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親屬證人免于強制出庭”之合憲性限縮
本文關鍵詞:“近親屬證人免于強制出庭”之合憲性限縮
更多相關文章: 辯護權 對質(zhì)權 婚姻家庭保護 合憲性解釋 目的性限縮 實踐調(diào)和
【摘要】:新《刑事訴訟法》第188條第1款"強制證人出庭"條款及其但書("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條款,涉及兩項基本權利——《憲法》第125條規(guī)定的"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和第49條規(guī)定的"婚姻、家庭受國家的保護"——的沖突,實踐中該條款的適用也存在爭議。該條款體現(xiàn)了刑訴法對憲法的具體化,但在兩項基本權利的保障上都存在不足,有待法律解釋之完善;诜傻暮蠎椥越忉屢约霸趥案中的法益衡量,在婚姻家庭法益已非常淡漠的具體情境下,可以對該但書條款進行"目的性限縮",從而得強制近親屬證人出庭質(zhì)證。不同學科的法學者應該在憲法與部門法之間"交互影響"的認識下,為了法秩序的整體融貫,相向而行。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基金】:“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青年教師學術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計劃”資助
【分類號】:D921
【正文快照】: 目次一、問題的提出二、《憲法》第125條規(guī)定的“獲得辯護權”是否為基本權利?三、對質(zhì)權作為辯護權的內(nèi)容:刑訴法對憲法的具體化四、婚姻家庭保護作為憲法確立的“客觀價值”五、憲法法益沖突與刑訴法學者的解決方案六、合憲性解釋與個案中基本權利沖突的“實踐調(diào)和”七、結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黃卉;;合憲性解釋及其理論檢討[J];中國法學;201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彤;;基本權利適用于私法案件的規(guī)則——以一則執(zhí)行分配方案異議之訴為例[J];公法研究;2014年01期
2 沈君慧;;依憲解釋:一種憲法在司法領域實施的方法[J];公民與法(法學版);2014年08期
3 王鍇;;合憲性解釋之反思[J];法學家;2015年01期
4 邢斌文;;法院如何援用憲法——以齊案批復廢止后的司法實踐為中心[J];中國法律評論;2015年01期
5 陳征;;2010—2014年中國憲法學研究綜述[J];中國法律評論;2015年03期
6 夏引業(yè);;憲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適用[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5年05期
7 范曉強;;“憲法實踐”的合憲性解釋[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14年03期
8 李忠夏;;“國家所有”的憲法規(guī)范分析——以“國有財產(chǎn)”和“自然資源國家所有”的類型分析為例[J];交大法學;2015年02期
9 李玉;;我國人民法院依據(jù)憲法精神適用法律路徑比較研究——以公民監(jiān)督權為視角[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10 王廣輝;;論法院合憲性解釋的可能與問題[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朱應明;憲法受教育權條款在民事訴訟中適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2 李玉;法院依據(jù)憲法適用法律路徑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4年
3 邢斌文;我國法院在判決書中援用憲法的實證分析[D];甘肅政法學院;2014年
4 田文軍;刑事訴訟法解釋論綱[D];西南政法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慧星;論法律解釋方法[J];比較法研究;1993年01期
2 謝維雁;;“憲法間接適用論”質(zhì)疑[J];法商研究;2011年02期
3 劉松山;;人民法院的審判依據(jù)為什么不能是憲法——兼論我國憲法適用的特點和前景[J];法學;2009年02期
4 黃卉;;規(guī)范憲法學的方向:改“八二憲法”之被動為主動[J];讀書;2012年12期
5 王書成;;論合憲性解釋方法[J];法學研究;2012年05期
6 柳建龍;;合憲性解釋原則的本相與爭論[J];清華法學;2011年01期
7 上官丕亮;;當下中國憲法司法化的路徑與方法[J];現(xiàn)代法學;2008年02期
8 劉練軍;;何謂合憲性解釋:性質(zhì)、正當性、限制及運用[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9 胡肖華;;走出違憲審查的迷思——當今中國憲法進入訴訟的路徑分析[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10 王旭;;行政法律裁判中的合憲性解釋與價值衡量方法——對一個行政案件法律推理過程的具體考察[J];行政法學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秀蘭;淺談市場經(jīng)濟對婦女在家庭婚姻方面的影響[J];石油政工研究;2001年03期
2 李相興;婚姻家庭形態(tài)學淺論[J];學術探索;2002年06期
3 陳燕萍;;論婚姻家庭權的倫理內(nèi)涵與法律規(guī)制[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李小英;;家庭 婚姻 幸!獪\析家庭文化建設[J];湖北農(nóng)村金融研究;2005年06期
5 李秀華;社會性別與婚姻暴力實證研究[J];法學雜志;2005年02期
6 馬小真;;婚姻分析師,,你的婚姻我做主?[J];觀察與思考;2006年23期
7 白秀艷;;論婚姻無效制度[J];刊授黨校;2006年Z2期
8 邱德祥;;婚姻家庭案件審理中的情、理、法、法官[J];法制與社會;2006年21期
9 張瑞發(fā);;家庭防毒戒毒和婚姻的淺探[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4期
10 李晴;;論我國女性婚姻家庭中的平等權益[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向東;;戰(zhàn)后日本婚姻家庭的變化[A];對外貿(mào)易外語系科研論文集(第二期)[C];1993年
2 姜乾金;;和諧婚姻=“愛”+“適應”——壓力系統(tǒng)模型的和諧婚姻宣傳指南[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心理咨詢師大會論文集[C];2011年
3 金石;;論財產(chǎn)占有與婚姻家庭的演變[A];民族學研究第二輯[C];1981年
4 韋國民;;試論布依族婚姻家庭狀況及其發(fā)展趨勢[A];布依學研究(之二)——貴州省布依學會首屆年會暨第二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0年
5 辛nr;;從關鍵詞和流行語看改革開放以來黑龍江省婚姻家庭的變化[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性別視野下的中國道路和社會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周宗賢;;殘存在壯族社會中的原始婚姻家庭形態(tài)[A];民族學研究第五輯[C];1983年
7 樊雅麗;;溝通與和諧——性在婚姻中的倫理探究[A];中國性學會成立十周年首屆中國性科學高級論壇論文匯編[C];2004年
8 劉雪梅;;我國女性婚姻質(zhì)量的提高與法律的關系[A];《文化轉型中的婦女與婚姻家庭》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9 郭璇;;論中國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地位[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常嵐;;西南地區(qū)婚姻擠壓現(xiàn)象分析[A];新中國60周年與貴州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欣;婚姻“保鮮”須循規(guī)[N];保健時報;2005年
2 作家 畢淑敏;婚姻也需要學習[N];中國婦女報;2001年
3 記者 邵昕;婚姻“生病”了 到哪去治療[N];長春日報;2006年
4 本版編輯 王淑君 張司契 茉芮·傅瑞里 陳建鋒 編譯;家庭“沖擊波”[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6年
5 沈仕衛(wèi);我省首期婚姻家庭指導培訓班結業(yè)[N];貴州日報;2006年
6 沈燕玲邋王毅紅;首批婚姻家庭咨詢師持證上崗[N];解放軍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徐蓓;也為“婚姻醫(yī)生”號號脈[N];解放日報;2006年
8 陸鐵琳;婚姻家庭指導師不是“說客”[N];健康報;2006年
9 趙秀娟;安徽首批“婚姻家庭醫(yī)生”持證上崗[N];中國社會報;2006年
10 王源;婚姻磨合有講究[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張婧;革命根據(jù)地女性婚姻家庭財產(chǎn)權研究(1937-1949)[D];山西大學;2015年
2 黃霜;華裔美國人的異族婚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龔恒超;接續(xù)傳統(tǒng)與時代嬗變[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4 金眉;唐代婚姻家庭繼承法律制度初論——兼與西方比較[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5 王躍生;1930-1990:華北農(nóng)村婚姻家庭變動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黃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義分析[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7 劉世風;索瑪花的敘事[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8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習慣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趙萬智;存“異”求“同”[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燁;當代中國婚姻責任研究[D];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2014年
2 劉嘉寶;民國以來雷公山地區(qū)苗族婚姻習慣法傳承與變遷問題研究[D];貴州民族大學;2015年
3 王韻;獨龍族傳統(tǒng)婚姻家庭道德生活研究[D];云南民族大學;2015年
4 趙越;《民國民律草案》女性婚姻繼承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5 王佩恩;新疆阿西爾鄉(xiāng)達斡爾族婚姻家庭習慣法的變遷[D];石河子大學;2015年
6 梁娟;大學生成人依戀、核心自我評價和婚姻期待的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7 李瑞生;晉西北革命根據(jù)地鄉(xiāng)村女性婚姻研究[D];山西大學;2015年
8 崔志琳;《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夫妻房產(chǎn)歸屬研究[D];山西大學;2015年
9 王斐;婦救會在兩性婚姻變革中的角色[D];山西大學;2015年
10 陳昊;中華民國時期婚姻家庭立法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1503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1150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