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訴訟法論文 >

論我國民事訴訟中的疏明責任

發(fā)布時間:2017-09-27 10:16

  本文關鍵詞:論我國民事訴訟中的疏明責任


  更多相關文章: 疏明 疏明責任 疏明標準 疏明范圍


【摘要】:民事訴訟中的證明有廣義和狹義之分,而我國通常意義上的證明就是指狹義的證明,事實上,廣義的證明還包括疏明。疏明是指法官在即時進行的證據調查過程中,對于案件審理過程中某些事實的真否,出于效率考慮而采用降低心證確信程度而作出的一種大致確定的推測。由于我國民事訴訟法學界對于程序法的研究尚未深入,類似疏明責任這種問題的研究甚至還是一片空白,而關于民事訴訟疏明責任的法律規(guī)定又較為零散,直接導致司法實踐中疏明責任與證明責任的混淆,各地的司法者對該種問題的處理缺乏統(tǒng)一的指導,這對保障民事訴訟中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尤其是程序性權利極為不利。本文立足于我國的現實國情,借鑒了德國等大陸法系國家民事訴訟法中關于疏明責任的一些做法,結合我國部分民事訴訟法學者的現有研究成果,對我國民事訴訟疏明責任制度的構建作了一個粗淺的探討。全文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國現階段疏明及疏明責任的現狀分析。首先,關于疏明及疏明責任的內涵,明確疏明的概念和特征,即疏明是指法官在即時進行的證據調查過程中,對于案件審理過程中某些事實的真否,出于效率考慮而采用降低心證確信程度而作出的一種大致確定的推測。其次,考察我國民事訴訟領域疏明責任的發(fā)展情況,指出現階段面臨的發(fā)展困境,并對此進行分析,找出困境產生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關于疏明責任的范圍。疏明責任的適用可以分成兩方面,一是主體的適用范圍,即哪些訴訟主體需要承擔疏明責任的問題,二是客體的適用范圍,就是哪些訴訟事實需要由承擔疏明責任的一方進行疏明,主要是為了與證明責任適用范圍作區(qū)分。疏明主體方面,包括當事人、證人、法院在內的訴訟參與主體都需要承擔疏明責任。而疏明對象方面,實體性事實和程序性事實并非全部排除,也并非全部保留,而應視具體的待證事實而定。第三部分,疏明責任的適用規(guī)則。在這部分內容中,首先介紹的是疏明責任的承擔,即疏明責任的分配方式,主要以“利于訴訟進行”為指導,結合“誰主張,誰舉證”和“法官自由裁量”原則進行承擔。其次,疏明責任的標準。在大陸法系國家中,關于疏明責任的標準主要有“優(yōu)越蓋然性”標準、“使相信”標準和“大致推斷”標準。最后,介紹疏明責任的法律后果,即負有疏明義務的一方若不履行疏明責任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及其能夠獲得的救濟方法。第四部分,根據我國的國情,提出完善我國民事訴訟疏明責任的建議。首先,明確區(qū)分疏明及疏明責任的界限,使得疏明責任的概念深入人心。其次,由于我國法院具有職權調查的特殊性,與當事人疏明范圍之間存有交叉的嫌疑,而該部分內容就要厘清這兩者的關系。另外,關于疏明標準與我國法官自由心證的問題,F代自由心證制度發(fā)展到了心證公開的階段,而疏明又是法官內心確信程度較低的一種形式,因此,如何平衡這兩者,使得案件事實既能得到認定,而又不影響法官的司法公信力,也是筆者需要論述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疏明 疏明責任 疏明標準 疏明范圍
【學位授予單位】:寧波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5.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1 我國民事訴訟中疏明責任的現狀12-19
  • 1.1 疏明與疏明責任的內涵12-15
  • 1.1.1 疏明的內涵12-14
  • 1.1.2 疏明責任的內涵14-15
  • 1.2 疏明責任在我國的適用15-19
  • 1.2.1 我國關于疏明責任的現有立法及司法實踐現狀16
  • 1.2.2 疏明責任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16-19
  • 2 疏明責任的適用范圍19-26
  • 2.1 疏明責任適用的主體范圍19-22
  • 2.1.1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20
  • 2.1.2 其他訴訟參與人20-21
  • 2.1.3 以法院為代表的裁判者21-22
  • 2.2 疏明責任適用的客體范圍22-26
  • 2.2.1 程序性事實22-24
  • 2.2.2 間接事實和輔助事實24-26
  • 3 疏明責任的適用規(guī)則26-34
  • 3.1 疏明責任的承擔規(guī)則26-29
  • 3.1.1 利于訴訟進行原則27-28
  • 3.1.2 誰主張,,誰舉證原則28-29
  • 3.1.3 法官自由裁量原則29
  • 3.2 疏明的標準29-31
  • 3.2.1“優(yōu)越蓋然性”標準30
  • 3.2.2“使相信”標準30
  • 3.2.3“大致推斷”標準30-31
  • 3.3 疏明責任的法律后果31-34
  • 3.3.1 當事人不能疏明的法律后果31-32
  • 3.3.2 證人不能疏明的法律后果32
  • 3.3.3 法院不能疏明的法律后果32
  • 3.3.4 當事人未完全疏明的法律后果32-34
  • 4 完善我國疏明責任制度的建議34-45
  • 4.1 明確疏明與其他相關概念的界限34-36
  • 4.1.1 疏明與證明的差異34-35
  • 4.1.2 疏明與闡明的差異35
  • 4.1.3 疏明與自由證明的差異35
  • 4.1.4 疏明與表見證明的差異35-36
  • 4.2 明確我國民事訴訟疏明責任的范圍36-39
  • 4.2.1 厘清法院職權調查與疏明責任適用范圍之間的交叉關系36-38
  • 4.2.2 我國民事訴訟疏明責任適用范圍的具體梳理38-39
  • 4.3 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疏明標準39-42
  • 4.3.1 我國疏明標準的選擇40
  • 4.3.2 疏明標準和心證公開40-42
  • 4.4 確立我國疏明責任的法律后果42-45
  • 4.4.1 疏明妨礙行為的制裁42-44
  • 4.4.2 疏明責任的承擔方式44-45
  • 5 結語45-46
  • 參考文獻46-49
  • 在學研究成果49-50
  • 致謝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季金華,金成富;自治與權威: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的價值機理[J];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02期

2 李艷霞;從起訴條件看對當事人起訴權利的保護[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3 唐力;;事實探知:當事人對論構造的法理分析——以裁判形成過程中當事人程序權的保障機制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年04期

4 趙會平;;當事人的戀母情結與司法的母性關懷[J];中國檢察官;2007年09期

5 程子剛;;論民事訴訟中當事人的知情權[J];法制與社會;2013年20期

6 徐昕;;英國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J];司法改革論評;2002年01期

7 唐力;當事人程序主體性原則──兼論“以當事人為本”之訴訟構造法理[J];現代法學;2003年05期

8 林琳,侯進榮;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自認若干問題探討[J];山東審判;2003年06期

9 饒艾,曾紅宇;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與判例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10 王桂芳;;當事人書證收集權利之程序保障[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袁紅兵;;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中審判者的訴訟職能[A];首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0年

2 趙允玲;;當事人處分權和辯論權與法院審判權之間的互動關系[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3 饒艾;曾紅宇;;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與判例法[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外國司法制度的變革[C];2002年

4 單云娟;周立;;能動司法背景下的民商事案件爭點整理技術方法分析——以保障審判權有效運行為視角[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5 周偉;;論民事司法中的程序協(xié)商——以彌合審判公正感差異為視角[A];全國法院第25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公正司法與行政法實施問題研究(上冊)[C];2013年

6 宣錦虹;譚云;;堅守與前行:法官角色的職業(yè)化定位——以2012年度全國法院部分優(yōu)秀法官為分析樣本[A];全國法院第25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公正司法與行政法實施問題研究(上冊)[C];2013年

7 李岳;;民事審判權缺位的程序性規(guī)制——“不予處理”式判決的實證考察和規(guī)范化思考[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秦明文;重審程序可適當簡化[N];人民法院報;2005年

2 毛玲;當事人自主權與法官程序控制權的平衡[N];人民法院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韓元恒 丁力辛;一切為了人民[N];人民法院報;2002年

4 晏向華;訴訟制度:符合國情才是最好的[N];檢察日報;2004年

5 劉立霞;證據交換立法尚需細化[N];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

6 崔勁松;淺議自認對法院的約束力[N];江蘇經濟報;2002年

7 黃長營;美國法院的審判效率[N];人民法院報;2002年

8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湯維建;不斷完善中的民事訴訟證據制度[N];人民法院報;2003年

9 張家慧;話說和諧司法[N];法制日報;2007年

10 王琦;訴訟:對抗還是合作?[N];海南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王玲;當事人真實義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5年

2 楊藝紅;訴訟突襲及其法律規(guī)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3 唐力;民事訴訟構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4 朱福勇;論民事法官能動性[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5 崔婕;民事訴訟準備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6 鄭素一;民初民事訴訟的現代轉型[D];吉林大學;2010年

7 張嘉軍;民事訴訟契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元峰;民事訴訟中當事人真實義務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孔令營;論當事人取證權利的程序保障[D];華東政法學院;2003年

3 鄧繼好;當事人取證的程序保障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4 宇鳳麗;論民事訴訟上的自認[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3年

5 阮志勇;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陳述[D];武漢大學;2004年

6 陳建斌;論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平等原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7 森吉德瑪;民事自認制度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8年

8 周和鳳;論涉他利益自認行為的效力[D];復旦大學;2008年

9 何慶玲;論民事自認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10 嚴麗梅;論當事人收集證據權利的程序保障[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92910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92910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708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