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聲音商標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02 18:04
本文關鍵詞:我國聲音商標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市場競爭強度越來越大,生產者和經營者們?yōu)榱四軌蛟诩ち业母偁幹蝎@得勝利開展了品牌戰(zhàn)術,希望以品牌在市場贏得一席之地。隨著競爭環(huán)境的改變,過去依靠商標的設計或者產品的包裝來吸引人們注意力的品牌戰(zhàn)術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著眼于利用消費者各個感官來吸引消費者的品牌戰(zhàn)術逐漸成為當前競爭的趨勢。因此商標的內涵也就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突破傳統(tǒng)的定義,不再局限于文字、圖案等,而是向其他領域發(fā)展,例如聽覺、嗅覺、觸覺。不同于嗅覺和觸覺,聽覺能夠使人的左右大腦同時受到刺激并影響人們的行為和反應。因此商家們希望利用人的這一特性致力于以“多重感官”的方式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使消費者能夠記住自己的商品并愿意購買。不同于傳統(tǒng)的商標,即可視性商標,聲音商標作為新興的商標形式在美國、歐盟等發(fā)達國家和國際組織中已被普遍立法予以保護,無論是在立法上還是實踐上都發(fā)展的比較成熟了。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簡稱WIPO)主持通過的國際條約中也確定保護聲音商標,這就意味著聲音商標得到了國際層面的認可。2013年8月通過的我國《商標法》修正案已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實施,這部法律突破了傳統(tǒng)的商標保護客體范疇,首次將聲音作為商標法的保護對象,使以聲音申請商標注冊成為了可能。但是,由于我國新《商標法》對聲音商標的保護還處于起步階段,必然會存在不足,新《商標法》中只是確定了對聲音商標予以保護,對其他細節(jié)性問題并未涉及。因為在立法層面上還存在欠缺,肯定會造成在聲音商標注冊實踐中遇到重重困難。在文中筆者通過分析聲音商標的概念、特征及分類,研究域外國家及其他地區(qū)的立法和實踐經驗,討論我國聲音商標注冊條件,分析在實踐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此促進我國聲音商標法律制度體系盡快完善。本文分為以下五個部分進行討論研究: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講述了在對聲音商標的保護日趨國際化以及我國國內商品經濟發(fā)展程度越來越高的大背景下,傳統(tǒng)商標已經不能滿足經濟貿易的需要,我國順應時代潮流將聲音商標納入法律保護的范疇,這是我國商標史上的一大進步。本文運用了比較分析法、綜合歸納法以及描述性研究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對國內外關于聲音商標法律制度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進行了分析闡述。第二部分主要對聲音商標的基本問題進行了介紹,聲音商標簡單來說就是能起到區(qū)別不同商品或服務來源作用的具有顯著性的聲音標識。聲音商標不同于可視性商標,它擁有自己特有的屬性,無形性是它最顯著的特征,同時還具有時空間隔性、較強傳播性以及影響隱蔽性等特征。本部分亦根據兩個不同的劃分標準對聲音商標進行了分類,便于讀者更好地對聲音商標進行宏觀把握。同時還涉及對聲音商標進行保護的意義,無論是對于國內商標歷程的發(fā)展還是與國際接軌都有著重大意義。第三部分主要立足各國聲音商標法律制度的研究,講述了幾個發(fā)達國家和國際組織對聲音商標審查方面的規(guī)定,筆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出各國對聲音商標法律制度所作規(guī)定的優(yōu)缺點,找到適合我國國情的制度設計,為我國聲音商標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借鑒。第四部分主要闡述了目前我國聲音商標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包括聲音商標注冊制度中的缺陷以及聲音商標保護制度中的缺陷。聲音商標是我國的新興事物,聲音商標在我國剛剛踏上歷史舞臺,不僅理論層面匱乏,實踐層面更是少之又少,對于它的法律規(guī)制并不完善,存在著很多缺陷和不足,比如聲音商標顯著性的審查標準不統(tǒng)一、書面表達方式不明確、聲音商標與在先權利相沖突以及聲音商標網絡侵權糾紛的管轄等問題都是不可避免的現實情況。第五部分主要是針對上述各種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希望學者們能夠踴躍研究,致力于推動我國的聲音商標的立法歷程,使得各種問題都能盡快得到解決并步入正軌,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聲音商標法律制度。讓聲音商標在我國能夠有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進而帶動其他各種形式的新型商標在我國出現并得到長足發(fā)展。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3.4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琰;俞立文;;淺析“聲音商標”[J];科技視界;2014年26期
2 張漢雯;段姝妤;馬靜潔;;論聲音商標侵權行為的界定及其預防[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4年08期
3 王曉s,
本文編號:124576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24576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