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性司法視域下的刑事和解評析
[Abstract]:In 2012,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stipulated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n a special chapter, and clarified the applicable case scope, condition, procedure and legal effect, which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standardizing the judicial practice and ensuring the case handling effect.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accords with the basic idea of restorative justice in western countries, but there are stil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and the restorative justice model in terms of the scope of participants, the applicable stages of litigation and the legal effect of reconciliation. It highlights some shortcomings o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and 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from the reasonable core of restorative justice in various countries to perfect it.
【作者單位】: 北京警察學院;
【分類號】:D92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唐芳;;恢復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 韓靜茹;;從刑事和解看國家追訴原則的局限性[J];中國檢察官;2012年01期
3 張朝霞;謝財能;;刑事和解:誤讀與澄清——以與恢復性司法比較為視角[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0年01期
4 孫光妍;龐洋;;“恢復性司法”視角下“中國特色”的刑事調解[J];學術交流;201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史立梅;;刑事和解的程序建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2 朱德宏;;恢復性司法及其本土制度化危機[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3 林蔚文;;犯罪預防中被害人的角色和作用[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4 劉之雄;;我國民族自治地方變通施行刑法之機制研究——以刑事和解為視角的考察[J];法商研究;2012年03期
5 陳衛(wèi)東;劉計劃;;刑事程序法治進程中的理論新進展[J];法學家;2007年01期
6 陸虞霖;張燕燕;;淺論恢復性司法及其本土化構建[J];法制與社會;2007年09期
7 陳春陽;;論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國的構建[J];法制與社會;2008年05期
8 方裕安;;恢復性司法與刑事法理論的碰撞[J];法制與社會;2008年24期
9 錢育之;;論我國刑事調解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以公安刑事調解制度的建立為視野[J];法制與社會;2011年30期
10 劉振全;肖輝馨;;刑事和解:恢復性司法的本土化構建[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黃秋生;姚石京;;刑事和解與檢察工作[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王飛;;試析刑罰權國有性面臨的挑戰(zhàn)[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3 賈盛榮;;論恢復性司法之適用領域[A];新中國60周年與貴州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薛靜麗;刑罰權的動態(tài)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郝方f ;刑罰現(xiàn)代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3 宋偉衛(wèi);刑事一體化視野下的人身危險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李健;論前科消滅制度及其構建[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輝;恢復性司法實務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汪俊仁;刑事和解在我國當前面臨的困境及其出路[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楊長喜;論刑事和解在我國的適用[D];河南大學;2011年
4 陳東平;刑事和解程序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白天舒;恢復性司法的基本理論及我國實踐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何俊;黑社會(性質)犯罪的被害人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郝少紅;兩則“恢復性司法”典型案例的法律分析[D];蘭州大學;2011年
8 諾敏;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9 劉新燕;刑事和解:一種刑事審判的理論探討與實踐模型[D];復旦大學;2010年
10 張蓉瑜;刑事和解及其與審前程序契合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世雄;;也論刑事和解制度——以湖南省檢察機關的刑事和解探索為分析樣本[J];法學評論;2008年03期
2 徐銳;;恢復性司法制度探析[J];法制與社會;2008年08期
3 劉曉梅;;恢復性司法框架下的社區(qū)犯罪防控[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吳宗憲;恢復性司法述評[J];江蘇公安?茖W校學報;2002年03期
5 鄒積超;論“恢復性司法”應該緩行[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6 談佳隆;;刑事附帶民事賠償執(zhí)行難,如何解決法學界看法不一:靠“國家救助”還是靠“賠錢減刑”?[J];中國經(jīng)濟周刊;2007年46期
7 丹尼爾·W·凡奈思,王莉;全球視野下的恢復性司法[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8 劉方權;恢復性司法:一個概念性框架[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肖仕衛(wèi);;刑事法治的“第三領域”:中國刑事和解制度的結構定位與功能分析[J];中外法學;2007年06期
10 劉凌梅;西方國家刑事和解理論與實踐介評[J];現(xiàn)代法學;2001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本報記者 朱亞芝 張國慶;[N];法制日報;2003年
2 ;[N];檢察日報;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秦玉紅;;刑事和解的概念探析[J];學術論壇;2010年12期
2 許俊;;關于刑事和解制度設計的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年03期
3 卓廣平;劉思培;;刑事和解的恢復性司法之維[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4 宋昭;;刑事和解模式的構建[J];法制與社會;2009年14期
5 吳紅;;論刑事和解與恢復性司法[J];經(jīng)營管理者;2009年13期
6 楊鴻;;我國適用刑事和解案件的困境及出路[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7 張朝霞;謝財能;;刑事和解:誤讀與澄清——以與恢復性司法比較為視角[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0年01期
8 秦玉紅;;刑事和解的困境與超越——以“花錢買刑”為視角[J];社會科學家;2010年08期
9 謝晉寶;;刑事和解在我國的雙重現(xiàn)狀簡析[J];法制與社會;2011年03期
10 宋偉衛(wèi);;恢復性司法的困境及其應對[J];廣西社會科學;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飛;;試析刑罰權國有性面臨的挑戰(zhàn)[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2 藍藍;;刑事和解制度實施中的若干爭點[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中)[C];2011年
3 孫光駿;;關于刑事和解的幾個法律問題[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歐丹;;農(nóng)村刑事糾紛解決機制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課題[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5 耿紅;;淺論刑事和解在基層檢察實踐中的應用[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樂紹光;茍紅兵;;刑事和解原則下的檢察權能重構[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黃秋生;姚石京;;刑事和解與檢察工作[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8 張東;;淺析恢復性司法[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賀恒揚;劉路陽;;加強檢察監(jiān)督實現(xiàn)刑事和解的價值回歸[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10 吳飛飛;;刑事和解與檢察職能[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 劉仁文;追求無害甚至多贏的正義[N];人民法院報;2010年
2 南寧市興寧區(qū)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郭魏 南寧市興寧區(qū)人民檢察院 陳立毅;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 服務和諧社會建設[N];法治快報;2009年
3 劉承韙 吳宏耀 于志剛 高仰光 劉飛 俞飛 李居遷;刑事和解的正當性追問[N];法制日報;2009年
4 山東省煙臺市人民檢察院 徐志濤 張惠保;公訴階段如何規(guī)范適用刑事和解[N];檢察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曾屹崧 通訊員 陳彬 陳立毅 吳冰;敢為人先創(chuàng)新路,刑事和解促和諧[N];法治快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陳麗平;刑事和解是不是“花錢買平安”[N];法制日報;2011年
7 記者 徐日丹;刑事和解與程序分流學術研討會召開[N];檢察日報;2008年
8 曹堅 陳海燕;金融犯罪刑事和解的價值構造(上)[N];上海金融報;2011年
9 喬子軒;重慶二中院刑事和解念好三字經(jīng)[N];人民法院報;2011年
10 傅達林;從檢察長釋法反觀法律與民眾的對接障礙[N];法制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葛琳;刑事和解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2 田小豐;論刑事和解[D];復旦大學;2012年
3 吳立志;恢復性司法基本理念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周亞紅;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5 何挺;現(xiàn)代刑事糾紛及其解決[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6 蔡國芹;刑事調解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7 鄧建輝;刑事和解制度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8 孫淼;刑事裁判中法律錯誤的救濟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9 張善q,
本文編號:23248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2324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