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277條第5款的暴力襲警的司法適用
發(fā)布時間:2021-10-12 17:44
《刑法修正案(九)》對刑法第277條規(guī)定重新修訂,增加了一項新的條款——第5款“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此項規(guī)定被認為是妨害公務罪法定的從重情節(jié)范圍,而非妨害公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要素!氨┝σu警”不限于暴力襲擊人民警察的身體,應為廣義的暴力,在體系地位上和具體內容上與本條第1款相同。依法執(zhí)行職務必須是人民警察具有執(zhí)行公務行為的抽象職務權限,其公務活動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公民的合法權益,且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重要條件、方式和程序。正在執(zhí)行該公務的范圍應包括從開始執(zhí)行一直到執(zhí)行結束這一公務范圍內的所有職務行為。具有連續(xù)性或者一體性的執(zhí)行職務的情況必須進行整體的考察。妨害公務罪屬于抽象危險犯,其成立不以實際產生阻礙公務活動的正常執(zhí)行的效果為要件。如果行為人對正在執(zhí)行職務的人民警察實施的暴力襲警行為同時構成了多種犯罪,在認定過程中應按照想象競合原則,以妨害公務罪與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從一重論處。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暴力襲擊協(xié)助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警輔人員的行為,也應當適用本款從重處罰。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3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立法原理
1.1 該款的立法由來
1.2 該款的法律屬性
1.3 該款從重處罰的依據(jù)
2 該款暴力襲警行為的規(guī)范含義
2.1 暴力的含義
2.2 依法的含義
2.3 正在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含義
3 該款的司法適用
3.1 該款的既遂問題
3.2 暴力襲警行為的罪數(shù)問題與定罪量刑
3.3 暴力襲擊輔警能否適用本款規(guī)定從重處罰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暴力襲警行為的體系地位、規(guī)范含義及司法適用[J]. 楊金彪. 北方法學. 2018(02)
[2]法律擬制,抑或注意規(guī)定——“暴力襲警”條款之法律屬性辨析[J]. 葛立剛. 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7(04)
[3]刑事立法應力戒情緒——以《刑法修正案(九)》為視角[J]. 劉憲權. 法學評論. 2016(01)
[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2015年8月24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上[J]. 喬曉陽.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 2015(05)
[5]“襲警”類妨害公務案件分析——結合北京市S區(qū)近五年司法實踐[J]. 楊振強. 法制與社會. 2014(33)
[6]論襲警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J]. 溫登平. 四川警察學院學報. 2012(04)
[7]論妨害公務罪中“暴力、威脅方法”的強度[J]. 袁亞. 科技信息. 2009(18)
[8]論增設襲警罪的隱患[J]. 左堅衛(wèi),李益明. 法學雜志. 2008(06)
[9]論襲警罪的信條學基礎[J]. 王世洲,欒莉.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07(04)
[10]妨害公務罪若干疑難問題[J]. 陳娟,孫軍,俞煒. 中國檢察官. 2006(06)
碩士論文
[1]妨害公務罪若干問題探析[D]. 楊潔.中國政法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433027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3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立法原理
1.1 該款的立法由來
1.2 該款的法律屬性
1.3 該款從重處罰的依據(jù)
2 該款暴力襲警行為的規(guī)范含義
2.1 暴力的含義
2.2 依法的含義
2.3 正在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含義
3 該款的司法適用
3.1 該款的既遂問題
3.2 暴力襲警行為的罪數(shù)問題與定罪量刑
3.3 暴力襲擊輔警能否適用本款規(guī)定從重處罰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暴力襲警行為的體系地位、規(guī)范含義及司法適用[J]. 楊金彪. 北方法學. 2018(02)
[2]法律擬制,抑或注意規(guī)定——“暴力襲警”條款之法律屬性辨析[J]. 葛立剛. 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7(04)
[3]刑事立法應力戒情緒——以《刑法修正案(九)》為視角[J]. 劉憲權. 法學評論. 2016(01)
[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2015年8月24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上[J]. 喬曉陽.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 2015(05)
[5]“襲警”類妨害公務案件分析——結合北京市S區(qū)近五年司法實踐[J]. 楊振強. 法制與社會. 2014(33)
[6]論襲警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J]. 溫登平. 四川警察學院學報. 2012(04)
[7]論妨害公務罪中“暴力、威脅方法”的強度[J]. 袁亞. 科技信息. 2009(18)
[8]論增設襲警罪的隱患[J]. 左堅衛(wèi),李益明. 法學雜志. 2008(06)
[9]論襲警罪的信條學基礎[J]. 王世洲,欒莉.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07(04)
[10]妨害公務罪若干疑難問題[J]. 陳娟,孫軍,俞煒. 中國檢察官. 2006(06)
碩士論文
[1]妨害公務罪若干問題探析[D]. 楊潔.中國政法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43302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343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