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第201條“一般應當采納”條款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27 19:01
2018年《刑事訴訟法》正式確立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并對其中關(guān)于法院量刑裁判的內(nèi)容進行調(diào)整,整合形成了第201條的規(guī)定。具體來說,2018年《刑事訴訟法》取消了《關(guān)于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辦法》(以下簡稱《試點辦法》)第21條中關(guān)于“調(diào)整量刑建議后被告人、辯護人仍有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的規(guī)定,并在《刑事訴訟法》第201條第二款中以“調(diào)整量刑建議后仍然明顯不當?shù)?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進行取代。不僅如此,2019年《關(guān)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又通過第40、41條對量刑裁判的內(nèi)容進行了補充與細化,可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下的量刑裁判制度一直在進行完善!缎淌略V訟法》第201條的規(guī)定體現(xiàn)了對控辯合意的尊重,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期待利益,對于擴大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也有積極的意義,檢察機關(guān)為了法院能夠采納量刑建議而不是進行依法裁判必定會積極滿足《刑事訴訟法》第201條所規(guī)定的適用條件。即使經(jīng)過《指導意見》的細化與完善,《刑事訴訟法》第201條關(guān)于法院量刑裁判的內(nèi)容仍然存在不足與缺陷。例如,存在用語不明,規(guī)...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選題背景及意義
(二) 研究綜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論文框架
一、問題的提出
二、201條立法規(guī)定的理解與分析
(一) “一般應當采納規(guī)定”與“除外情形規(guī)定”
(二) 量刑變更規(guī)定
(三) “推定接受型”量刑建議采納模式
三、“一般應當采納”條款的價值
(一) 有利于體現(xiàn)對控辯合意的尊重
(二) 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期待利益
(三) 有利于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四) 有利于促使檢察機關(guān)提升量刑建議的質(zhì)量
四、“一般應當采納”條款的弊端
(一) 用語不明,規(guī)范不清
(二) 量刑裁判標準不一致
(三) 限制量刑裁判的裁量空間
(四) 弱化了法院量刑裁判的終局性
(五) 存在量刑裁判淪為量刑確認的風險
(六) 存在司法公信力受損的危險
五、“一般應當采納”條款及其配套制度的完善
(一) 確立量刑裁判的“審查接受模式”
(二) 明晰立法表述,增強法院的審查義務
(三) 增加檢察機關(guān)的主動調(diào)整機制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量刑建議精準化的理論透視[J]. 趙恒.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20(02)
[2]論認罪認罰案件量刑建議的裁判制約力[J]. 閆召華.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20(01)
[3]論量刑建議制度的規(guī)范結(jié)構(gòu)與模式——從《刑事訴訟法》到《指導意見》[J]. 林喜芬.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20(01)
[4]認罪認罰被追訴人權(quán)利保障問題實證研究[J]. 周新. 法商研究. 2020(01)
[5]認罪認罰階梯式從寬量刑精準化研究——兼評《關(guān)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J]. 劉偉琦. 北方法學. 2020(01)
[6]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量刑建議[J]. 卞建林,陶加培. 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 2020(01)
[7]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檢察機關(guān)主導責任[J]. 汪海燕.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9(06)
[8]回歸權(quán)利: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困境及理論反思[J]. 閔春雷. 法學雜志. 2019(12)
[9]量刑建議的若干問題[J]. 陳國慶.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9(05)
[10]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解讀[J]. 楊靜,李理. 法律適用. 2019(19)
本文編號:3666002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選題背景及意義
(二) 研究綜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論文框架
一、問題的提出
二、201條立法規(guī)定的理解與分析
(一) “一般應當采納規(guī)定”與“除外情形規(guī)定”
(二) 量刑變更規(guī)定
(三) “推定接受型”量刑建議采納模式
三、“一般應當采納”條款的價值
(一) 有利于體現(xiàn)對控辯合意的尊重
(二) 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期待利益
(三) 有利于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四) 有利于促使檢察機關(guān)提升量刑建議的質(zhì)量
四、“一般應當采納”條款的弊端
(一) 用語不明,規(guī)范不清
(二) 量刑裁判標準不一致
(三) 限制量刑裁判的裁量空間
(四) 弱化了法院量刑裁判的終局性
(五) 存在量刑裁判淪為量刑確認的風險
(六) 存在司法公信力受損的危險
五、“一般應當采納”條款及其配套制度的完善
(一) 確立量刑裁判的“審查接受模式”
(二) 明晰立法表述,增強法院的審查義務
(三) 增加檢察機關(guān)的主動調(diào)整機制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量刑建議精準化的理論透視[J]. 趙恒.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20(02)
[2]論認罪認罰案件量刑建議的裁判制約力[J]. 閆召華.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20(01)
[3]論量刑建議制度的規(guī)范結(jié)構(gòu)與模式——從《刑事訴訟法》到《指導意見》[J]. 林喜芬.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20(01)
[4]認罪認罰被追訴人權(quán)利保障問題實證研究[J]. 周新. 法商研究. 2020(01)
[5]認罪認罰階梯式從寬量刑精準化研究——兼評《關(guān)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J]. 劉偉琦. 北方法學. 2020(01)
[6]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量刑建議[J]. 卞建林,陶加培. 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 2020(01)
[7]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檢察機關(guān)主導責任[J]. 汪海燕.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9(06)
[8]回歸權(quán)利: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困境及理論反思[J]. 閔春雷. 法學雜志. 2019(12)
[9]量刑建議的若干問題[J]. 陳國慶.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9(05)
[10]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解讀[J]. 楊靜,李理. 法律適用. 2019(19)
本文編號:36660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366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