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猛進以及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使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需要的信息,使我們獲取知識的渠道變得多樣化,使我們的娛樂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而網絡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也相應地帶來負面影響。近年來,網絡犯罪率高升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網絡技術不僅為正當合法的行為提供了便利,也為一部分犯罪行為提供捷徑,利用網絡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也屢見不鮮。面對這樣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出現的網絡著作權侵權案件,刑法的保護力度顯然是不夠的。雖然法律不管瑣細之事,但在利用網絡侵犯著作權如此多發(fā)的今天,網絡著作權犯罪已成為不能再疏于監(jiān)管的問題,不管是著作權法還是刑法都應對著作權保護做更為詳盡的規(guī)定。本文以深度鏈接違法設鏈行為的入罪化問題為研究對象,旨在界定違法的設鏈行為的性質以及在深度鏈接技術如此頻繁運用的今天,刑法應當如何將違法的設鏈行為納入規(guī)制范圍從而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本文共分為五個章節(jié)。第一章主要說明深度鏈接的含義、性質、分類、特征以及違法設鏈行為的立法現狀等基本問題。通過本章的論述,筆者闡述了深度鏈接是一種網絡技術,是鏈接技術的一種。通過深度鏈接可以將豐富的網絡資源匯聚至同一個頁面,并且深度鏈接技術與普通鏈接技術的不同之處在于,點擊該鏈接時,網頁不會出現跳轉信息,用戶在使用該鏈接時,不會感覺到網頁地址的變化。相較于普通鏈接,深度鏈接的使用,其隱秘性更強,它可以繞開被鏈網站的主頁直接鏈接至其子頁中的任一頁面,可以將任何頁面上的信息整合至同一個頁面。換言之,它可以將所有的侵權作品整合至同一個頁面,這會對著作權的保護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第二章從深度鏈接侵權的案例入手,闡述了實踐中,設鏈行為的侵權性質存在直接侵權與間接侵權的差異,并提出設鏈行為應當是一種間接侵權行為,本質上屬于直接侵權的幫助行為。在是否構成侵權的判斷上,應采用過錯責任原則加以認定。在網絡時代,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給著作權保護帶來挑戰(zhàn)。通過對比傳統(tǒng)侵犯著作權的手段與網絡技術手段的差異,以說明網絡技術被用于侵權甚至犯罪行為時,會對權利人造成傳統(tǒng)方式所不能比擬的損害。行為人在利益驅使下,通過網絡技術手段實施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其社會危害性也是傳統(tǒng)方式所無法企及的。因此,不論是從行為人的主觀惡性還是其行為的客觀危害性來看,違法的設鏈行為都應當納入刑法的規(guī)制范圍。第三章主要論述設鏈行為單獨入罪的障礙。通過對信息網絡傳播行為的性質分析,可知信息網絡傳播行為并不是一般廣義上的傳播行為,而是需符合信息網絡傳播權中規(guī)定的提供行為,然而設鏈行為不是提供行為,而是對作品的后續(xù)傳播行為,因此設鏈行為不能單獨構成侵犯著作權罪。第四章論述了違法設鏈行為正犯化的主客觀條件。即當行為人明知被鏈作品為侵權作品并實施設鏈行為予以廣泛傳播,并達到情節(jié)嚴重的程度時可以構成單獨犯罪。深度鏈接的設鏈行為本是一種中立的技術行為,但在如今的網絡環(huán)境下常被被違法地用于傳播侵權作品當中。違法的設鏈行為本身不構成對作品的直接侵權,而是侵權行為的幫助行為!缎谭ㄐ拚(九)》出臺后,將一些網絡犯罪的幫助行為認定為獨立的犯罪,違法的設鏈行為也可以通過這一路徑入罪。第五章從犯罪共同說與行為共同說的理論差異入手,對比闡述了犯罪共同說的理論局限以及行為共同說的理論優(yōu)勢。表明筆者提倡行為共同說的態(tài)度,以及在行為共同說的理論觀點下,設鏈行為可以作為侵犯著作權罪的共犯入罪。深度鏈接是一種很常見的網絡鏈接技術,其技術發(fā)展會對未來的網絡環(huán)境,著作權的保護帶來巨大挑戰(zhàn)。筆者通過閱讀文獻資料、對比中外刑法理論的差異以及分析案例的方式闡述自己的一些見解,以期法律能夠明確對違法設鏈行為的定性。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4.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萍;;淺析深度鏈接的侵權界定[J];網絡財富;2008年06期
2 孫潤波;;深度鏈接的法律責任[J];經營與管理;2013年05期
3 詹啟智;;圖書館網頁深度鏈接案引發(fā)的爭議與侵權防范[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4 林清紅;周舟;;深度鏈接行為入罪應保持克制[J];法學;2013年09期
5 周漢華;;泥濘中的《政府采購法》之深度鏈接法律失范的原因[J];中國信息界;2003年02期
6 付國華;雷艷珍;;深度鏈接提供者版權侵權認定[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7 黃曉勇;;深度鏈接的版權問題及應對策略[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9年02期
8 許旭濤;;網絡深度鏈接之侵權界定[J];人民司法;2010年20期
9 鄭韶羽;;淺談深度鏈接的侵權行為[J];青年與社會;2013年10期
10 王冠;;深度鏈接行為入罪化問題的最終解決[J];法學;2013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斯偉江;;關于鏈接的法律問題[A];中華全國律協(xié)知識產權專業(yè)委員會知識產權論壇暨2001年年會集[C];2001年
2 斯偉江;;鏈接的相關的三個法律問題[A];入世后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實務研討會暨全國律協(xié)知識產權專業(yè)委員會2002年年會論文匯編[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野霏邋趙紅仕;深度鏈接類侵權糾紛的對策[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7年
2 張楷 ;搜索引擎深度鏈接的侵權分析[N];江蘇法制報;2012年
3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學院 劉曉春;從“今日頭條”糾紛看深度鏈接的“不厚道”[N];中國貿易報;2014年
4 本報記者 姜旭;如何破解深度鏈接著作權保護難題?[N];中國知識產權報;2014年
5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 黃從珍 吳廣強;網絡服務商深度鏈接行為的司法判定[N];中國知識產權報;2013年
6 凌宗亮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深度鏈接侵權影視作品是否構成侵犯著作權罪[N];人民法院報;2014年
7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凌宗亮;深度鏈接行為或可構成侵犯著作權罪[N];中國知識產權報;2014年
8 ;深度鏈接侵犯版權人的信息網絡傳播權[N];人民法院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浦敏琦 江錫民;無錫“深度鏈接”香港[N];新華日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魏芳;剎住網絡視頻盜播盜鏈歪風[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范曉倩;深度鏈接行為的著作權法規(guī)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王宇斐;深度鏈接的刑事評價和刑法應對[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3 張力;新聞聚合搜索平臺的著作權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6年
4 李盼飛;論深度鏈接行為的刑法適用[D];海南大學;2016年
5 張陽;深度鏈接違法行為的入罪化探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6年
6 姚悅;深度鏈接行為的刑法定性[D];華東政法大學;2016年
7 王志豪;深度鏈接行為的法律定性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6年
8 賈潤川;作品網絡鏈接的合法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5年
9 錢識琛;深度鏈接引發(fā)的著作權侵權行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
27284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728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