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土地法論文 >

我國農民耕地保護主體地位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22 15:26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各行業(yè)和各部門的用地需求日益旺盛。并且在城市里存量土地的數量是非常有限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農村土地特別是耕地資源減少的勢頭有增無減,其中耕地資源數量的減少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近年來我國政府從立法、組織完善和政策引導與扶持等方面加強了耕地保護,許多土地學者與專家,甚至是經濟學家都從不同角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深入探討,以期為政府決策做進一步的參考。本文僅從農民處于利益弱勢和博弈中的缺少參與度的角度來分析農民在耕地保護中利益分享度小的深層次原因,論述了從政策引導方面提高農民對耕地保護政策制訂的參與度、耕地保護利益的分享度、擁有作為社會利益集團的博弈權,從而實現作為耕地產權的真正主人。農民擁有了享有耕地利益的基本產權,從而提高他們作為耕地資源的主體地位;賦予了農民耕地利益的博弈權,從而提高農民對耕地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使農民的耕地保護行動與國家目標趨于一致性。另一方面,農民在耕地保護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擁有了耕地利益博弈的權益也就有了保護自身利益的權利,這對農民的生活質量、思想意識水平、文明程度均有提高,就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新農村。...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2 耕地保護主體研究現狀與理論依據
    2.1 國內外研究現狀
        2.1.1 國外研究現狀
        2.1.2 國內研究現狀
    2.2 研究的理論依據
        2.2.1 博弈理論
        2.2.2 激勵理論
        2.2.3 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
        2.2.4 外部性理論
3 農民對耕地的利用現狀與耕地保護的關系
    3.1 農村人口現狀
        3.1.1 農村人口城市化加快
        3.1.2 農村“留守隊伍”的產生
        3.1.3 外出勞動力的多元就業(yè)結構
    3.2 農民耕地利用的現狀
        3.2.1 區(qū)位及自然條件
        3.2.2 農村勞動力資源
        3.2.3 耕地利用現狀
    3.3 耕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3.3.1 耕地利用粗放、用地結構不合理
        3.3.2 土地利用效益低下,耕地質量下降
        3.3.3 規(guī)模小、效益低,制約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農業(yè)規(guī)模經營的進程
    3.4 農民耕地利用與耕地保護的關系分析
4 耕地保護政策中的農民主體地位的缺失
    4.1 改革開放以來耕地保護的歷史進程
    4.2 當前我國耕地保護的制度環(huán)境
        4.2.1 農村土地制度供給不足
        4.2.2 農村土地制度結構不合理
        4.2.3 農村缺乏土地制度改革環(huán)境
    4.3 農民與耕地保護主體
        4.3.1 近階段農民在耕地利用與保護中的地位
        4.3.2 近年來耕地保護中的政府責任主體行為
        4.3.3 農民對耕地保護基本國策的認識
        4.3.4 農民在耕地保護政策中主體地位的缺失
5 農民在耕地利益博弈中主體地位的缺失
    5.1 耕地保護行為中農民主體地位的缺失
        5.1.1 農民失去耕地利益博弈權的客觀現實
        5.1.2 近年來農民對耕地利益博弈權的申訴
        5.1.3 在主觀行為上農民在耕地保護中主體地位的缺失
    5.2 農民耕地保護利益流失的客觀現實
        5.2.1 現有制度環(huán)境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博弈
        5.2.2 耕地產權三方的博弈
    5.3 賦予農民耕地利益博弈權后的博弈
        5.3.1 參與博弈的利益集團
        5.3.2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博弈
        5.3.3 中央政府與農民的博弈
        5.3.4 農民與地方政府的博弈
    5.4 農民擁有博弈權的三方博弈
    5.5 博弈權對農民的重要激勵作用
6 完善農民耕地保護主體地位的對策
    6.1 建立農民耕地保護的長效機制
        6.1.1 擴大和保護農民的耕地產權
        6.1.2 農民參與耕地保護政策的制訂
        6.1.3 建立農民的利益表達組織和機制
    6.2 提高農民耕地保護利益的博弈權
        6.2.1 賦予農民作為主體參與土地管理的資格
        6.2.2 耕地利益公正分配是耕地權益博弈的根本
    6.3 加大對耕地保護的獎懲力度
        6.3.1 建立土地違法預防、監(jiān)督和查處制度
        6.3.2 明確劃定耕地保護的法律責任
        6.3.3 激勵措施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河南蘭考縣政府強征農田[J].   共產黨員. 2008(06)
[2]農地征用制度:基本矛盾下的產權博弈分析[J]. 歐陽力勝.  貴州財經學院學報. 2008(01)
[3]耕地保護問題分析[J]. 朱亞夫,馬瑛,黃訓芳,彭應金,呂曉.  新疆農業(yè)大學學報. 2007(03)
[4]我國農村耕地利用及保護對策[J]. 趙靜.  資源開發(fā)與市場. 2007(09)
[5]農村耕地保護,村支書應是第一責任人[J]. 殷天堂.  資源導刊. 2007(08)
[6]耕地非農化中的利益動因分析——基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博弈[J]. 汪陽潔,李世平.  農村經濟. 2007(06)
[7]農民參與耕地保護的激勵機制探討[J]. 馬彥琳,馬朝群.  國土資源. 2006(08)
[8]中國耕地資源變化及其可持續(xù)利用與保護對策[J]. 趙其國,周生路,吳紹華,任奎.  土壤學報. 2006(04)
[9]耕地保護與政策之思考[J]. 吳陽香.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 2006(02)
[10]農地城市流轉的博弈分析[J]. 孫海兵.  農村經濟. 2006(03)



本文編號:34513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tudifa/34513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ff7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