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論刑法中的持有行為

發(fā)布時間:2019-07-18 07:01
【摘要】:持有問題是持有型犯罪研究的基礎問題也是核心問題,持有性質(zhì)的確定與持有形態(tài)的歸屬既是對行為基礎理論的應用,也是對行為形式分類標準的解讀。隨著持有型犯罪在英美法系國家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高,在發(fā)展持有理論的同時,持有型犯罪減輕司法機關證明責任的論調(diào)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批判,對于持有問題的研究不僅是對行為理論的梳理,更是對司法實踐工作的總結和反思!盁o行為即無犯罪”“行為是犯罪的基石”一直以來都是刑法理論中顛撲不破的“真理”,遵循這個“真理”的指導,一些學者認為持有既然能夠被立法者納入到刑法理論中,其行為性本應不容置疑,然而“應然并不等于實然”,持有是否具有行為性,持有應否屬于行為范疇中的一種形態(tài),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需要我們從行為的概念和內(nèi)涵中演繹分析出持有的行為性,也需要通過對持有本質(zhì)的分析論證行為理論的合理性。為了更好的研究和分析持有的行為性和行為形態(tài)歸屬等問題,本文重點從持有的概念界定、持有的行為性與持有的作為性等三個部分對持有的理論及應用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論證。首先本文研究分析了生活中、文義、刑法中以及學理中的持有所包含的基本內(nèi)容,明確持有的本質(zhì)是人對物事實上的支配和控制,同時從持有的形式、持有的主觀意思、指向?qū)ο蟮葌让孢M行分析,總結得出刑法中持有的概念即持有是行為人基于占有支配意思對法定違禁物進行的事實上的占有、支配行為。其次,本文從行為的本質(zhì)屬性及刑法中行為的概念中論證持有的行為性。具體通過對當前學者對持有性質(zhì)歸屬的爭議即行為否定說和行為肯定說的基本觀點的梳理,對兩種不同觀點的論證依據(jù)進行綜合把握,同時從傳統(tǒng)行為理論中推理得出刑法中行為的本質(zhì)和主要特征,并以此為依據(jù)從持有的事實因素、本質(zhì)特征、事實與規(guī)范的統(tǒng)一三個方面對持有本質(zhì)是對法益的侵害和持有與行為特征的統(tǒng)一性等內(nèi)容進行充分的解釋和論證,從而反駁行為否定說的依據(jù)并論證持有行為性的觀點。最后,本文為了進一步明確持有行為形態(tài)的歸屬問題,從當前的主流學說作為說、不作為說、第三行為說等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了解持有形態(tài)歸屬的研究狀況,從傳統(tǒng)行為形態(tài)歸屬標準身體動靜說、社會意義說、法規(guī)范說、因果關系說、綜合說等基本學說中研究作為與不作為分類的標準,并通過分析這些學說所存在的缺陷,吸收學說中的有益成分豐富和完善綜合說的內(nèi)容,從作為與不作為的事實結構、犯罪規(guī)范結構、法益侵害方式等三方面分析,并提出根據(jù)“裸”行為→刑法規(guī)范評價→法益評價的分類處理方法,對綜合說的論證過程進行梳理,更加全面的把握作為與不作為的差異,以駁斥不作為說、第三行為說的觀點并論證持有的作為性,得出自己的結論。通過對持有基本內(nèi)容的綜合分析和對行為基礎理論的分析應用,本文對持有的概念、內(nèi)容、性質(zhì)、形態(tài)歸屬等問題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這也為持有這一立法技術在刑法中的運用提供了可參考的依據(jù),避免持有型犯罪的泛濫。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D924.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簡基松;;論生態(tài)法益在刑法法益中的獨立地位[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6年05期

2 熊琦;;論法益之“益”[J];刑法論叢;2008年03期

3 李巖;;民事法益與權利、利益的轉化關系[J];社科縱橫;2008年03期

4 董興佩;;法益:法律的中心問題[J];北方法學;2008年03期

5 李巖;;民事法益的界定[J];當代法學;2008年03期

6 劉芝祥;;法益概念辨識[J];政法論壇;2008年04期

7 孟罡;;淺析權利與法益[J];法制與社會;2008年26期

8 舒洪水;張晶;;近現(xiàn)代法益理論的發(fā)展及其功能化解讀[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0年09期

9 王拓;;法益理論的危機與出路[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黨莉;;法益概念及特征問題研究[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許建兵;薛忠勛;;論“民事法益”的司法救濟及其限度——基于法益、權利的二元關系維度[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C];2011年

2 焦艷鵬;戚道孟;;論核心生態(tài)法益及其刑事保護[A];生態(tài)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防范法治建設——2011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三冊)[C];2011年

3 王亞楠;;受賄行為侵害法益之新探[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3輯)[C];2010年

4 魏永征;;法律和道德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A];法治與德治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5 蔣蘭香;周訓芳;;從傳統(tǒng)法益到生態(tài)法益——20世紀各國環(huán)境刑法法益保護觀的變遷[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外國刑事法律的理論與實踐[C];2005年

6 盧晶;;從員工行為規(guī)范探索基層和諧建設途徑[A];浙江煙草(2013年第2期總第127期)[C];2013年

7 黃捷;;四位一體 相互依存——-論工藝意識與人的素質(zhì)、職業(yè)道德乖行為規(guī)范之關系[A];首屆生產(chǎn)技術組織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生 邵棟豪;走進社會法益保護的新時代[N];檢察日報;2011年

2 張繼青;權利邊緣上的“法益”也需保護[N];中國改革報;2006年

3 周軍邋胡渝;共同犯罪定性應引入“法益衡量”理念[N];檢察日報;2007年

4 劉繼峰;反壟斷法的法益結構[N];國際商報;2010年

5 遼寧大學法學院 李巖;法益:權利之外的新視域[N];光明日報;2008年

6 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檢察院 徐清;駕車“碰瓷”:侵犯法益有差異[N];檢察日報;2009年

7 田甘霖;濫伐林木罪的法益分析[N];中國綠色時報;2004年

8 西南政法大學 邵棟豪;侵犯社會法益犯罪的修法方向[N];社會科學報;2012年

9 河南省確山縣人民檢察院 蘇建召;財產(chǎn)罪法益范圍應作寬泛理解[N];檢察日報;2010年

10 劉海紅;連續(xù)傷害多人構成同種數(shù)罪[N];檢察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申純;刑法保護機能的擴張與限制[D];武漢大學;2014年

2 李巖;民事法益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董愛麗;語言行為規(guī)范的理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4 宋湘琦;守法激勵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楊;刑法中居間介紹行為的定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7年

2 劉翔;法益淺論[D];山東大學;2007年

3 覃斌武;法益范疇的法理學改造[D];湘潭大學;2007年

4 劉韓;侵權法上的法益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5 楊世平;刑法中被害人危險接受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6 黃勁;預備犯處罰的立法完善研究[D];安徽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7 楊新鵬;論未成年人性權利的刑法保護[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5年

8 楊海燕;暴力追債行為的刑法應對[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9 劉麗;介紹賣淫罪的疑難問題探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6年

10 鄭蔚;生態(tài)法益的刑法保護[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51571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51571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bfe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