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參與量刑程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1 16:14
國家治理模式經歷了由傳統(tǒng)的權威式單一管理到倡導官主導、民參與的協(xié)商治理模式的轉變。在司法領域的反應就是逐漸消解傳統(tǒng)權力秩序,增加法的回應性、自治性與合意性,構建民主、開放、多元化的權力秩序。被害人是刑事案件的當事人,他與案件結果有密切的利害關系。被害人在刑事程序中的參與有重要意義,任何人都無法取代。文中以程序正義理論、人性尊嚴、刑罰目的三大理論為切入點,描述了被害人參與刑事程序的價值及意義。雖然被害人參與量刑程序的意義重大,但尚不確定的量刑程序、被害人自身素質和傳統(tǒng)訴訟文化等因素影響著被害人參與的質量或效果。文章認為在被告人認罪的案件中可以簡化定罪程序的審理,而將主要訴訟資源、關注點放在量刑問題上。資源的合理配置具有提高訴訟效益的效果。在司法實踐中,輕微刑事案件占總案件比重不小,文中將其納入到速裁程序中,提高了訴訟效率,并節(jié)約了訴訟資源。在犯罪嫌疑人認罪的案件中,由于被告人已然認罪,庭審中對抗性較不認罪案件有較大區(qū)別,故此該文在被告人認罪的程序中引入量刑聽證程序。量刑聽證程序既促使人們重視量刑、提高量刑質量,還為其他社會力量的參與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在被告人不認罪的案件中,文中設計的是定...
【文章來源】:昆明理工大學云南省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研究問題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的價值與意義
四、國內研究現(xiàn)狀
五、寫作構思與結構
六、文章的創(chuàng)新
第一章 被害人參與量刑的理據
一、程序正義理論
(一)程序的工具價值
(二)程序的獨立價值
(三)被害人參與的程序價值理論
二、人性尊嚴理論
(一)人性尊嚴理論的發(fā)展
(二)人性尊嚴的內涵
(三)人性尊嚴與刑事司法制度
三、被害人參與的刑罰依據
(一)刑罰目的的歷史展開
(二)被害人參與刑事程序的刑罰依據
第二章 被害人參與量刑的現(xiàn)狀及成因
一、被害人參與量刑程序的現(xiàn)狀
(一)被害人參與量刑程序的立法現(xiàn)狀
(二)被害人參與量刑程序理論研究現(xiàn)狀
二、被害人參與量刑現(xiàn)狀成因分析
(一)制度方面的障礙
(二)傳統(tǒng)文化的制約
(三)被害人自身的局限
第四章 被害人參與量刑程序構造
一、被害人參與量刑的設計原則
(一)經濟原則
(二)衡平原則
二、被害人參與量刑方式
(一)被害人影響陳述
(二)量刑意見
(三)量刑辯論
三、被害人參與量刑的案件范圍
四、量刑程序構造設計
(一)輕微案件的速裁程序
(二)認罪類重刑之量刑審理
(三)被告人不認罪類重刑案件之量刑審理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現(xiàn)行法中關于人的尊嚴之規(guī)定的完善[J]. 胡玉鴻. 法商研究. 2017(01)
[2]論被害人量刑建議權的實現(xiàn)[J]. 韓軼. 法學評論. 2017(01)
[3]論被害人影響陳述制度[J]. 張吉喜. 法商研究. 2015(03)
[4]社會治理“過度刑法化”的法哲學批判[J]. 何榮功. 中外法學. 2015(02)
[5]論被害人量刑意見的提出:現(xiàn)狀與重構[J]. 雷連莉. 行政與法. 2014(10)
[6]人之尊嚴的理念與制度化[J]. 王暉. 中國法學. 2014(04)
[7]被害人參與量刑的動因與功能分析[J]. 雷連莉. 求索. 2014(07)
[8]論雙三角訴訟結構下被害人的量刑參與[J]. 雷連莉.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1)
[9]被害人參與量刑程序:現(xiàn)狀、困境與展望[J]. 馮衛(wèi)國,張向東.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3(04)
[10]人性尊嚴的四種論證方式[J]. 文學平.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2)
本文編號:3620580
【文章來源】:昆明理工大學云南省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研究問題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的價值與意義
四、國內研究現(xiàn)狀
五、寫作構思與結構
六、文章的創(chuàng)新
第一章 被害人參與量刑的理據
一、程序正義理論
(一)程序的工具價值
(二)程序的獨立價值
(三)被害人參與的程序價值理論
二、人性尊嚴理論
(一)人性尊嚴理論的發(fā)展
(二)人性尊嚴的內涵
(三)人性尊嚴與刑事司法制度
三、被害人參與的刑罰依據
(一)刑罰目的的歷史展開
(二)被害人參與刑事程序的刑罰依據
第二章 被害人參與量刑的現(xiàn)狀及成因
一、被害人參與量刑程序的現(xiàn)狀
(一)被害人參與量刑程序的立法現(xiàn)狀
(二)被害人參與量刑程序理論研究現(xiàn)狀
二、被害人參與量刑現(xiàn)狀成因分析
(一)制度方面的障礙
(二)傳統(tǒng)文化的制約
(三)被害人自身的局限
第四章 被害人參與量刑程序構造
一、被害人參與量刑的設計原則
(一)經濟原則
(二)衡平原則
二、被害人參與量刑方式
(一)被害人影響陳述
(二)量刑意見
(三)量刑辯論
三、被害人參與量刑的案件范圍
四、量刑程序構造設計
(一)輕微案件的速裁程序
(二)認罪類重刑之量刑審理
(三)被告人不認罪類重刑案件之量刑審理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現(xiàn)行法中關于人的尊嚴之規(guī)定的完善[J]. 胡玉鴻. 法商研究. 2017(01)
[2]論被害人量刑建議權的實現(xiàn)[J]. 韓軼. 法學評論. 2017(01)
[3]論被害人影響陳述制度[J]. 張吉喜. 法商研究. 2015(03)
[4]社會治理“過度刑法化”的法哲學批判[J]. 何榮功. 中外法學. 2015(02)
[5]論被害人量刑意見的提出:現(xiàn)狀與重構[J]. 雷連莉. 行政與法. 2014(10)
[6]人之尊嚴的理念與制度化[J]. 王暉. 中國法學. 2014(04)
[7]被害人參與量刑的動因與功能分析[J]. 雷連莉. 求索. 2014(07)
[8]論雙三角訴訟結構下被害人的量刑參與[J]. 雷連莉.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1)
[9]被害人參與量刑程序:現(xiàn)狀、困境與展望[J]. 馮衛(wèi)國,張向東.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3(04)
[10]人性尊嚴的四種論證方式[J]. 文學平.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2)
本文編號:36205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362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