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交易罪的司法認定
本文關鍵詞:強迫交易罪的司法認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實行市場經濟,黑導游強迫游客消費、美容行業(yè)強迫他人接受服務、商品等強迫交易現(xiàn)象日益增多,范圍也日趨廣泛。嚴重擾亂了正常交易秩序,而由于強迫交易罪的認定存在模糊之處和難點,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司法實踐中放縱了許多應當以強迫交易罪定罪的事件。本文以顧某、張某強迫交易案的為視角,試圖從強迫交易罪的構成要件、強迫交易罪與搶劫罪、敲詐勒索罪、詐騙罪等易混淆的罪名的界限出發(fā),找出認定強迫交易罪的方法。同時提出現(xiàn)行刑法關于強迫交易罪的規(guī)定所存在的問題,即第一,強迫交易是否存在主觀目的要件,這是區(qū)分強迫交易罪與搶劫罪、敲詐勒索罪在主觀方面的關鍵;第二,強迫交易罪的交易語義模糊,導致了當行為人采用暴力、脅迫手段迫使他人交出錢物的,如何判斷行為人是為了促成交易還是以買賣、交易、服務為幌子,牟取超暴利;第三,強迫交易罪的暴力、威脅是否有程度限制,這是區(qū)分強迫交易罪與搶劫罪、敲詐勒索罪在客觀方面的關鍵。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仔細地分析,提出完善強迫交易罪法條,增加以完成交易為目的,并明晰此罪交易的涵義,完善強迫交易罪情節(jié)嚴重的定罪標準建議,期望該建議,對強迫交易罪的司法認定有所裨益。
【關鍵詞】:強迫交易罪 犯罪構成 搶劫罪 敲詐勒索罪 詐騙罪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4.3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0
- 一、顧某、張某強迫交易案的提出與爭議10-12
- (一)案件基本情況10
- (二)法院的判決結果10
- (三)案件爭議焦點10-12
- 二、強迫交易罪的構成要件分析12-19
- (一)強迫交易罪的客體分析12-14
- 1.強迫交易罪客體12-13
- 2.本案的客體與強迫交易罪的客體一致13-14
- (二)強迫交易罪的客觀要件14-16
- 1.強迫交易罪的“暴力”行為分析14-15
- 2.強迫交易罪的“威脅”行為分析15
- 3.強迫交易罪中“交易”的內涵15
- 4.強迫交易罪中“服務”的理解15-16
- (三)強迫交易罪的犯罪主體16
- (四)強迫交易罪的主觀要件16-19
- 1.強迫交易罪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16-17
- 2.強迫交易罪的主觀目的完成交易17-19
- 三、本案定性的檢討19-24
- (一)本案構成犯罪19-20
- 1.本案不是民事合同糾紛19
- 2.本案不能用刑法13條但書規(guī)定出罪19-20
- (二)本案構成強迫交易罪20-21
- (三)本案不構成搶劫罪21-22
- (四)本案不構成敲詐勒索罪22-23
- (五)本案不構成詐騙罪23-24
- 四、本案的反思與司法困境的解決建議24-27
- (一)本案的反思24
- (二)完善強迫交易罪的建議24-27
- 1.增加“以完成交易為目的”24-25
- 2.完善強迫交易罪“情節(jié)嚴重”的定罪標準25-27
- 結論27-28
- 參考文獻28-30
- 致謝3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齊曉霞;論市場經濟中的公平定位[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2 夏越新;論誠信與市場經濟的健康發(fā)展[J];學習論壇;2003年06期
3 孫鵬;交易安全及其民商法保護論略[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5年05期
4 馮江菊;張道許;;淺談強迫交易罪的認定——以唐文等強行乞討一案為例[J];法制與社會;2008年08期
5 柳劍平;股票透支交易行為中的若干法律問題[J];經濟論壇;1994年21期
6 焦津洪;;對知情交易的法律管制的比較研究[J];國際商法論叢;1999年00期
7 魏淑君;論證券法上的短線交易制度[J];理論學刊;2003年05期
8 孟俊紅;;短線交易歸入權制度之命運——談對《證券法》第四十二條的修改[J];商場現(xiàn)代化;2006年33期
9 趙萬一;劉小玲;;對完善我國短線交易歸入制度的法律思考[J];法學論壇;2006年05期
10 胡振東;;《證券法》短線交易歸入權研究[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9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維安;李建標;;利益相關者治理與中國上市公司的企業(yè)信用[A];經濟學(季刊)第3卷第2期(總第10期)[C];2004年
2 |!屒修;;寇斯}搊遊x的法[x意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劉丹冰;;保護投資者利益與內幕交易禁止——也談《證券法》的修改[A];中國商法年刊創(chuàng)刊號(2001)[C];2001年
4 蔣巖波;;關于內幕交易認定的幾個問題[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外國經濟法的前沿[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應急交易廳使用指引[N];期貨日報;2010年
2 商報記者 蔣夢惟;投資者訴天津文交所“交易規(guī)則不公”[N];北京商報;2011年
3 Richard L.Muehlberg 劉杰 編譯;如何規(guī)避交易中常犯的錯誤[N];期貨日報;2014年
4 宋啟虎;哪些因素最重要[N];期貨日報;2003年
5 嘉實基金 董鵬飛;淺析如何防范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N];上海證券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魏琳;酒品消費與投資:本與末的權衡[N];華夏酒報;2013年
7 曾祥龍;24小時交易與交易所的發(fā)展[N];期貨日報;2004年
8 記者 周自進;黃金評估交易崗位資格培訓納入上海市緊缺人才培訓工程[N];中國黃金報;2008年
9 陳海生;二手車交易變法 舊江湖市場維新[N];中國經營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個人單筆交易為20萬美元[N];雅安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雪艷;衡量國民經濟交易成本方法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2 鄧學龍;委托驅動市場知情交易與策略行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楊成福;賣權買權評價模式及履約價間動態(tài)平衡之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4 黃素心;中國證券市場內幕交易的實時監(jiān)控、行為甄別與最優(yōu)監(jiān)管[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5 顧永立;內幕交易規(guī)制對公司價值作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6 王偉;我國證券市場內幕交易:形成機制與經濟后果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鹿靜;證券市場內幕交易民事責任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2 王曉東;我國證券內幕交易法律規(guī)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3 劉雨霽;我國內幕交易民事賠償制度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
4 劉潔婷;1939-1955年英國的經濟管制與燃料黑市交易[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5 關放;證券市場內幕交易的民事賠償問題探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6 姚鳳嬌;證券錯誤交易撤銷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7 張琛;職務犯罪案件引入偵辯交易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8 蔣嘉娜;內幕交易行政處罰要素的實證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6年
9 卜凡;控股股東關聯(lián)交易的規(guī)則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10 賀國琪;蒙東礦業(yè)內幕交易審計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本文關鍵詞:強迫交易罪的司法認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29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43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