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間接正犯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2 09:10

  本文關鍵詞:間接正犯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間接正犯是指利用他人實施犯罪的情形,與一般正犯利用的物質工具不同,其利用對象是人,而這一點與共同犯罪理論中的教唆犯有類似,為解決這樣一種特殊的犯罪形態(tài)的刑事責任問題產生了間接正犯理論。理論來源于實踐,其最終目的是指導實踐,間接正犯理論亦如此。然而,由于間接正犯行為結構的特殊性及相關理論的復雜性,迄今學者們對間接正犯問題仍是眾說紛紜,分歧很大。因此,為深化理論研究,更好地服務于司法實踐,對這樣一個重要理論進行深入探討很有必要。基于此,本文選取了間接正犯理論中爭議較大的幾個問題進行了梳理分析,希望能為司法實踐中有關問題的解決提供參考。本文除了引言、結語之外總共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為間接正犯的理論基礎,介紹間接正犯理論之爭及間接正犯的性質。間接正犯理論之爭涉及到間接正犯存廢問題,分為間接正犯肯定說和間接正犯否定說兩部分,其中分別對限制的正犯理論、擴張的正犯理論、共犯從屬性說及共犯獨立性說與間接正犯的關系進行了梳理,然后在對上述理論綜合分析的基礎上肯定了間接正犯的存在價值,并進一步討論間接正犯的性質。間接正犯的性質是指間接正犯的法律性質,即間接正犯究竟屬于正犯還是共犯的問題,這一小節(jié)首先對間接正犯的性質進行了整體分析,然后肯定了間接正犯的正犯性,接著圍繞間接正犯的正犯性逐步展開,主要介紹評論了工具理論、因果關系說、規(guī)范的障礙說、實行行為說、行為支配說等學說,,最后在對各種學說評析的基礎上提出筆者認為的間接正犯的正犯性依據(jù)。 第二部分為間接正犯的類型,本部分以間接正犯的正犯性為前提,首先對大陸法系國家和我國學者關于間接正犯的分類進行總體介紹,然后選取了其中爭議大且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類型做了詳細分析,具體包括利用無責任能力者、利用他人的過失行為、利用有故意的工具、利用有不同犯罪故意者的行為、利用合法行為者的行為、利用被害者自身的行為六大類,并對其中比較復雜的情形又作了進一步的細化和闡釋。 第三部分為間接正犯的限界認定。間接正犯既具有正犯的特征又具有共犯的特點,而前文已將其劃為正犯范疇,因此無論理論上還是實踐中準確劃分間接正犯的邊界又理清它與共犯的界限十分必要。本部分首先討論了是否存在不能以間接正犯形式實施犯罪的情形,具體內容為間接正犯與自手犯、身份犯的關系;其次分析了間接正犯與教唆犯之間界限,同時也對間接正犯的著手認定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間接正犯 正犯性 類型 限界 認定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914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一、間接正犯的理論基礎10-22
  • (一)間接正犯的理論之爭10-15
  • (二)間接正犯的性質15-22
  • 二、間接正犯的類型分析22-34
  • (一)間接正犯類型概說22-23
  • (二)間接正犯類型分析23-34
  • 三、間接正犯的限界認定34-40
  • (一)間接正犯的成立限界34-37
  • (二)間接正犯的認定37-40
  • 結語40-41
  • 參考文獻41-43
  • 作者簡介及科研成果43-44
  • 后記4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閻二鵬;;論間接正犯概念的消解[J];法學論壇;2011年04期

2 克勞斯·羅克辛;勞東燕;王鋼;;德國刑法中的共犯理論[J];刑事法評論;2010年02期

3 江溯;;犯罪參與的二重性[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1年06期

4 馬忠偉;;片面共犯[J];法制與社會;2011年19期

5 王俊;;因果關系認識錯誤研究[J];刑事法評論;2010年02期

6 敦寧;范秀娜;;買安眠藥幫助他人自殺的行為如何定性[J];中國檢察官;2011年10期

7 西田典之;文周微;;論共犯中止——共犯脫離與共犯中止[J];刑事法評論;2010年02期

8 李永升;;間接故意的共同犯罪探究[J];法治研究;2011年07期

9 張少林;吳波;賈楠;;共同犯罪的中止形態(tài)[J];人民檢察;2011年05期

10 連君;;難抵“母子深情”,少年以身試法[J];人生十六七;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鳳梅;;教唆性群體事件的刑法規(guī)制障礙及對策研究[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2 時芳運;;論純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問題[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3 趙鵬宇;;淺析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3輯)[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峰;強迫他人犯罪的行為如何定性[N];檢察日報;2005年

2 沈海平;強迫他人犯罪不等于間接正犯[N];檢察日報;2005年

3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 全國檢察業(yè)務專家 熊紅文;造意應為首[N];檢察日報;2011年

4 尚立元 卜海濱;信口開玩笑 成了教唆犯[N];河北日報;2001年

5 武漢大學法學院 冉妮莉;對教唆犯處罰根據(jù)的理論解讀[N];人民法院報;2010年

6 黎宏;本案構成強奸罪的間接正犯[N];檢察日報;2005年

7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 李春剛;犯罪對象不確定的概然性教唆犯的認定與處罰[N];人民法院報;2010年

8 賈劍敏 王愛賢;對教唆犯犯罪中止的認定[N];人民法院報;2001年

9 北京市海淀區(qū)檢察院 羅猛;利用他人挪用公款的定性分析[N];檢察日報;2007年

10 李曉韞 劉洋;暴力討“債”的行為定性[N];江蘇法制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許青松;間接正犯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閻二鵬;身份犯之共犯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3 劉瑞瑞;不作為共犯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4 李成;共同犯罪與身份關系比較研究[D];武漢大學;2006年

5 王光明;共同實行犯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任海濤;承繼共犯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7 韓玲;共同犯罪的罪過形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王明輝;復行為犯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9 吳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態(tài)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赤冢紀子;中日間接正犯理論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婷婷;間接正犯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3 金磊;間接正犯若干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4 王茹;間接正犯若干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5 游濠;間接正犯問題初探[D];湖南大學;2010年

6 佟宇帆;間接正犯立法問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7 高哲琳;間接正犯的探析[D];河南大學;2011年

8 劉大強;間接正犯基本理論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9 馬馭;間接正犯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10 朱永超;間接正犯犯罪形態(tài)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間接正犯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124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6124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c1f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