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政秩序的當下與未來
本文關鍵詞:憲政秩序的當下與未來
更多相關文章: 憲政 憲政秩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政秩序
【摘要】:憲政是人類法治進化和政治文明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高級樣態(tài)。它是一項價值目標,也是一種事實狀態(tài)。作為一種"實踐的"法治理性,憲政秩序內蘊著"謙抑的"道德品質,意涵著人們對社會演進規(guī)律的科學認識,外顯為"多元和寬容的"、"現(xiàn)實而不保守的"、"動態(tài)穩(wěn)定的"秩序狀態(tài)。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政秩序的生長,必然經歷一個傳統(tǒng)性與現(xiàn)代性相交融、穩(wěn)定性與適應性相契合、階段性與長期性相銜接的進步過程。相關的學術話語和理論探究,亟須回歸憲政的中國語境,立足于既定的體制和國情,尊重中國的史情與民情,在實踐中探索,在穩(wěn)定中漸進。
【作者單位】: 湘潭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憲政 憲政秩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政秩序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07&ZD031)
【分類號】:D921
【正文快照】: 現(xiàn)階段,世界性憲政浪潮已向我們奔涌而至,雖然憲政的制度供給、相應的運作模式及其所呈現(xiàn)的現(xiàn)實樣態(tài)均因國別和體制的差異而不相同,但各國普遍地借助憲法、法律施政,尤其是運用憲法手段保障和規(guī)制各種利益主體迥異的訴求表達和政治參與,并以促進經濟發(fā)展和改善民生狀況為目標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文雅;;尼泊爾的共和之路[J];百科知識;2008年15期
2 張彩鳳;法治主義:當代英國法治理論的多元主張[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3 鄭志學;;認清“憲政”的本質[J];黨建;2013年06期
4 郭隆隆;歐洲民主政治的危機[J];國際展望;2002年10期
5 陳新;;憲法與政治——韓國總統(tǒng)彈劾案的啟示[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6 張千帆;;憲法變通與地方試驗[J];法學研究;2007年01期
7 謝來;;新老國王引導不丹走向民主[J];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11期
8 楊曉青;;憲政與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較研究[J];紅旗文稿;2013年10期
9 楊昌宇;;當代俄羅斯強權總統(tǒng)制的合法性及其危機[J];求是學刊;2007年06期
10 張義清;;憲政價值新考[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紹紅;民主的路徑: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的視界[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3期
2 陳金龍;;現(xiàn)代化進程中藏區(qū)社會中間階層對維護穩(wěn)定的作用[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1期
3 楊澤章;;托克維爾與自由的正當性[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4 楊海坤;;中國走向憲政之路——兼論“三個代表”理論和我國憲法發(fā)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5 陸德生;紀榮榮;;江澤民民主憲政思想初探[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6 夏新華;;近代中國工具性憲法及其法文化分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7 章敬平;;民意表達機制的實證分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8 趙芳春;;論我國稅法的價值選擇[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9 胡玉浪;;勞動報酬談判權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10 申惠文;;駁民法憲法新同位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中秋;;存在一個中國道路嗎?——當代中國的現(xiàn)代國家構建現(xiàn)狀之辯正[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常艷;;試論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及其發(fā)展[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深圳行業(yè)協(xié)會法人治理機制研究課題組;葛明;黎軍;;深圳市行業(yè)協(xié)會法人治理機制研究報告[A];中國商會發(fā)展報告 No.2[C];2008年
4 葉富春;王呈旭;李偉;;和諧的社會秩序與穩(wěn)定:改革與發(fā)展的關鍵性基礎——關于中國特色發(fā)展路徑的理性思考[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5 黃富峰;王坤;;社會道德價值導向與國民幸福的實現(xiàn)——不丹的社會管理模式及啟示[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6 伍俊斌;;社會轉型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對策分析[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7 習裕軍;宋國春;;社會生態(tài)視閾中的中國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對中國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與基本內容的政治社會學分析[A];提高領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李向平;;緣分·功德·共同體——中國佛教信仰的私人性與社會性[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魏紅英;;深圳行政三分制改革中政治發(fā)展邏輯的解讀[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10 李鵬;;當代多數(shù)主義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機[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七輯2011)[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玉忠;宋代刑事審判權制約機制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吳旅燕;論我國私有財產權的憲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顏曉閩;美國證券法律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陳春常;轉型中的中國國家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7 張海斌;轉型社會中的鄉(xiāng)村自治與法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張雪樵;經濟行政權法律監(jiān)督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李秀紅;喬治·華盛頓與美國總統(tǒng)制的初步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宋桂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收入分配差距調節(ji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志科;我國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尚歡歡;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的代價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肖興;環(huán)境權入憲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9年
4 霍慧超;論生命權的憲法保障[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5 安光;論我國公民受教育權的法律保護[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6 周曉郁;論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構[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7 李玉玉;論檢察機關在行政公益訴訟中的原告資格[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8 陳邈;突發(fā)事件中緊急權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9 高博;當代中國政治沖突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彭雙雙;社會轉型期我國利益矛盾的政治協(xié)調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文顯,信春鷹;民主+憲政=理想的政制——比較憲政國際討論會熱點述評[J];比較法研究;1990年01期
2 許志新;“可控的民主”及其風險[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5年05期
3 王海運;;俄羅斯重新崛起的前景及其世界影響[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7年01期
4 楊子蛟;;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法律思考——兼評《廣東省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J];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01期
5 張千帆;憲法不應該規(guī)定什么[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6 王權典;;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法律問題研析——結合廣東相關立法及實踐的述評[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7 郝鐵川;論良性違憲[J];法學研究;1996年04期
8 張千帆;流浪乞討與管制——從貧困救助看中央與地方權限的界定[J];法學研究;2004年03期
9 張千帆;“公正補償”與征收權的憲法限制[J];法學研究;2005年02期
10 王權典;我國農地所有權的法律剖析[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琦;;中國漸進式改革的成功和憲法制度的完善[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2 王慧;對我國憲法制度的反思[J];當代法學;2000年04期
3 張忠軍;張爍;;憲法知識在近代中國的民族化解讀[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 商繼政,傅華,秦祖富;論江澤民同志的憲法思想[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5年04期
5 儀喜峰;;論“憲法是公法”觀的文化局限性[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09年02期
6 朱全寶;;城鄉(xiāng)居民享有平等選舉權的法學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7 范毅;;論我國二十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的憲法學說[J];山東社會科學;2009年04期
8 朱全寶;;城鄉(xiāng)居民享有平等選舉權的法學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02期
9 朱全寶;;城鄉(xiāng)居民享有平等選舉權的法律思考[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10 何真,趙勇,高碩;中國環(huán)境保護憲法制度的價值取向與建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傅光明;;論現(xiàn)代稅制博弈對憲法制度產生的影響[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張千帆;;憲政文化與制度建構芻議[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法治文明的承繼與融合”法律分論壇論文或提要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 琳;挪威的憲法制度[N];人民法院報;2003年
2 王平才;科學認識依憲治國與黨的領導的統(tǒng)一性[N];麗水日報;2007年
3 許 琳;挪威的憲法監(jiān)督制度[N];人民法院報;2003年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 高全喜;塵世間,一顆偉大的心靈離去了[N];經濟觀察報;2010年
5 王曉芳;憲法靠法院而獲得生命[N];人民法院報;2001年
6 王貴松;五四憲法史為我們貢獻了什么[N];光明日報;2004年
7 卓澤淵;憲法確認私有財產權具有多重意義[N];檢察日報;2004年
8 林燕;從民主法制到依憲執(zhí)政:流變與反思[N];檢察日報;2008年
9 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 韓大元;憲法學的“中國問題意識”[N];檢察日報;2009年
10 山東大學校長 徐顯明;中國基層民主的發(fā)展道路[N];法制日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西虎;論作為憲法制度的國哀制度[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蒲林;論立憲技術[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3 向峻青;以人為本的憲法文化之省思與構建[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4 何真;私人財產權與憲法的演進[D];四川師范大學;2003年
5 楊樹人;修憲制度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3年
6 羅燕;憲法序言比較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7 吳磊;俄羅斯憲法基本權利規(guī)范直接效力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8 李曉輝;法理視野中我國憲法權利的評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霍慧超;論生命權的憲法保障[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10 耿侃;論外國公民申訴制度的憲法保障[D];中共湖北省委黨校;2010年
,本文編號:10614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106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