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利率期限結構特征識別與啟示
本文關鍵詞:我國利率期限結構特征識別與啟示 出處:《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銀行同業(yè)拆放利率 利率期限結構 預期理論 門限誤差修正模型
【摘要】:對我國基準利率(Shibor)發(fā)布以來的表現進行經驗研究,發(fā)現30天以內短期拆借利率具有波動聚類和非對稱動態(tài)調整特征,90天以上長期拆借利率具有國家法定利率的周期性變化特征。借鑒利率期限結構預期理論研究,構建門限誤差修正模型,實證研究發(fā)現利率期限結構的預期理論在我國成立,且收益率曲線具有向右上傾斜特征,進而啟示我們調整國債期限結構,可實現優(yōu)化融資成本的國債管理目標。
[Abstract]:Through the empiric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China's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since its release, it is found that the short-term interest rate within 30 day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uctuating clustering and asymmetric dynamic adjustment. The long-term interest rate over 90 days has the periodic change characteristic of the national legal interest rat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erm structure expectation of interest rate, the threshold error correc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The empirical study found that the expected theory of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 is established in China, and the yield curve is inclined to the upper right, which enlightens us to adjust the term structure of national debt. It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optimizing the financing cost of national debt management.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吉林大學數量經濟研究中心暨商學院;
【基金】:吉林大學杰出青年基金項目(2010JQB3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07JJD790131,08JJD790153,2009JJD790015)
【分類號】:F224;F82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利率期限結構專指無風險債券(國債)收益率與剩余期限之間的關系,即對應于收益率曲線的形狀①。利率期限結構形成依賴于發(fā)達債券市場的建立。我國自1981年對內恢復發(fā)行國債以來,債券市場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2002年12月我國首只國債同時在柜臺債券市場、銀行間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史敏,汪壽陽,徐山鷹,陶鑠;銀行同業(yè)拆借市場利率期限結構實證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5年05期
2 唐齊鳴,高翔;我國同業(yè)拆借市場利率期限結構的實證研究[J];統計研究;2002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莊曉玖,杜海濤;利率期限結構理論在我國證券市場的實證分析[J];金融論壇;2003年11期
2 吳丹,謝赤;支持貨幣政策的利率期限結構模型[J];科技和產業(yè);2005年10期
3 謝赤,董華香;論貨幣政策對利率期限結構的影響[J];湖南社會科學;2005年03期
4 溫彬;我國利率市場化后基準利率選擇的實證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04年11期
5 吳丹,謝赤;中國銀行間國債利率期限結構的預期理論檢驗[J];管理學報;2005年05期
6 史敏,汪壽陽,徐山鷹,陶鑠;銀行同業(yè)拆借市場利率期限結構實證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5年05期
7 林海;鄭振龍;;利率期限結構研究述評[J];管理科學學報;2007年01期
8 楊如彥;崔海亮;;貨幣政策的信號傳導機制:國內銀行間市場的證據[J];世界經濟;2006年10期
9 張娜;黃新飛;劉登;;我國同業(yè)拆借市場利率的波動性[J];統計與決策;2006年08期
10 閔曉平;;我國利率期限結構預期假設的實證研究[J];預測;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溫彬;;我國利率市場化后基準利率選擇的實證研究[A];中國金融學會第八屆優(yōu)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海;中國利率期限結構及應用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2 胡海鵬;利率期限結構理論與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3 張文剛;利率期限結構模型與應用[D];吉林大學;2006年
4 陳暉;利率期限結構的最優(yōu)估計及其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5 吳丹;支持貨幣政策的利率期限結構模型及其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6 唐革榕;我國利率期限結構的靜態(tài)擬合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7 樊勝;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商業(yè)銀行利率風險管理[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8 于建忠;中國債券市場定價過程中的主體行為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9 張麗娟;我國銀行間貨幣市場利率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10 劉湘云;商業(yè)銀行利率風險動態(tài)綜合計量與管理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強;我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及其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2 王立;我國國債利率期限結構理論研究及實證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3 萬齊平;固定收益證券定價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4 馬曉蘭;單因子利率期限結構模型的廣義矩估計及對中國貨幣市場的實證檢驗[D];湖南大學;2005年
5 孫友杰;我國央行基準利率選擇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趙峰;利率期限結構理論、實證與應用[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年
7 徐健;中美利率期限結構靜態(tài)比較[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8 馮英潔;三因素仿射利率期限結構模型及其應用研究[D];東北大學;2006年
9 張磊;動態(tài)利率模型的估計與選擇[D];上海財經大學;2006年
10 霍竟春;我國國債利率期限結構估計及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雯,陳浪南;國債利率期限結構:建模與實證[J];世界經濟;2000年08期
2 唐齊鳴,高翔;我國同業(yè)拆借市場利率期限結構的實證研究[J];統計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愛好;李國柱;;貨幣政策對利率期限結構的影響研究[J];現代商業(yè);2010年03期
2 李皓;;基于Nelson-Seigel模型的中國利率期限結構估計[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10年01期
3 李熠熠;潘婉彬;繆柏其;;基于最小一乘準則的三次樣條對利率期限結構的擬合[J];數理統計與管理;2010年01期
4 曹辛欣;;貨幣政策對收益率曲線變動的影響[J];改革與開放;2010年04期
5 曾幸幸;;我國國債利率期限結構的實證研究——基于2009年12月4日上交所17支國債最新價格[J];知識經濟;2010年06期
6 袁靖;王忠輝;;我國利率期限結構無套利均衡分析的實證研究[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0年01期
7 鐘正生;;我國利率期限結構的貨幣政策含義[J];金融與經濟;2010年03期
8 朱淑英;劉嶺;;中國國債的利率期限結構的實證研究:B-樣條法[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0年03期
9 孫伶俐;陳啟宏;;基于MCMC方法的機制轉換利率模型實證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0年10期
10 余力;陳紅霞;;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市場利率結構的影響研究——基于流動性過剩時期的經驗證據[J];財經論叢;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應益榮;伍志文;;基于Hermite插值的利率期限結構的收益曲線擬合[A];第四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朱世武;許丹;趙麗娜;;人民幣利率互換定價的實證研究[A];數學·力學·物理學·高新技術交叉研究進展——2010(13)卷[C];2010年
3 李小平;馮蕓;吳沖鋒;;遠期匯率期限結構曲線穩(wěn)定點研究[A];系統工程與和諧管理——第十屆全國青年系統科學與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何晨;張強;;我國利率期限結構擬合估計[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劉子蘭;李珍;;養(yǎng)老社會保險管理成本問題研究——以英國為例[A];社會保障問題研究(2001)[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廣發(fā)期貨發(fā)展研究中心 許江山;利率期限結構與風險管理[N];期貨日報;2010年
2 記者 高國華;超短期融資券面世 貨幣市場再添新工具[N];金融時報;2010年
3 記者 高國華;超短期融資券面世 貨幣市場再添新工具[N];金融時報;2010年
4 魏革軍;和諧金融辯[N];金融時報;2005年
5 張雨;“自下至上”選股 “自上而下”選債[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5年
6 ;適宜的時機發(fā)行了適宜的券種[N];上海證券報;2005年
7 成勇 恩強;金融體制改革寫新篇[N];溫州日報;2005年
8 侯捷寧;可轉債受債券基金偏愛[N];證券日報;2004年
9 丁蕙;路徑依賴思維要不得[N];中國證券報;2004年
10 銀河證券 張書東;國債利率期限結構面臨重整[N];中國證券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皓;我國利率期限結構與宏觀經濟關系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潘明忠;商業(yè)銀行改革與發(fā)展中的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問題——新制度經濟學視角[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王浩;國債融資風險模擬、測度與預警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0年
4 鄧海清;利率期限結構的信息傳遞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5 陳可;人民幣利率互換定價與分析實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鄧國營;外生沖擊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7 蘇云鵬;利率期限結構理論、模型及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8 張蕊;中國債券市場流動性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9 林茂;商業(yè)銀行銀行賬戶利率風險計量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10 陳勇;宏觀經濟、貨幣政策與債券市場[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爾捷;證券市場變量是否可以預測實體經濟[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2 范可信;中國宏觀經濟變量與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動態(tài)關系[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3 陳稹;期權關聯石油債券的設計與定價[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4 董皓舒;我國利率期限結構與貨幣政策關系的實證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5 陶理國;CIR模型的統計診斷[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6 丁煜;利率趨勢預測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7 王琳琳;擴散過程漂移項和擴散項的非參數估計[D];山東大學;2010年
8 張寧;基于商業(yè)銀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的利率期限結構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蘇明;國債利率期限結構預測能力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李昊哲;基于指數樣條函數的我國國債利率期限結構曲線的構造[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4216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42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