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的刑法治理——從核查“惡意做空”證券市場行為談起
本文選題:證券做空機制 + 惡意做空 ; 參考:《南方金融》2015年10期
【摘要】:國家職能部門核查"惡意做空"證券市場的行為,顯示了我國政府維護金融市場秩序的堅定決心。在此過程中,對"惡意做空"行為如何界定、如何定罪,其與一般違法行為如何區(qū)分,這些都是依照刑法治理股市需要厘清的問題。刑法是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證券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進行刑法治理,要充分考慮股票市場正處于發(fā)展與完善階段的客觀實際,堅守法治底線,貫徹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則,克服刑法"過度干預"和"無為沉默"兩種傾向,區(qū)分股市自然調(diào)整和"惡意做空"行為的界限,明確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提升刑法治理水平,推動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Abstract]:The State Department to check malicious short securities market, showed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determination to uphold the financial market order. In this process, the malicious short behavior and how to define how the conviction, how to distinguish from unlawful acts, these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riminal law governance of the stock market needs to clarify the issue of criminal law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ist legal system. The securities market especially the stock market through the criminal law governance, to fully consider the stock market is i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stage, strict adherence to the rule of the bottom line, to carry out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tatutory crime, criminal law to overcome "excessive intervention" and "maintainsilence" two kinds of tendencie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ock market the adjustment and malicious short behavior, clear crime and non crime, this crime and other crime, improve the criminal law governance,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4.3;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陳建旭;;日本證券法之操縱市場罪及其借鑒價值[J];北方法學;2008年02期
2 張晨穎;股市中操縱市場行為及防范的法律對策[J];法學;2000年05期
3 劉憲權(quán);證券、期貨犯罪的刑事立法及其完善[J];法學;2004年05期
4 趙芳;;論我國金融刑事立法體系的完善[J];南方金融;2006年11期
5 魏東;;實質(zhì)主義刑法觀簡論[J];人民檢察;2010年21期
6 李雪松;;試論證券市場操縱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7 唐洪敏;歐盟對市場操縱的監(jiān)管及啟示[J];證券市場導報;2004年11期
8 田宏杰;;操縱證券市場罪:行為本質(zhì)及其司法認定[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秉志;劉志偉;周國良;;2004年刑法學學術(shù)研究回顧[J];法學家;2005年01期
2 張志超;袁朝;;我國證券犯罪的立法不足與完善[J];法治論壇;2011年03期
3 徐艷;;略論我國證券犯罪刑罰體系的缺陷與完善[J];法制與社會;2010年02期
4 王鑫;論操縱證券交易價格行為及其法律責任——兼議證監(jiān)會對億安科技操縱案的處罰[J];公安大學學報;2001年05期
5 楊培根;;論我國證券市場操縱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J];消費導刊;2007年12期
6 趙運鋒;;證券內(nèi)幕交易罪治理對策研究[J];廣西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7 謝杰;;最新內(nèi)幕交易犯罪司法解釋的缺陷與規(guī)則優(yōu)化[J];法學;2012年10期
8 陳志龍;;論司法審判自由裁量權(quán)的多維化規(guī)制[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9 魏東;;從首例“男男強奸案”司法裁判看刑法解釋的保守性[J];當代法學;2014年02期
10 李永升;李江林;;共同犯罪視野下教唆行為之定性[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江獻軍;曹根堂;;論食品監(jiān)管瀆職罪的成罪根據(jù)和立法建議[A];中國犯罪學年會論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2 周婭;吳亞楠;;虐童犯罪防控之社會因素解讀——以幼師虐童事件為視角[A];犯罪防控與平安中國建設——中國犯罪學學會年會論文集(2013年)[C];2013年
3 江獻軍;劉亞寧;;法治思維語境下的環(huán)境犯罪防控理念與路徑研究[A];第四屆河北法治論壇論文集[C];2013年
4 李曉郛;;恢復性司法在生態(tài)刑事案件中的法律困境和完善措施[A];2014 年《環(huán)境保護法》的實施問題研究——2015 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旋;“公私財物”之內(nèi)涵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周金剛;量刑情節(jié)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3 李林;危險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4 房麗;數(shù)罪并罰限制加重原則之解構(gòu)[D];吉林大學;2012年
5 楊少南;證券侵權(quán)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6 鄒小山;中國股票市場價格操縱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7 文淑惠;投資者利益保護研究[D];上海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8 王金棟;中國股票市場操縱行為的制度因素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熊玉蓮;金融衍生工具法律監(jiān)管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10 佟偉民;股指期貨交易中操縱行為識別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邵晨塵;非法證券、期貨交易案件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黃辛;經(jīng)濟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林源;我國刑罰結(jié)構(gòu)的缺陷與完善[D];湘潭大學;2010年
4 趙靜華;股票指數(shù)期貨的市場操縱風險及其防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李山中;綁架罪的既遂標準及其適用[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6 邢琦;蠱惑交易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張亞珍;內(nèi)幕交易罪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8 劉海波;危險駕駛行為的刑法評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9 侯佳;未遂犯處罰的分則具體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10 章靜;論搶帽子交易操縱行為的構(gòu)成[D];南京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保華;操縱市場行為的幾個基本問題[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2 程嘯;論操縱市場行為及其民事賠償責任[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3 溫觀音;;美國期貨法上的反操縱制度研究[J];河北法學;2009年07期
4 田宏杰;;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的本質(zhì)及其構(gòu)成要素[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5 杜娟;;操縱證券、期貨交易價格罪的“是是非非”[J];檢察風云;2008年03期
6 王崇青;;“搶帽子”交易的刑法性質(zhì)探析——以汪建中操縱證券市場案為視角[J];政治與法律;2011年01期
7 劉華;刑法干預經(jīng)濟行為的“邊界原則”[J];政治與法律;1995年02期
8 蔡奕;英國關于市場操縱的立法與實踐[J];證券市場導報;2005年02期
9 蔡奕;解讀《證券法》關于市場操縱的法律規(guī)范[J];證券市場導報;2005年05期
10 高基生;德國市場操縱證明之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5年0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高建超;操縱證券市場行為之刑法規(guī)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章靜;論搶帽子交易操縱行為的構(gòu)成[D];南京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西慶;證券市場的發(fā)展和監(jiān)管必須正確處理三個關系[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2年02期
2 李芳;;我國證券市場的監(jiān)管分析[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4年06期
3 陳家洪;;從證券市場視角透視腐敗問題[J];理論探討;2012年02期
4 陳聰;試論完善我國證券市場管理體制[J];上海金融;1992年06期
5 農(nóng)軍;我國發(fā)展證券市場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理論導刊;1992年03期
6 ;各國證券市場管理機構(gòu)監(jiān)管證券市場的基本原則[J];天津金融月刊;1993年08期
7 張捷;韓國證券市場的發(fā)展及對我國的啟示[J];亞太研究;1994年03期
8 曹鳳岐;在規(guī)范中發(fā)展證券市場[J];黨校科研信息;1995年14期
9 高旭;發(fā)展沈陽證券市場 促進遼沈地區(qū)的市場經(jīng)濟[J];黨政干部學刊;1996年03期
10 譚京;九十余位學者研討分析證券市場走勢[J];前線;199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龍騏;;深圳證券市場形成背景和發(fā)展主線研究[A];2010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論壇:紀念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建立3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于明;;中西證券市場比較研究[A];集雨窖文叢——中國經(jīng)濟思想史學會成立20周年紀念文集[C];2000年
3 張維;;社會計算與證券市場[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shù)沙龍文集20:社會能計算嗎[C];2008年
4 張維;;證券市場社會計算理論與技術(shù)研究[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shù)沙龍文集20:社會能計算嗎[C];2008年
5 王維堅;王仕卿;;走出國門向宏觀延伸,拓寬視野正確認識證券市場[A];現(xiàn)代企業(yè)運行機制與思維創(chuàng)新——企業(yè)運行機制與思維創(chuàng)新研討會議論文[C];2003年
6 杜莉;;證券市場的發(fā)展對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貢獻[A];理論·改革·發(fā)展[C];1998年
7 應群;王亮;;我國的證券市場:結(jié)構(gòu)、平衡和監(jiān)管[A];2007年度中國總會計師優(yōu)秀論文選[C];2008年
8 曹龍騏;李辛白;;深圳證券市場形成和發(fā)展背景考辯[A];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研究(2010年期 總第3期)[C];2011年
9 龍柯宇;;我國證券市場道德風險及其法律治理研究[A];2013年第四屆全國民商法學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黃飛雪;周東清;;基于徑向基函數(shù)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證券市場走勢預測[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遠山;我們?yōu)槭裁闯聊耸闧N];財經(jīng)時報;2001年
2 吳曉求 劉紀鵬 鐘偉 李迅雷 陳功 賀宛男;證券市場十大建議[N];財經(jīng)時報;2002年
3 記者 陳思;證券市場未來發(fā)展重點明晰[N];中國證券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 盛義;構(gòu)筑大開發(fā)的堅實平臺[N];中國證券報;2000年
5 課題研究員 劉輝 張明莉 傅艷 郭根龍 課題研究與協(xié)調(diào)人 上海證券交易所 謝聯(lián)勝 鹿小楠;證券市場對外開放及其監(jiān)管研究[N];中國證券報;2001年
6 ;證券市場黑莊行為亟待治理[N];中國證券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大川;2001我國證券市場理論熱點回顧[N];中國證券報;2001年
8 記者 彭少陽 見習記者 劉寧;充分利用證券市場服務經(jīng)濟[N];中國證券報;2003年
9 國家外匯管理局合肥分局副局長 崔宏書;利率市場化如何作用證券市場[N];國際金融報;2000年
10 高鶴君;證券市場:轉(zhuǎn)折正在進行[N];經(jīng)濟參考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磊行;我國證券市場開放的風險與控制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9年
2 戴憲生;中國農(nóng)業(yè)與證券市場[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穆耀;證券市場與交易費用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4 趙強;我國證券市場綜合理論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5 宋夏;證券市場與產(chǎn)業(yè)組織完化關系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6 陳建青;關于證券市場推動國企改革發(fā)展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7 吳成頌;海峽兩岸證券市場效率研究的一個視角[D];河海大學;2005年
8 陳夢根;轉(zhuǎn)軌經(jīng)濟中證券市場的成長與制度變遷[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9 陳靜;新興證券市場開放風險及其防范制度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10 尹振濤;歷史演進、制度變遷與效率考量[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建新;證券市場對我國經(jīng)濟增長的作用及其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2 李海艷;我國證券市場開放風險及對策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3 劉宏博;論我國證券市場的行政監(jiān)管[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4 郭佳鵬;我國證券市場對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5 李永生;強化我國證券市場功能的對策與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0年
6 李艷;我國保險資金進入證券市場研究[D];暨南大學;2000年
7 朱軼恒;我國證券市場的發(fā)展與國有企業(yè)改革[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8 廖國輝;證券市場發(fā)展不規(guī)范的問題研究[D];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9 王敏;論我國證券市場與經(jīng)濟增長的因果關系[D];天津財經(jīng)學院;2001年
10 田吉安;越南證券市場的發(fā)展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7519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1751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