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不作為犯的實行行為著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9 04:24

  本文關鍵詞:不作為犯的實行行為著手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不作為犯 實行行為 著手 作為義務 具體危險


【摘要】:不作為犯在我國刑法理論界不算是一個新問題,自上個世紀中葉從蘇俄引入不作為犯理論到八十年代末開始對不作為犯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我國刑法學者從來沒有停止過探尋不作為犯內(nèi)涵的腳步。時至今日,我國對不作為犯的研究已然初具規(guī)模,但與德日等起步較早的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隨著我國刑法學界對不作為犯理論研究的深入和細化,許多曾經(jīng)不被大家所重視的問題逐漸成為學者們注意和研究的對象,不作為犯的著手問題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種特殊的犯罪形態(tài),不作為犯具有與傳統(tǒng)的作為犯不同的性質和特征。這種不同的性質和行為方式使得學者們對其著手的判斷標準這一問題至今仍然存在著爭議。本文從不作為犯的基本理論入手,在深入探究不作為犯的概念本質的基礎上,結合一般實行行為的著手標準,通過對德日刑法中關于不作為犯的理論學說進行概括,根據(jù)我國當前關于不作為犯的立法現(xiàn)狀和理論研究,提出了不作為犯著手的判斷標準。關于不作為犯的著手,不論是德國崇尚的具體危險說,即以危險的有無和遠近作為判斷不作為犯何時著手的主要依據(jù),還是日本的形式客觀說和實質客觀說,即分別以違反作為義務的開始和具體現(xiàn)實危險的發(fā)生作為不作為犯著手的開端。其立足點都在于從客觀要素的角度進行判斷。這個立足點是正確的。因為不論是實行行為的著手還是不作為犯的著手都不能脫離對客觀危險存在與否的判斷。然而正如平野龍一先生所言,如果脫離了行為人的主觀犯意,具體危險的有無則無法判斷。“著手”作為犯罪人通過實行行為實現(xiàn)自己的犯罪意思和犯罪計劃中關鍵的一環(huán),體現(xiàn)的是行為人的犯意。如果脫離了犯意僅僅從客觀上對危險進行判斷,是不科學的。因此本文根據(jù)林山田教授的觀點,提出了不作為犯著手標準判斷應當秉持在立足于客觀具體危險基礎上兼顧主觀犯意的具體危險接近說。不作為犯的著手問題只是不作為犯理論中的一個小問題,然而通過司法實踐中的諸多案例可知,對于這一問題的不同理解往往導致不同的定罪量刑結果。因此本文通過對德日刑法理論中不作為犯著手學說進行梳理,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希望能夠對解決相關理論爭議和司法實踐中的疑難問題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不作為犯 實行行為 著手 作為義務 具體危險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4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2
  •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10
  •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10-11
  • 第三節(jié) 結構安排11-12
  • 第二章 不作為犯的基本理論12-32
  • 第一節(jié) 不作為犯的概念和本質14-16
  • 一 不作為犯的概念界定14-15
  • 二 不作為犯的本質認定15-16
  • 第二節(jié) 不作為犯的理論分類16-18
  • 一 純正的不作為犯16-17
  • 二 不純正的不作為犯17-18
  • 第三節(jié) 不純正不作為犯與罪刑法定原則18-21
  • 第四節(jié) 不作為犯實行行為的成立條件21-27
  • 一 保證人具有作為義務21-25
  • 二 行為人具有作為可能性而沒有作為25-26
  • 三 不作為具有法益侵害的結果或現(xiàn)實緊迫危險26-27
  • 第五節(jié) 不作為犯的等價值性27-32
  • 一 等價性的概念和意義27-28
  • 二 等價性的判斷標準28-32
  • 第三章 不作為犯著手標準界定的前提——一般實行行為的著手32-41
  • 第一節(jié) 犯意支配下的著手——主觀說32-34
  • 一 舊主觀說32-33
  • 二 新主觀說33-34
  • 第二節(jié) 危險接近時的著手——客觀說34-37
  • 一 形式的客觀說34-35
  • 二 實質的客觀說35-37
  • 第三節(jié) 對著手的綜合判斷——折中說37-38
  • 一 主觀的折中說37-38
  • 二 客觀的折中說38
  • 第四節(jié) 本文觀點——主客觀二元基準結合說38-41
  • 第四章 不作為犯著手的理論紛爭及探析41-50
  • 第一節(jié) 純正不作為犯著手問題面臨的爭議41-43
  • 一 認為純正不作為犯的著手沒有存在的余地41-42
  • 二 對純正不作為犯著手的片面理解42
  • 三 純正不作為犯并不存在特殊的著手標準42-43
  • 第二節(jié) 各國關于不作為犯著手理論的分歧43-46
  • 一 德國的具體危險說43-44
  • 二 日本的客觀說44-45
  • 三 我國不作為犯著手理論的演變45-46
  • 第三節(jié) 不作為犯著手標準之我見46-50
  • 結論50-51
  • 參考文獻51-53
  • 個人簡歷及在校期間發(fā)表的論文成果53-54
  • 致謝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士心;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等價性問題研究[J];法商研究;2004年03期

2 鄒權;劉俊;江雁飛;;論犯罪著手[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楊建軍;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等值性[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本文編號:6435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6435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d44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