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中“公民個人信息”的司法認定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9-17 13:23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如今大數(shù)據(jù)的運用滲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的個人信息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其地位和作用也正在不斷凸顯。信息技術的普及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得公民的個人信息更容易被竊取。個人信息包含著社會價值和財產價值,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盯上,這些不法分子通過竊取和售賣個人信息等,從中獲得非法收益,因此,近年來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日益突出,公民個人信息發(fā)生泄漏或被非法買賣的情況也屢見不鮮,由此產生的一系列電信詐騙、敲詐勒索、套路貸等等下游犯罪頻發(fā),逐步形成了巨大規(guī)模的地下產業(yè)和利益鏈條,造成了十分嚴重的社會危害后果。加之2020年春節(jié)前后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發(fā)生引起了全民關注,除關注病毒的傳播以外,公民個人信息泄露事件頻繁發(fā)生也引發(fā)熱議,對公民個人信息進行保護刻不容緩;诖吮尘,為順應信息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并強化對公民合法權益的保護,我國加強了對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立法工作,盡管目前沒有對其單獨立法,但民法、行政法以及刑法中都有著相關規(guī)定。但與國外相比,我國對于個人信息的保護終究是起步較晚,且由于民法行政法等前置法規(guī)定不完善,再加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的情況...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公民個人信息”的司法認定現(xiàn)狀
(一)司法認定概況
(二)司法認定中的問題
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標準
(一)理論爭議觀點梳理
(二)理論爭議觀點評析
(三)“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標準
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
(一)間接識別類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
(二)行蹤軌跡信息的范圍
(三)財產狀況信息的范圍
(四)其他信息的范圍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中“公民個人信息”認定的相關問題初探[J]. 繆春華,殷思源. 上海公安學院學報. 2019(06)
[2]個人信息收集:告知同意原則適用的限制[J]. 張新寶. 比較法研究. 2019(06)
[3]互聯(lián)網帳號惡意注冊黑色產業(yè)的刑法思考[J]. 陳興良. 清華法學. 2019(06)
[4]民法編纂背景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保護法益:信息自決權——以刑民一體化及《民法總則》第111條為視角[J]. 劉艷紅. 浙江工商大學學報. 2019(06)
[5]論非法使用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入罪[J]. 劉仁文. 法學論壇. 2019(06)
[6]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法益:個人法益及新型權利之確證——以《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為視角之分析[J]. 劉艷紅.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9(05)
[7]刑法中個人信息“識別性”的取舍[J]. 晉濤.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9(05)
[8]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相關問題探析[J]. 徐州市人民檢察院課題組,鮑書華. 中國檢察官. 2019(16)
[9]法益自決權與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司法邊界[J]. 冀洋. 中國法學. 2019(04)
[10]淺談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J]. 孟曉. 中國檢察官. 2019(14)
本文編號:3679303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公民個人信息”的司法認定現(xiàn)狀
(一)司法認定概況
(二)司法認定中的問題
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標準
(一)理論爭議觀點梳理
(二)理論爭議觀點評析
(三)“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標準
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
(一)間接識別類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
(二)行蹤軌跡信息的范圍
(三)財產狀況信息的范圍
(四)其他信息的范圍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中“公民個人信息”認定的相關問題初探[J]. 繆春華,殷思源. 上海公安學院學報. 2019(06)
[2]個人信息收集:告知同意原則適用的限制[J]. 張新寶. 比較法研究. 2019(06)
[3]互聯(lián)網帳號惡意注冊黑色產業(yè)的刑法思考[J]. 陳興良. 清華法學. 2019(06)
[4]民法編纂背景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保護法益:信息自決權——以刑民一體化及《民法總則》第111條為視角[J]. 劉艷紅. 浙江工商大學學報. 2019(06)
[5]論非法使用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入罪[J]. 劉仁文. 法學論壇. 2019(06)
[6]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法益:個人法益及新型權利之確證——以《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為視角之分析[J]. 劉艷紅.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9(05)
[7]刑法中個人信息“識別性”的取舍[J]. 晉濤.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9(05)
[8]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相關問題探析[J]. 徐州市人民檢察院課題組,鮑書華. 中國檢察官. 2019(16)
[9]法益自決權與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司法邊界[J]. 冀洋. 中國法學. 2019(04)
[10]淺談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J]. 孟曉. 中國檢察官. 2019(14)
本文編號:36793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367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