馮冰 ;房地產(chǎn)與股票市場的資金博弈[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4年
2 尹中立;房地產(chǎn)市場或可從股票市場汲取經(jīng)驗與教訓[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5年
3 ;房市擠泡沫 股市吸資金[N];科技日報;2007年
4 東航金融 廖料;統(tǒng)計規(guī)律與股票市場的“月度效應”[N];上海證券報;2009年
5 特約評論員 尹中立;應該給房地產(chǎn)市場的信息發(fā)布立規(guī)矩[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6 劉關;世行:中國應拓展股市和樓市外的投資渠道[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7年
7 馬琳;房產(chǎn)投資客轉戰(zhàn)股市[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6年
8 林毅夫;中國宏觀經(jīng)濟發(fā)展形勢分析及展望[N];北方經(jīng)濟時報;2007年
9 葉紅婷;樓市和股市:投資者的生存游戲[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7年
10 諸葛立早;股市樓市 分而“穩(wěn)”之[N];上海證券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長洪;我國股票市場運行特征的理論闡述與計量檢驗[D];吉林大學;2010年
2 趙勇;金融危機背景下中美歐股票市場聯(lián)動性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2年
3 李林嶺;我國股票掛鉤結構性產(chǎn)品的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4 倪慶東;匯率變動對我國股票市場的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5 陳花;基于復雜網(wǎng)絡的股票之間有向相關性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6 吳曉蘭;我國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激勵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邸月;中國A股市場股票與其主要投資基金股東組成的二分網(wǎng)性質(zhì)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8 蘇艷麗;我國股票市場參與主體行為研究[D];東北大學;2010年
9 李靜;基于行為金融學的股票市場投資者行為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10 馬昕田;我國股票市場運行特征及其與宏觀經(jīng)濟波動的關聯(lián)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書錦;我國股票市場“晴雨表”效應的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李娜;中國股票市場波動及其控制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劉遷;利率調(diào)整的未預期部分對股票市場的影響[D];西北大學;2010年
4 孟慶莉;我國股票市場機制下的流動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5 李東;股權分置改革前后中國股票市場與經(jīng)濟增長關系的比較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6 李恒;我國公募基金投資規(guī)模對股票市場定價影響的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7 馬琳;股票市場流動性與預期收益[D];西北大學;2011年
8 譚振杰;中國股票市場貨幣政策傳導效應的實證分析[D];山東經(jīng)濟學院;2011年
9 楊瓊;中國股票市場發(fā)展與經(jīng)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10 薛瑜;我國股票市場與經(jīng)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839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58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