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指導案例與刑法知識體系的更新
本文選題:指導性 切入點:案例 出處:《政治與法律》2015年04期
【摘要】:案例指導制度被賦予了極高的并且多重性的意義。然而,其并不直接有助于"同案同判",并不必然導致司法效率的提高,也并不能自然促進司法公正的實現(xiàn)。通過已經(jīng)推出的刑事指導性案例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如何避免武斷化的刑事個案指導與刑事案例指導制度的武斷化才是最關(guān)鍵的。刑事指導性案例不應被附著太多的社會意義,不能被作為一種判決宣示(與犯罪作斗爭的態(tài)度)和滿足于提供一種簡單的結(jié)論性標準,而是應當進行充分的說理,從而避免案例的指導性歸于沉寂。作為刑事指導案例,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則的基礎上,應當側(cè)重于例外性、補充性規(guī)則的形成和對平衡性的追求,以此促進司法理念與刑法知識體系的更新。
[Abstract]:The case guidance system is endowed with extremely high and multiple meanings.However, it does not directly contribute to "co-adjudica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the improvement of judicial efficiency, nor can it naturally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judicial justic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riminal guidance case, we can find that how to avoid the arbitrary criminal case guidance and the criminal case guidance system is the most critical.Criminal guidance cases should not be attached to too much social significance, nor can they be declared as a judgment (attitude to fight crime) and satisfied with a simple standard of conclusion, but should be fully reasoned,In order to avoid the guidance of the case into silence.As a criminal guidance case, on the basis of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for a crime, we should focus on the exception, the formation of supplementary rules and the pursuit of balance, so as to promote the updating of the judicial concept and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criminal law.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犯罪治理控制與刑事司法犯罪化的反思”(項目號:11BFX102)、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涉信息網(wǎng)絡違法犯罪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4ZDB147) 上海市高校一流學科(法學)建設計劃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2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李浩;英國判例法與判例規(guī)避[J];比較法研究;1995年01期
2 孫萬懷;盧恒飛;;刑法應當理性應對網(wǎng)絡謠言——對網(wǎng)絡造謠司法解釋的實證評估[J];法學;2013年11期
3 康為民;;案例指導制度的價值與功能[J];法制資訊;2011年05期
4 王軍;盧宇蓉;;檢察案例指導制度相關(guān)問題研究[J];人民檢察;2011年02期
5 李友根;;指導性案例為何沒有約束力——以無名氏因交通肇事致死案件中的原告資格為研究對象[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0年04期
6 張志銘;歐洲人權(quán)法院判例法中的表達自由[J];外國法譯評;2000年04期
7 張志銘;;中國法院案例指導制度價值功能之認知[J];學習與探索;2012年03期
8 孫萬懷;;死刑案件可以并需要和解嗎?[J];中國法學;2010年01期
9 孫萬懷;;公開固然重要,說理更顯公正——“公開三大平臺”中刑事裁判文書公開之局限[J];現(xiàn)代法學;201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帥萍;;死刑適用疑難問題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2期
2 王志祥;張偉珂;;死刑案件中刑事和解的正當性探究[J];北方法學;2011年04期
3 郭晶梅;;試論我國女性性權(quán)的法律保護[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4 楊力;;中國案例指導運作研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5 王志遠;;多元身份主體共同犯罪之定性難題及前提性批判[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6 蔡祖國;鄭友德;;不正當競爭規(guī)制與商業(yè)言論自由[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7 劉拓;韓鈺;;2010年度法律方法研究綜述[J];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2011年00期
8 劉玉安;劉建軍;;死刑適用標準探析以實體法為視角[J];法律適用;2010年11期
9 張利青;;死刑案件中的刑事和解探析[J];法律適用;2011年07期
10 馮春萍;;淺析我國死刑量刑體系中經(jīng)濟賠償?shù)暮侠硇耘c局限性[J];法學雜志;2012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袁白薇;;案例指導制度之微觀運作——以待決案件的適用進路為視角[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shù)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2年
2 肖晟程;王增泉;;從案件指導到案例指導——“同案不同判”公信化進路選擇[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shù)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2年
3 趙鳳祥;劉昊;;重罪案件適用刑事和解的可行性分析[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其他[C];2013年
4 杜國偉;;檢察案例指導制度論討[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其他[C];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龔艷;仇恨言論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孟凡哲;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一個源與流的解讀[D];吉林大學;2004年
3 蘆雪峰;英國1998年《人權(quán)法案》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張莉;論隱私權(quán)的法律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萬珂;新聞自由的法律保護[D];復旦大學;2006年
6 朱平;刑法實行行為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7 蔣濤;罪刑法定下我國刑法司法解釋的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8 馬一;公司人權(quán)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9 李炳爍;司法制度的政治功能[D];吉林大學;2008年
10 牛靜;論新聞自由權(quán)的具體化[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拉薩;網(wǎng)絡空間言論自由與隱私權(quán)的平衡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曉艷;論我國犯罪被害人的權(quán)利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李巖;網(wǎng)絡表達自由的保障與限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鄭立群;判例法與制定法的比較[D];吉林大學;2011年
5 孫建林;論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崔百清;論網(wǎng)絡表達自由[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7 趙倩;懲罰性賠償?shù)幕鶖?shù)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8 任祥鳳;重罪案件中的和解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9 邢朝亮;近期惡性報復殺人犯罪頻發(fā)原因的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10 劉拓;法律方法研究的實踐面向[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守芬,孫曉芳;論網(wǎng)絡犯罪[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2 楊力;;中國案例指導運作研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3 李揚;;構(gòu)建被害人補償制度之我見——以德國補償制度為范本的借鑒[J];福建法學;2008年03期
4 陳興良;死刑存廢之應然與實然[J];法學;2003年04期
5 潘祖全;;典型案例在檢察機關(guān)辦案中的指導作用[J];法學;2008年10期
6 李仕春;;案例指導制度的另一條思路——司法能動主義在中國的有限適用[J];法學;2009年06期
7 趙曉秋;;國家救助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專訪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刑事法律援助部副主任李寶岳[J];法律與生活;2007年04期
8 蔣安杰;;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騰——人民法院案例指導制度的構(gòu)建[J];法制資訊;2011年01期
9 吳貴森;;刑法上“公共”概念之辨析[J];法學評論;2013年01期
10 付立慶;;死刑案件裁判過程中的司法軟骨病及其祛除[J];法學;2013年10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劉仁文;[N];檢察日報;2003年
2 劉喜中;[N];檢察日報;2007年
3 余建華邋通訊員 趙欣;[N];人民法院報;2007年
4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聶昭偉;[N];人民法院報;2007年
5 賀小榮;[N];人民法院報;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光俠;;指導案例3號《潘玉梅、陳寧受賄案》的理解與參照[J];人民司法;2012年07期
2 吳光俠;;《潘玉梅、陳寧受賄案》的理解與參照[J];人民司法;2014年06期
3 吳光俠;周小霖;;《王志才故意殺人案》的理解與參照[J];人民司法;2014年06期
4 陳增寶;;新型受賄的裁判尺度與社會指引——指導案例號《潘玉梅、陳寧受賄案》評析[J];浙江社會科學;2013年01期
5 黃澤敏;;指導性案例裁判要點的判決理由地位[J];法學方法論論叢;2014年00期
6 林學飛;;淺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刑事案例的裁判摘要[J];法治研究;2011年05期
7 吳光俠;;《楊延虎等貪污案》的理解與參照[J];人民司法;2014年06期
8 ;聲音[J];空運商務;2013年06期
9 周光權(quán);;判決充分說理與刑事指導案例制度[J];法律適用;2014年06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本報記者 趙陽;懲治“詐彈”指導性案例專解認定難[N];法制日報;2013年
2 記者 徐日丹;高檢院發(fā)布第三批指導性案例[N];檢察日報;2013年
3 陳菲;最高檢發(fā)布五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指導性案例[N];中國食品安全報;2014年
4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第三批指導性案例[N];檢察日報;2013年
5 記者 楊維漢;如何懲處醉駕,高法擬推指導性案例[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6 ;最高人民檢察院懲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指導性案例簡要情況[N];檢察日報;2014年
7 本報記者 李娜 本報見習記者 張昊;行使“公權(quán)”的事業(yè)單位人員可構(gòu)成瀆職罪[N];法制日報;2012年
8 記者 張鳳云;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從嚴適用刑罰[N];農(nóng)民日報;2014年
,本文編號:17162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171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