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行為對被避險人的法律效果——以緊急避險的正當(dāng)化根據(jù)為中心
[Abstract]:The article 21 of the Criminal Code includes the acts of avoiding risks which are justified and urgent (paragraph 1), those that are exempted from punishment (paragraph 2) and those which are mitigated (paragraph 2). If the defendant has to avoid risk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obvious superior public interests, personal rights or greater property interests, then, the safe haven behavior is within the necessary limits, can be expected to be hedged to tolerate the corresponding risk-averse behavior. The act of avoiding risks within the limits of necessity is justified. The justification of emergency risk avoidance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he utilitarian balance of legal interests, but should introduce the perspective of equity and then adopt the restricted social theory of joint and several. The limited social joint and error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hedged person to bear the duty to avoid the risk, and then not to carry out defense or to pass on the danger. If the benefit protected by a safe haven is not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injured interest, or if it will have the same effect as the violent crime set out in article 20, paragraph 3, of the Criminal Code, it is difficult to expect the person to tolerate the corresponding safe haven, Resistance can be taken at this time.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xué)法學(xué)院;
【基金】:教育部留學(xué)回國人員科研啟動項目“刑法中抽象危險的法理研究”(SEA201500008)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4.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晁大信;要樹立緊急避險意識[J];工會博覽;2001年23期
2 楊繼紅;緊急避險措施不當(dāng) 李某應(yīng)負(fù)事故責(zé)任[J];道路交通管理;2002年10期
3 陳少勇;李某的行為 屬于緊急避險[J];道路交通管理;2002年10期
4 李保國;危險路段設(shè)置緊急避險預(yù)道的相關(guān)問題[J];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02年06期
5 李明誠;;緊急避險致人傷 誰釀險情誰賠償[J];中國農(nóng)機監(jiān)理;2003年07期
6 陳少勇;緊急避險造成損害誰承擔(dān)責(zé)任?[J];道路交通管理;2004年01期
7 任文閣;再議緊急避險[J];海峽科技與產(chǎn)業(yè);2004年05期
8 丁書琴,陳規(guī)劃;緊急避險在器官移植中的適用問題[J];中國衛(wèi)生法制;2005年03期
9 ;緊急避險需要承擔(dān)法律責(zé)任嗎[J];當(dāng)代貴州;2005年21期
10 朱宇;;一起緊急避險案[J];河南公安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6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鄧新剛;殷現(xiàn)民;宋建龍;;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tǒng)設(shè)計的技術(shù)研究[A];煤礦綜合自動化與機電技術(shù)[C];2012年
2 郭兆剛;;論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tǒng)建設(shè)的必要性[A];第23屆全國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學(xué)術(shù)會議暨第5屆中國煤礦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3年
3 陳洲;馮德清;趙向東;;徐莊煤礦緊急避險系統(tǒng)的技術(shù)探討[A];煤礦機電一體化新技術(shù)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2012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李長錄;秦亮;何明剛;毛輝;;礦用緊急避險用大容量備用電源的研究與應(yīng)用[A];第24屆全國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學(xué)術(shù)會議暨第6屆中國煤礦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4年
5 黃海鵬;;司家營鐵礦南區(qū)緊急避險系統(tǒng)設(shè)計[A];第二十屆“冀魯川遼晉瓊粵”七省礦業(yè)學(xué)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黃明健 丘勛銳;把學(xué)校建成公眾緊急避險場所[N];人民公安報;2009年
2 蔡萬源 福建總隊;科學(xué)指導(dǎo)緊急避險[N];人民武警;2009年
3 蔡祥;緊急避險致人傷 誰釀險情誰賠償[N];檢察日報;2000年
4 陳剛;江蘇省所有礦井3年內(nèi)要建成三級緊急避險系統(tǒng)[N];中國社會報;2010年
5 聶欣 宋曉華;我省要求3年之內(nèi) 所有礦井建成緊急避險系統(tǒng)[N];新華日報;2010年
6 劉建國;“一辭了之”不是“緊急避險”[N];人民法院報;2013年
7 海濱;緊急避險造成損失要賠償嗎?[N];廣西政法報;2001年
8 何明軒 吳 洲;緊急避險釀成車禍 責(zé)任如何劃分[N];河南日報;2004年
9 譚林;紫云采取緊急避險措施確保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N];貴州日報;2007年
10 小杰邋月華;能本文化:緊急避險違章不受罰[N];工人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林如惠;民事緊急避險制度探究[D];廈門大學(xué);2008年
2 魏純杰;緊急避險比較研究[D];貴州大學(xué);2009年
3 馬云彩;緊急避險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xué);2012年
4 李辰君;我國刑法緊急避險限度要件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xué);2015年
5 劉大鵬;高可靠性煤礦緊急避險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研究[D];齊魯工業(yè)大學(xué);2015年
6 樊鴿佳;論刑法中的被脅迫行為[D];河南大學(xué);2015年
7 姜羽輝;緊急避險缺乏損害均衡要件時的新思路[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6年
8 張帆;論刑法中的被脅迫行為[D];蘇州大學(xué);2016年
9 王新堯;論緊急避險中的生命權(quán)問題[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6年
10 葉琪瑋;被脅迫行為中緊急避險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6年
,本文編號:21778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177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