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農民工市民化面臨的障礙與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10 19:06
近年來,隨著農村剩余勞動力大規(guī)模地向城市中轉移,形成了人口數(shù)量龐大的農民工群體,接著引發(fā)了一系列的農民工問題。本文以農民工市民化為立足點,分析了農民工市民化面臨的障礙,提出了解決農民工市民化障礙的對策。我國的農民工群體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中打拼數(shù)年后,為城市的建設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希望能夠經過自身的努力,真正的變?yōu)槌鞘兄械囊环葑。但?農民工在市民化的過程中遇到了多重障礙,如各階層的認識障礙、就業(yè)制度和教育制度的障礙等,使得農民工無法融入到城市中生活。針對農民工市民化遇到的種種障礙,本文深入探討了應對種種障礙的解決方法。首先,社會各階層和農民工自身要解決農民工市民化的思想障礙,為農民工的市民化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氛圍。其次,應深化土地制度、戶籍制度、就業(yè)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加快農民工退出農村、進入城市、融入城市的步伐。改革土地制度,實現(xiàn)高效的土地流轉和規(guī)范化的土地征用,加快農民工退出農村并保障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改革戶籍制度,去除附著在戶籍制度上的福利和特權,結合城市的自身條件逐步放寬人口遷移限制,推進農民工盡快融入城市;改革就業(yè)制度,建立城鄉(xiāng)平等的就業(yè)準入制度和...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國外相關研究綜述
1.2.2 國內相關研究綜述
1.3 研究方法
1.4 創(chuàng)新與不足之處
2 農民工市民化相關概念界定
2.1 農民工
2.2 新生代農民工
2.3 農民工市民化
2.4 “農民工”稱呼的爭議性
3 農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3.1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農民工的產生
3.1.1 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原因
3.1.2 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大規(guī)模轉移的特殊原因
3.1.3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中國路徑”和農民工的產生
3.2 中國農民工群體的基本特征和城市適應性分析
3.2.1 農民工群體的基本特征
3.2.2 農民工的城市適應性分析
3.3 農民工市民化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有效途徑
3.3.1 回流與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
3.3.2 改善農民工待遇和生存狀況
3.3.3 農民工市民化
4 農民工市民化面臨的主要障礙
4.1 各階層的認識障礙
4.1.1 城市決策者的擔憂
4.1.2 城市市民的偏見
4.1.3 企業(yè)用工者的偏見
4.1.4 農民工缺乏主人翁意識
4.2 制度障礙
4.2.1 土地制度障礙
4.2.2 戶籍制度障礙
4.2.3 就業(yè)制度障礙
4.2.4 教育制度障礙
5 農民工市民化的對策
5.1 消除思想阻隔,為農民工市民化提供精神支持
5.1.1 政府積極推行正確的市民觀
5.1.2 社會各界樹立正確的市民觀
5.1.3 農民工樹立正確的市民觀
5.2 消除制度阻隔,為農民工市民化提供制度保障
5.2.1 土地制度改革
5.2.2 戶籍制度改革
5.2.3 就業(yè)制度改革
5.2.4 教育制度改革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個人簡介、發(fā)表論文及獲獎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農民工如何市民化[J]. 鄒農儉. 江蘇社會科學. 2013(02)
[2]新生代農民工優(yōu)先市民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J]. 張善柱. 調研世界. 2013(03)
[3]新生代農民工心理行為特征及市民化政策探討[J]. 陳亞輝,劉琴. 社科縱橫. 2013(03)
[4]農民工市民化的實態(tài)考察與政策支持[J]. 柯昌波. 重慶社會科學. 2012(04)
[5]農民工市民化中的被邊緣化與自邊緣化:以湖北省為例[J]. 董延芳,劉傳江.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1)
[6]農民工融入城市的制約因素與路徑選擇[J]. 曹艷,孫玉娟. 神州. 2011(17)
[7]新生代農民工職業(yè)教育培訓研究綜述[J]. 張佳,趙寶柱. 武漢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1 (02)
[8]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的思考[J]. 楊悅. 天水行政學院學報. 2010(06)
[9]淺析創(chuàng)建“和諧城市”的戰(zhàn)略和策略[J]. 戴莉. 武漢學刊. 2010 (06)
[10]城市政府在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中的作用[J]. 郁建興,陽盛益. 學習與探索. 2008(01)
博士論文
[1]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D]. 林娣.吉林大學 2012
[2]新中國戶籍制度演變歷程與改革路徑研究[D]. 嚴士清.華東師范大學 2012
[3]現(xiàn)階段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D]. 楊英強.西南財經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我國城市化現(xiàn)狀及“半城市化”研究[D]. 陶松.安徽大學 2012
[2]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D]. 李興華.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533220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國外相關研究綜述
1.2.2 國內相關研究綜述
1.3 研究方法
1.4 創(chuàng)新與不足之處
2 農民工市民化相關概念界定
2.1 農民工
2.2 新生代農民工
2.3 農民工市民化
2.4 “農民工”稱呼的爭議性
3 農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3.1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農民工的產生
3.1.1 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原因
3.1.2 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大規(guī)模轉移的特殊原因
3.1.3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中國路徑”和農民工的產生
3.2 中國農民工群體的基本特征和城市適應性分析
3.2.1 農民工群體的基本特征
3.2.2 農民工的城市適應性分析
3.3 農民工市民化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有效途徑
3.3.1 回流與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
3.3.2 改善農民工待遇和生存狀況
3.3.3 農民工市民化
4 農民工市民化面臨的主要障礙
4.1 各階層的認識障礙
4.1.1 城市決策者的擔憂
4.1.2 城市市民的偏見
4.1.3 企業(yè)用工者的偏見
4.1.4 農民工缺乏主人翁意識
4.2 制度障礙
4.2.1 土地制度障礙
4.2.2 戶籍制度障礙
4.2.3 就業(yè)制度障礙
4.2.4 教育制度障礙
5 農民工市民化的對策
5.1 消除思想阻隔,為農民工市民化提供精神支持
5.1.1 政府積極推行正確的市民觀
5.1.2 社會各界樹立正確的市民觀
5.1.3 農民工樹立正確的市民觀
5.2 消除制度阻隔,為農民工市民化提供制度保障
5.2.1 土地制度改革
5.2.2 戶籍制度改革
5.2.3 就業(yè)制度改革
5.2.4 教育制度改革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個人簡介、發(fā)表論文及獲獎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農民工如何市民化[J]. 鄒農儉. 江蘇社會科學. 2013(02)
[2]新生代農民工優(yōu)先市民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J]. 張善柱. 調研世界. 2013(03)
[3]新生代農民工心理行為特征及市民化政策探討[J]. 陳亞輝,劉琴. 社科縱橫. 2013(03)
[4]農民工市民化的實態(tài)考察與政策支持[J]. 柯昌波. 重慶社會科學. 2012(04)
[5]農民工市民化中的被邊緣化與自邊緣化:以湖北省為例[J]. 董延芳,劉傳江.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1)
[6]農民工融入城市的制約因素與路徑選擇[J]. 曹艷,孫玉娟. 神州. 2011(17)
[7]新生代農民工職業(yè)教育培訓研究綜述[J]. 張佳,趙寶柱. 武漢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1 (02)
[8]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的思考[J]. 楊悅. 天水行政學院學報. 2010(06)
[9]淺析創(chuàng)建“和諧城市”的戰(zhàn)略和策略[J]. 戴莉. 武漢學刊. 2010 (06)
[10]城市政府在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中的作用[J]. 郁建興,陽盛益. 學習與探索. 2008(01)
博士論文
[1]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D]. 林娣.吉林大學 2012
[2]新中國戶籍制度演變歷程與改革路徑研究[D]. 嚴士清.華東師范大學 2012
[3]現(xiàn)階段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D]. 楊英強.西南財經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我國城市化現(xiàn)狀及“半城市化”研究[D]. 陶松.安徽大學 2012
[2]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D]. 李興華.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5332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tudifa/3533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