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立法的專家參與—臺灣地區(qū)《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草案)》訂定的個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9 17:32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專家立法作為一種立法技術(shù)路線一直被廣為應用。隨著立法民主化進程的推進,專家作為第三方中立團體積極參與到立法過程中來,保證立法的中立性、專業(yè)性和民主性的作用日益凸顯。臺灣地區(qū)經(jīng)過近四十年的實踐,專家參與教育立法從數(shù)量上看己初具規(guī)模,從法律涉及的內(nèi)容和立法形式上看己趨體系雛形,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而大陸地區(qū)專家參與教育立法起步稍晚,己取得一定的成效,仍有眾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研究臺灣地區(qū)專家參與教育立法對大陸地區(qū)有一定參考價值。本研究主要運用案例分析法、政策話語分析法以及深度訪談法三種方法,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法律《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草案)》分析臺灣地區(qū)專家參與教育立法的過程以及影響專家參與教育立法的因素,通過對專家參與草案制定過程中的會議計劃、紀錄等的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結(jié)論:一是專家的利益無涉與中立構(gòu)成教育立法的參與基礎(chǔ),專家作為第三方中立團體權(quán)衡各方利益參與教育立法,保證了教育立法的中立性;二是專家的科學建議推動教育立法符合社會期待,專家依據(jù)專業(yè)的立法實務(wù)經(jīng)驗和知識水平,為教育立法提供最為可操作性的意見,展現(xiàn)了教育立法的專業(yè)性;三是專家參與與公眾配合共同引導教育...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11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咨詢糢式??直接參與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專家不僅處于立法/政策參與系統(tǒng)內(nèi)部,甚至本人就是法律??
?外圍參與模式??在這種參與模式下,專家大多處于立法/政策參與中樞的外圍(如圖2.3所示)。??處于系統(tǒng)外的專家通過報紙、雜志、電視等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場,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但是由于其處于外圍的特殊位置,所提的建議不一定會被立法機關(guān)或是??決策機關(guān)等采納。??立法/政策參與系統(tǒng)內(nèi)部?、\、??/?C?立法/政策參與中樞、、、??I?,,???、、、、、?、'??社會公眾?1?^二、,??\'/?一?4^/??\?行:構(gòu)]?IX?執(zhí)行機構(gòu)2?>.(
“一般”教育立法過程主要分為提案、審查以及公布三個階段,具體操作過程如??下(如圖3.1所示):??在提案階段,組成專家小組研擬草案。在專案小組完成法案的草案后,教育??行政機關(guān)常常會邀請與法案相關(guān)的人員代表參與座談會或公聽會討論,交換對草??案的意見,然后根據(jù)其意見來進行專家小組草案的修正。在審查階段,由教育委??員會進行審查,如果提案繁雜,可以先讓審查小組審查,然后再送委員會審查。??在該過程中可舉辦座談會、公聽會,聽取專家學者及利害關(guān)系人的意見,以此作??為進一步討論、審查的參考。在公布階段,“立法院”通過教育法律后,移送“總??統(tǒng)”公布,除非有窒礙難行之處,否則“總統(tǒng)”于收到后十日內(nèi)公布。??教育立法過程??v??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綜合改革背景下教育立法的理念、問題與對策——復旦大學“教育改革與教育法治”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J]. 涂云新. 復旦教育論壇. 2015(04)
[2]淺論專家立法參與[J]. 李馭. 才智. 2015(17)
[3]社會轉(zhuǎn)型中的信訪立法——以《廣東省信訪條例(專家意見稿)》起草為例[J]. 劉誠.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 2014(04)
[4]新媒體背景下政策專家參與政策議程設(shè)置的作用分析——以“營養(yǎng)改善計劃”政策為例[J]. 彭龍,李賀樓,鄭云峰,鄭杰榆. 公共管理評論. 2013(01)
[5]中國教育立法略論[J]. 周歡. 社科縱橫(新理論版). 2013(01)
[6]試論專家參與檔案立法的途徑及其保障機制[J]. 吳加琪,周林興. 檔案管理. 2012(04)
[7]立法過程中專家咨詢制度的多維面相[J]. 郝戰(zhàn)紅. 法學雜志. 2012(02)
[8]中國社會政策變遷中的專家參與模式研究[J]. 朱旭峰. 社會學研究. 2011(02)
[9]專家的政策參與和政府回應——改善我國教育輿論環(huán)境的思考和建議[J]. 賀春蘭. 中國教育學刊. 2010(07)
[10]專家參與立法的若干問題研究[J]. 朱力宇,熊侃. 法學雜志. 2010(02)
博士論文
[1]政策制定過程中官員、專家與公眾的互動模式研究[D]. 朱偉.南京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論專家參與立法[D]. 繆程磊.山東大學 2012
[2]大眾傳播在中國當代社會分層中的作用[D]. 秦紅霞.河海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485777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11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咨詢糢式??直接參與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專家不僅處于立法/政策參與系統(tǒng)內(nèi)部,甚至本人就是法律??
?外圍參與模式??在這種參與模式下,專家大多處于立法/政策參與中樞的外圍(如圖2.3所示)。??處于系統(tǒng)外的專家通過報紙、雜志、電視等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場,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但是由于其處于外圍的特殊位置,所提的建議不一定會被立法機關(guān)或是??決策機關(guān)等采納。??立法/政策參與系統(tǒng)內(nèi)部?、\、??/?C?立法/政策參與中樞、、、??I?,,???、、、、、?、'??社會公眾?1?^二、,??\'/?一?4^/??\?行:構(gòu)]?IX?執(zhí)行機構(gòu)2?>.(
“一般”教育立法過程主要分為提案、審查以及公布三個階段,具體操作過程如??下(如圖3.1所示):??在提案階段,組成專家小組研擬草案。在專案小組完成法案的草案后,教育??行政機關(guān)常常會邀請與法案相關(guān)的人員代表參與座談會或公聽會討論,交換對草??案的意見,然后根據(jù)其意見來進行專家小組草案的修正。在審查階段,由教育委??員會進行審查,如果提案繁雜,可以先讓審查小組審查,然后再送委員會審查。??在該過程中可舉辦座談會、公聽會,聽取專家學者及利害關(guān)系人的意見,以此作??為進一步討論、審查的參考。在公布階段,“立法院”通過教育法律后,移送“總??統(tǒng)”公布,除非有窒礙難行之處,否則“總統(tǒng)”于收到后十日內(nèi)公布。??教育立法過程??v??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綜合改革背景下教育立法的理念、問題與對策——復旦大學“教育改革與教育法治”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J]. 涂云新. 復旦教育論壇. 2015(04)
[2]淺論專家立法參與[J]. 李馭. 才智. 2015(17)
[3]社會轉(zhuǎn)型中的信訪立法——以《廣東省信訪條例(專家意見稿)》起草為例[J]. 劉誠.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 2014(04)
[4]新媒體背景下政策專家參與政策議程設(shè)置的作用分析——以“營養(yǎng)改善計劃”政策為例[J]. 彭龍,李賀樓,鄭云峰,鄭杰榆. 公共管理評論. 2013(01)
[5]中國教育立法略論[J]. 周歡. 社科縱橫(新理論版). 2013(01)
[6]試論專家參與檔案立法的途徑及其保障機制[J]. 吳加琪,周林興. 檔案管理. 2012(04)
[7]立法過程中專家咨詢制度的多維面相[J]. 郝戰(zhàn)紅. 法學雜志. 2012(02)
[8]中國社會政策變遷中的專家參與模式研究[J]. 朱旭峰. 社會學研究. 2011(02)
[9]專家的政策參與和政府回應——改善我國教育輿論環(huán)境的思考和建議[J]. 賀春蘭. 中國教育學刊. 2010(07)
[10]專家參與立法的若干問題研究[J]. 朱力宇,熊侃. 法學雜志. 2010(02)
博士論文
[1]政策制定過程中官員、專家與公眾的互動模式研究[D]. 朱偉.南京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論專家參與立法[D]. 繆程磊.山東大學 2012
[2]大眾傳播在中國當代社會分層中的作用[D]. 秦紅霞.河海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4857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48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