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罰變動根據與趨勢的應然分析——基于刑罰輕緩化的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2-01-16 19:10
刑罰輕緩化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命題,人道主義、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以及重刑結構論無法作為證明其成立的根據。刑罰輕緩化理論蘊藏三大風險:把刑罰體系性缺陷不當化約為刑罰過重,不利于刑罰體系的整體完善;輕緩化居于理論高位,造成刑罰改革理論供給不足;輕緩化思維將刑罰改革核心放在刑罰量的控制上,導致刑罰改革出現方向性偏差。刑罰變動并非出于輕緩的目的,而是取決于國家對犯罪現象控制力的強弱、社會感刑力的大小以及社會基本秩序維持的需要。在此三種因素綜合作用下,從長遠來看,死刑廢除是大勢所趨,財產刑終將逐漸消亡,自由刑和新型自由刑將在刑罰結構中占據絕對主流位置;刑罰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刑罰執(zhí)行將呈現出時間靈活化、場所社會化、去隔離化、參與主體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
【文章來源】:社會科學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3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緣起
二、對刑罰輕緩化理論根據的檢討
(一)人道主義不是刑罰輕緩化的理論根據
(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不意味著刑罰整體上變得輕緩
(三)重刑結構論難以成為刑罰輕緩化的理由
三、刑罰輕緩化理論所蘊藏的風險
(一)掩蓋刑罰體系存在的其他問題
(二)造成刑罰改革理論供給不足
(三)導致刑罰改革方向出現偏差
四、刑罰變動的根據
(一)秩序維持的需求是刑罰變動的根本動力
(二)國家對犯罪現象的控制能力影響刑罰種類和執(zhí)行方式的選擇
(三)社會感刑力的強弱影響刑罰量的配置
五、刑罰變動的應然趨勢
(一)刑罰種類的變動趨勢
1.死刑逐漸被廢除。
2.自由刑更加發(fā)達。
3.以限制活動空間為代表的“新型資格刑”(65)將被重視。
4.財產刑將逐漸減少。
(二)刑罰量的變化趨勢
(三)刑罰實現方式的變化方向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死緩考驗期滿被終身監(jiān)禁的五大證偽[J]. 姜濤,李謙.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18(04)
[2]論中國輕罪制度建構的必要性[J]. 高勇,于逸生. 北方法學. 2017(03)
[3]變動中的刑罰結構——由《刑法修正案(九)》引發(fā)的思考[J]. 蘇永生. 法學論壇. 2015(05)
[4]短期自由刑執(zhí)行機制改革研究——以社區(qū)矯正制度的完善為視角[J]. 張德軍. 法學論壇. 2014(04)
[5]我國憲法人權保障立法的發(fā)展與刑罰制度的進步[J]. 皮勇,王剛. 法學雜志. 2013(03)
[6]論刑罰輕緩化的世界背景與中國實踐[J]. 趙秉志,金翼翔. 法律適用. 2012(06)
[7]中國刑罰改革的系統(tǒng)性思路與進路[J]. 鄭麗萍. 法學評論. 2010(06)
[8]論我國刑罰結構的缺陷及其完善——以刑罰輕緩化為視角的思考[J]. 盧建平,田興洪.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 2010(04)
[9]當代中國刑罰制度改革論綱[J]. 趙秉志. 中國法學. 2008(03)
[10]從“嚴打”到“寬嚴相濟”[J]. 賈宇. 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 2008(02)
博士論文
[1]論刑罰輕緩化[D]. 李震.山東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93260
【文章來源】:社會科學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3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緣起
二、對刑罰輕緩化理論根據的檢討
(一)人道主義不是刑罰輕緩化的理論根據
(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不意味著刑罰整體上變得輕緩
(三)重刑結構論難以成為刑罰輕緩化的理由
三、刑罰輕緩化理論所蘊藏的風險
(一)掩蓋刑罰體系存在的其他問題
(二)造成刑罰改革理論供給不足
(三)導致刑罰改革方向出現偏差
四、刑罰變動的根據
(一)秩序維持的需求是刑罰變動的根本動力
(二)國家對犯罪現象的控制能力影響刑罰種類和執(zhí)行方式的選擇
(三)社會感刑力的強弱影響刑罰量的配置
五、刑罰變動的應然趨勢
(一)刑罰種類的變動趨勢
1.死刑逐漸被廢除。
2.自由刑更加發(fā)達。
3.以限制活動空間為代表的“新型資格刑”(65)將被重視。
4.財產刑將逐漸減少。
(二)刑罰量的變化趨勢
(三)刑罰實現方式的變化方向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死緩考驗期滿被終身監(jiān)禁的五大證偽[J]. 姜濤,李謙.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18(04)
[2]論中國輕罪制度建構的必要性[J]. 高勇,于逸生. 北方法學. 2017(03)
[3]變動中的刑罰結構——由《刑法修正案(九)》引發(fā)的思考[J]. 蘇永生. 法學論壇. 2015(05)
[4]短期自由刑執(zhí)行機制改革研究——以社區(qū)矯正制度的完善為視角[J]. 張德軍. 法學論壇. 2014(04)
[5]我國憲法人權保障立法的發(fā)展與刑罰制度的進步[J]. 皮勇,王剛. 法學雜志. 2013(03)
[6]論刑罰輕緩化的世界背景與中國實踐[J]. 趙秉志,金翼翔. 法律適用. 2012(06)
[7]中國刑罰改革的系統(tǒng)性思路與進路[J]. 鄭麗萍. 法學評論. 2010(06)
[8]論我國刑罰結構的缺陷及其完善——以刑罰輕緩化為視角的思考[J]. 盧建平,田興洪.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 2010(04)
[9]當代中國刑罰制度改革論綱[J]. 趙秉志. 中國法學. 2008(03)
[10]從“嚴打”到“寬嚴相濟”[J]. 賈宇. 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 2008(02)
博士論文
[1]論刑罰輕緩化[D]. 李震.山東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932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359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