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因果關系介入因素探析——以顧某涉嫌交通肇事罪一案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0-12-20 21:12
刑法的司法實踐中,簡單的因果關系可以運用條件說進行判斷,但現實的案件大多復雜,可能會出現不同的介入因素,需要依據相當因果關系說進行判斷,結合具體案情,首先判斷介入因素的影響力,然后判斷結果的異常性,準確對介入因素進行定性分析,才能合理判斷因果關系,文章結合顧某涉嫌交通肇事罪一案就此進行了說明。
【文章來源】:嘉興學院學報. 2019年05期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案例基本情況分析
(一) 案情簡介
(二) 對案情的不同觀點
1.被告人顧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
2.被告人顧某應對被害人張某的死亡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3.被告人顧某的行為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二、刑法因果關系認定的理論基礎
(一) 條件說
(二) 相當因果關系說
三、顧某涉嫌交通肇事罪中因果關系判斷的具體分析
(一) 該案的關鍵問題
(二) 具體的案件情節(jié)分析
(三) 不形成刑法理論上的直接因果關系
四、對交通肇事因果關系判斷的啟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關系的判定[J]. 謝治東,連斌. 中國檢察官. 2014(08)
[2]相當因果關系理論的展開[J]. 葉金強. 中國法學. 2008(01)
[3]交通肇事的刑事責任認定[J]. 張明楷. 人民檢察. 2008(02)
[4]論刑法因果關系的幾個問題[J]. 孫靜. 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2)
碩士論文
[1]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關系問題研究[D]. 劉曄.遼寧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28562
【文章來源】:嘉興學院學報. 2019年05期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案例基本情況分析
(一) 案情簡介
(二) 對案情的不同觀點
1.被告人顧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
2.被告人顧某應對被害人張某的死亡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3.被告人顧某的行為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二、刑法因果關系認定的理論基礎
(一) 條件說
(二) 相當因果關系說
三、顧某涉嫌交通肇事罪中因果關系判斷的具體分析
(一) 該案的關鍵問題
(二) 具體的案件情節(jié)分析
(三) 不形成刑法理論上的直接因果關系
四、對交通肇事因果關系判斷的啟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關系的判定[J]. 謝治東,連斌. 中國檢察官. 2014(08)
[2]相當因果關系理論的展開[J]. 葉金強. 中國法學. 2008(01)
[3]交通肇事的刑事責任認定[J]. 張明楷. 人民檢察. 2008(02)
[4]論刑法因果關系的幾個問題[J]. 孫靜. 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2)
碩士論文
[1]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關系問題研究[D]. 劉曄.遼寧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285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92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