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順差下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
本文關鍵詞:國際收支順差下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 出處:《中國金融》2011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國際收支順差 流動性管理 貨幣政策工具 金融機構 人民銀行 公開市場操作 基礎貨幣 存款準備金率 商業(yè)銀行 國際金融危機
【摘要】:正2003年,或者更準確些說,2002年下半年以來,持續(xù)、大量的國際收支順差成為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一個顯著特征,并對中國的貨幣政策產生了重大影響。國際收支順差使人民銀行不斷被動購入外匯、吐出過量的人民幣基礎貨幣,并直接增加貨幣供應,從而形成流動性過剩的壓力。除了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時的短暫例外,這個時期中國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使用和創(chuàng)新,很大程度上正是歸因于對沖銀行體系過剩流動性、抑制貨幣信貸過度膨脹的需要:公開市場對沖操作逐漸成為貨幣調控的重要手段,存款準備金工具被前所未有地使用,再貸款及
[Abstract]:In 2003 , or more accurately , 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2002 , a large amount of surplus balance of payments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feature of China ' s economic operation and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hina ' s monetary policy .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
【分類號】:F832.6;F822.0
【正文快照】: 2003年,或者更準確些說,2002年下半年以來,持續(xù)、大量的國際收支順差成為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一個顯著特征,并對中國的貨幣政策產生了重大影響。國際收支順差使人民銀行不斷被動購入外匯、吐出過量的人民幣基礎貨幣,并直接增加貨幣供應,從而形成流動性過剩的壓力。除了在應對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琴;;通脹時期商業(yè)銀行流動性管理探索[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17期
2 羅文華;;從流動性監(jiān)管看香港銀行業(yè)監(jiān)管的新取向[J];當代港澳;1994年02期
3 薛佳;;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對策構建[J];價值工程;2011年22期
4 付俊文;;貨幣互換工具的理論與應用:美聯(lián)儲的實踐與啟示[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1年09期
5 張凌潔;;基于勞動力角度的我國國際收支持續(xù)順差問題研究[J];統(tǒng)計與決策;2011年13期
6 鄧冰;;人民幣現(xiàn)行匯率制度存在問題與對策分析[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6期
7 王亞男;金成曉;;國債二級市場功能及發(fā)展策略研究[J];求是學刊;2011年04期
8 陳倩媚;;商業(yè)銀行流動性影響因素分析及對我國中小型股份制銀行的政策建議[J];經濟視角(下);2011年07期
9 黃向慶;;支付系統(tǒng)上線后江蘇省銀行機構流動性管理的現(xiàn)狀及思考[J];金融縱橫;2011年07期
10 劉衛(wèi)東;;次貸危機期間我國流動性管理操作評析——基于流動性測度[J];南方金融;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李研妮;冉茂盛;;合作策略下銀行抗流動性風險能力增強的理論驗證——基于商業(yè)銀行在同業(yè)拆借市場中流動性管理的模型分析[A];系統(tǒng)工程與和諧管理——第十屆全國青年系統(tǒng)科學與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陳享光;;我國對外非均衡與調節(jié)政策[A];用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中國經濟發(fā)展——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十九次大會論文集[C];2005年
3 張春超;;票據(jù)融資業(yè)務發(fā)展探析[A];征信: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優(yōu)化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首屆齊魯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佘升翔;陸強;;中國商業(yè)銀行通知存款定價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王英;;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式“荷蘭病”[A];江蘇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信川;當前我國國際收支順差由快速增長轉為趨于平穩(wěn)[N];經濟日報;2009年
2 記者 劉暢;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順差有所下降[N];經濟日報;2009年
3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陳光磊 宣宇;流動性管理應關注存款活化[N];證券時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傅蘇穎;央行:加強流動性管理 切實管好通脹預期[N];證券日報;2010年
5 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 高級培訓師 王勇;流動性管理重在“疏”而不在“堵”[N];證券時報;2010年
6 傅蘇穎;治理通脹關鍵在于流動性管理[N];證券日報;2010年
7 閻岳;保持合理流動性難在哪兒?[N];證券日報;2010年
8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 張茉楠;中國流動性管理的善治之道[N];中國經濟時報;2010年
9 景瑞晶;央行流動性管理陷兩難[N];中國信息報;2010年
10 沈而默;央行流動性管理難度加大[N];中華工商時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魯秀;我國國際收支順差對宏觀經濟的沖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2 劉文忠;公司治理與銀行流動性管理:選擇權評價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3 金煜;中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計量與管理框架[D];復旦大學;2007年
4 吳惠杰;公司內外部治理機制與銀行利差管理[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5 馬先仙;美國經常項目逆差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6 楊麗;中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貨幣供給效應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7 王海南;我國國際收支失衡與人民幣匯率的調節(jié)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8 徐麗梅;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穩(wěn)健投資管理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9 薛強軍;開放式基金流動性及其風險管理[D];浙江大學;2007年
10 滕昕;中國外匯儲備的適度性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戴俊;國際收支順差式失衡風險監(jiān)測預警體系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2 習燦碧;國際收支的流動性效應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3 于淼;中美國際收支順差與人民幣升值壓力相關性的理論分析[D];外交學院;2011年
4 李開白;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管理的量化分析[D];浙江大學;2003年
5 溫珂;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流動性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6 陳茜;我國流動性過剩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7 林一舒;我國中小商業(yè)銀行流動性管理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8 孫健;證券投資組合管理研究[D];湖南大學;2001年
9 馮鴻凌;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過剩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10 王毅;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管理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3768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37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