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信息化偵查與公民隱私權保護——以德國《電信法》第113條a、b款為例
本文關鍵詞:論信息化偵查與公民隱私權保護——以德國《電信法》第113條a、b款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2008年初生效的德國《電信法》自通過以來,因其一百一十三條a、b項下規(guī)定的將公民通訊數據不加甄別地儲存6個月并在特定情況下提供使用的內容而飽受爭議。作為現(xiàn)代信息化偵查手段之一,通訊數據儲存一方面被偵查部門認為是預防犯罪、打擊恐怖活動、查獲罪犯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又因其直接針對公民的私人通訊數據,被認為可能侵犯公民的隱私權。文章將以德國《電信法》中的相關規(guī)定以及法院在相關案件中的判決為例,分析信息化偵查的犯罪預防功能及其與公民隱私權保護之間的關系。
【作者單位】: 中國政法大學中歐法學院;
【關鍵詞】: 信息化偵查 犯罪預防 隱私權
【分類號】:D951.6;DD912.1
【正文快照】: 一、事件背景(一)德國《電信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相關規(guī)定為阻止恐怖活動、打擊日益猖獗的刑事犯罪,德國于2008年依據歐盟方針通過《電信監(jiān)控修正案》修訂了《電信法》。修訂后的《電信法》第一百一十三條a規(guī)定,民用電信服務提供商有責任以事前預防方式儲存幾乎所有電信服務(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孫明宇;;從人肉搜索看我國公民隱私權的保護[J];法制與社會;2011年07期
2 劉作翔;信息公開、知情權與公民隱私權的保護——以新聞采訪中的“暗拍”為案例而展開分析[J];學習與探索;2004年04期
3 連志英;;美國政府信息公開中的公民隱私權保護立法研究[J];檔案學通訊;2008年06期
4 許晶晶;;通過一起案件看公民隱私權保護問題[J];滁州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5 劉冰;;檔案利用公布與公民隱私權的保護[J];檔案;2009年06期
6 王政韜;;社會網絡力量運用的錯位——對身份確認式人肉搜索的法理批判[J];法制與社會;2009年13期
7 李二桃,孫利偉;論我國公民隱私權的法律保護[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8 本刊編輯部;昕莉;心悠;;攝像頭監(jiān)控保姆,倔強農婦讓偷拍雇主低頭[J];分憂;2013年06期
9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張品澤 李巖峰;公民隱私權的程序保障[N];人民法院報;2003年
2 祝靈君;數字國家與公民隱私權保護[N];學習時報;2007年
3 洪梅;印發(fā)私人電話不合法[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4 廖春梅;醫(yī)院隨意公開患者照片構成侵權[N];檢察日報;2012年
5 孫瑞灼;曝光“開房視頻”是否侵犯當事人隱私[N];深圳商報;2014年
6 唐孝忠;別在拿人說事時觸及隱私[N];檢察日報;2014年
7 ;發(fā)手機短信散布他人隱私構成侵權[N];中國社會報;2003年
本文關鍵詞:論信息化偵查與公民隱私權保護——以德國《電信法》第113條a、b款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17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5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