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本文關鍵詞:論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摘要】: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型金融形式,隨著市場規(guī)模迅速擴大、參與主體不斷增加,信用風險管理缺位導致的違約事件持續(xù)出現。由于互聯網金融市場開放程度高、交易關聯性強,風險危害性大,亟需建立與其對應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對于互聯網金融業(yè)務的創(chuàng)新性、信用風險的復雜性,本文綜合互聯網金融市場管理現狀,參考國際管理經驗,建議從完善制度設計、豐富風控手段和建立互聯網安全標準三方面構建管理體系,以保障互聯網金融市場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
【作者單位】: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產業(yè)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產業(yè)安全與發(fā)展研究基地;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 信用風險管理 第三方支付 征信
【分類號】:F724.6;F83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互聯網金融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提供金融服務的一種新型金融形式,既包括互聯網企業(yè)利用電子商務、社交網絡等互聯網技術開展金融業(yè)務,也包括傳統(tǒng)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金融業(yè)務。目前互聯網金融市場業(yè)務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P2P網貸、眾籌融資等,并且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孫小麗;彭龍;;KMV模型在中國互聯網金融中的信用風險測算研究[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2 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3 袁博;李永剛;張逸龍;;互聯網金融發(fā)展對中國商業(yè)銀行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年12期
4 徐會軍;;利用互聯網金融助推普惠金融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若干問題探討[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4年04期
5 劉英;羅明雄;;互聯網金融模式及風險監(jiān)管思考[J];中國市場;2013年43期
6 李真;;互聯網金融:內生性風險與法律監(jiān)管邏輯[J];武漢金融;2014年05期
7 莊博丞;王智勇;;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及發(fā)展趨勢研究[J];時代金融;2014年1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宮曉林;;互聯網金融模式及對傳統(tǒng)銀行業(yè)的影響[J];南方金融;2013年05期
2 邱峰;;商業(yè)銀行直面互聯網金融強勢來襲的沖擊和挑戰(zhàn)[J];柴達木開發(fā)研究;2013年05期
3 文祖校;;加強對金融機構高風險產品反洗錢管控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3年10期
4 陳林;;互聯網金融發(fā)展與監(jiān)管研究[J];南方金融;2013年11期
5 張明哲;;互聯網金融的基本特征研究[J];區(qū)域金融研究;2013年12期
6 張宏;;美國P2P網貸平臺的法律規(guī)范及對中國的啟示——以美國Prosper網站為例[J];財經界(學術版);2013年20期
7 張啟文;張京華;;農村金融體系穩(wěn)定性影響因素研究——基于黑龍江省64個縣(市)樣本[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8 宋梅;;互聯網金融模式對傳統(tǒng)銀行的影響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4年03期
9 王曙光;張春霞;;互聯網金融發(fā)展的中國模式與金融創(chuàng)新[J];長白學刊;2014年01期
10 張明哲;;互聯網金融的基本特征和應用對策研究[J];創(chuàng)新;201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鐘勇;;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及其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啟示[A];2014全國金融創(chuàng)新與經濟轉型博士后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4年
2 焦愛軍;馬卿;李同英;楊智偉;白曉輝;劉俊強;;內生式綠色金融網絡信息服務與中小企業(yè)轉型[A];2014全國金融創(chuàng)新與經濟轉型博士后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謝仍明;中國利率市場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年
2 蘇薪茗;銀行理財業(yè)務機制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俊濤;互聯網時代商業(yè)銀行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2 白靜;互聯網金融創(chuàng)新的法律規(guī)制[D];河北經貿大學;2014年
3 彭鈺;我國互聯網金融對商業(yè)銀行盈利的影響研究[D];廈門大學;2014年
4 張飛騰;小微企業(yè)的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5 杜曉峰;我國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建設研究[D];廈門大學;2014年
6 高策;基于需求視角的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4年
7 劉瑾;北京農商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的策略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年
8 黃倚嘉;以電商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金融行業(yè)發(fā)展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年
9 劉稀;我國電子合同訂立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年
10 張勇;互聯網發(fā)展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安徽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逄渤;;互聯網金融與金融發(fā)展的互聯網時代——淺析互聯網時代的金融變革浪潮[J];國際商務財會;2013年10期
2 陳冬宇;李偉軍;彭中禮;徐峗;;網絡借貸引入第三方個人征信的必要性探討[J];征信;2012年01期
3 石良平 ,趙然 ,靳潔;論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的量化管理[J];上海經濟研究;2003年04期
4 杜本峰;實值期權理論在信用風險評估中的應用[J];經濟經緯;2002年03期
5 沈沛龍,任若恩;現代信用風險管理模型和方法的比較研究[J];經濟科學;2002年03期
6 謝平,尹龍;網絡經濟下的金融理論與金融治理[J];經濟研究;2001年04期
7 謝平;鄒傳偉;;CDS的功能不可替代[J];金融發(fā)展評論;2011年01期
8 馮靜生;;網絡金融風險:我國的監(jiān)管狀況及完善對策[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9年01期
9 韓立巖,鄭承利;基于模糊隨機方法的公司違約風險預測研究[J];金融研究;2002年08期
10 張翔;鄒傳偉;;標會會案的發(fā)生機制[J];金融研究;2007年1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曉樸;[N];第一財經日報;2014年
2 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首席法律顧問 卜祥瑞;[N];金融時報;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蘇金生;;建設安全健康 規(guī)范有序的網絡環(huán)境[J];信息網絡安全;2005年12期
2 陳祖龍;誰來呵護互聯網安全?[J];軟件世界;2005年05期
3 李雪;;安全健康有序發(fā)展互聯網[J];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06年10期
4 郝文江;;構建互聯網上的數字長城——我國互聯網安全形勢及對策[J];警察技術;2007年03期
5 陳曉強;;互聯網的社會化價值及其實現路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6 謝麗容;;2006中國互聯網年會12月2日舉行[J];互聯網天地;2007年01期
7 ;如何有效保障企業(yè)互聯網安全[J];信息方略;2007年11期
8 ;2007年互聯網安全威脅趨勢預測[J];通訊世界;2007年01期
9 于傳博;;我國互聯網監(jiān)管的現狀及發(fā)展前景[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10 張振生;;互聯網安全趨勢報告[J];經理人;2008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舒華英;;互聯網治理的分層模型及其生命周期[A];通信發(fā)展戰(zhàn)略與管理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劉為軍;侯宇宸;;中國移動互聯網安全監(jiān)管立法初探[A];第28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3 朱金義;劉寶莉;呂洪靜;程永全;;互聯網盜號案件頻發(fā)原因與對策[A];第十六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1年
4 李冬;馬勇;張鑫;;基于微博產業(yè)下的互聯網安全問題初探[A];第26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5 張宏;;關于互聯網安全的幾點建議[A];中國航海學會通信導航專業(yè)委員會2003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左鵬;;基于互聯網的基督教傳播:以大學生為對象[A];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與青少年工作研究報告——第七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11)[C];2011年
7 王黎璐;王鴻宇;;移動互聯網安全分析[A];第28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8 焦瑞強;;互聯網安全事件頻發(fā) 管理手段亟待升級[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康治方;;互聯網和安全[A];第十二屆全國計算機安全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7年
10 方漢奇;;法輪功與互聯網[A];中國傳播學:反思與前瞻——首屆中國傳播學論壇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蘇金生;中國互聯網 做大還須做強[N];經濟日報;2004年
2 海磊;假如互聯網死了 世界將會怎樣[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3 劉秋燕;互聯網綠色之夢[N];計算機世界;2006年
4 本報記者 張琳;互聯網安全進入更深層次[N];網絡世界;2005年
5 ;互聯網面臨五大技術挑戰(zhàn)[N];中國電子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張意軒 賴睿;中國互聯網在規(guī)范中前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7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互聯網法律中心主任 張平 本報記者 袁祥 王逸吟;互聯網自由的邊界是法律[N];光明日報;2010年
8 ;走中國特色的互聯網發(fā)展和管理之路[N];人民郵電;2010年
9 中國社科院 亞太所學者 葉海林;別用和平獎忽悠互聯網[N];東方早報;2010年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互聯網狀況[N];人民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申琰;互聯網的國際博弈與合作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2 滕順祥;基于互聯網的行業(yè)綜合治理機制與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3 柳強;互聯網治理信息的共享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4 申志偉;基于電信運營企業(yè)的互聯網治理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5 張東;中國互聯網信息治理模式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10年
6 王磊;信息時代社會發(fā)展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7 陳華;互聯網社會動員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8 宋強;中國互聯網低俗內容監(jiān)管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9 王衡軍;基于分簇的戰(zhàn)術互聯網安全關鍵技術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莫鋒;當代中國互聯網技術的倫理審視[D];廣西大學;2007年
2 姚源;我國互聯網治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3 馬珂;中國互聯網治理途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巫思濱;互聯網不良信息綜合治理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5 朱劍秋;互聯網治理中的不良信息治理[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6 許亞偉;中國互聯網治理機制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7 陳穎;我國互聯網發(fā)展的區(qū)域差異性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8 仝西艷;對中國互聯網快速發(fā)展的功能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年
9 康明月;互聯網發(fā)展推動公民社會建設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10 伍凌;中國互聯網成熟度發(fā)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0319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03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