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開行政訴訟的訴的利益
[Abstract]:The right to know in public law originates from citizens'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power and supervision, and has become an individual's right to establish law. Th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to safeguard this kind of right naturally belongs to one kind of subjective litigation, and the right to know serves the public interest of participating in government affairs, supervising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th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of information publicity also has the objective lawsuit face. Private application for the disclosur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s the exercise of their right to know protected by the norms of administrative law;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right to know belongs to any citizen and serves the interests of no specific subject, the prosecutor does not have to have special personal interests, so long as he submits a public application, he will establish an "interest" with the administrative decision 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an have the plaintiff qualification that brings administrative lawsuit. As to whether there is a special need f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t should be proved only if the plaintiff adds value to the us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Even if the prosecutor has the right to read files in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it does not affect his right to know about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The right to know is a kind of substantive right, which should be guaranteed by due process. Having one of the entities and procedures is sufficient to have the benefit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Based on this, we should not judge the abuse of the right of action in principle for th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雷吉爾;;從秩序權的視角來看公益訴訟的原告資格[J];法制與社會;2008年34期
2 羅珊;;淺析我國公益訴訟的原告資格的必要性[J];現(xiàn)代營銷(學苑版);2011年11期
3 臧明,劉德生;企業(yè)被撤并后應以什么樣的原告資格起訴?[J];法學雜志;1995年04期
4 羅智敏;;意大利對普遍利益的司法保護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以原告資格為中心[J];比較法研究;2006年01期
5 臧肖睿;;淺談公益訴訟中的原告資格[J];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6 陳典;;淺析我國公益訴訟中原告資格的認定[J];法制與社會;2009年06期
7 陳亮;;美國限制原告資格擴張的三種學說及其批判[J];法學雜志;2009年07期
8 黃進;;淺談我國反壟斷公益訴訟的原告資格問題[J];經(jīng)營管理者;2009年14期
9 陳亮;;美國關于原告資格功能之爭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河北法學;2009年07期
10 侯紫揚;;誰是“法律上的利益”者——以日本撤銷訴訟的原告資格為視角[J];南都學壇;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凌維慈;;城鄉(xiāng)規(guī)劃爭議中的原告資格——日本法上的啟示[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吉萌;;民政部門“代訴”現(xiàn)象的反思與法律應對——兼論我國原告資格制度的瓶頸與突破[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振清;;政府信息公開訴訟原告資格問題研究[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4 崔文俊;;對我國商標確權司法審查制度幾個問題的思考與探討[A];當代法學論壇(2007年第1輯)[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河南省焦作市馬村區(qū)人民法院 鄧輝;張某是否具有原告資格[N];人民法院報;2010年
2 劉鳳梅 吳民;李某是否具備原告資格?[N];江蘇法制報;2005年
3 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 吳名;民事訴訟原告資格的判斷標準[N];人民法院報;2010年
4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馬懷德;競爭者的原告資格[N];人民法院報;2002年
5 王 旭;行政訴訟確定原告資格的法律規(guī)范與法律方法[N];人民法院報;2006年
6 孔祥俊;公益訴訟與訴權擴張[N];人民法院報;2005年
7 扶民;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問題探究[N];人民法院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丁國鋒;原告資格界定影響公益訴訟效果[N];法制日報;2012年
9 尹文娟;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界定[N];江蘇經(jīng)濟報;2010年
10 ;什么樣的“民” 可以告“官”[N];工人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式軍;環(huán)境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小慧;我國政府信息公開訴訟中原告資格的認定[D];海南大學;2015年
2 王婕;我國反壟斷民事訴訟中社會組織原告資格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3 袁芳;論我國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擴張[D];寧波大學;2014年
4 熊芬;政府信息公開訴訟的相關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5 曾心泉;消費公益訴訟原告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5年
6 孫亞峰;行政訴訟利害關系人原告資格初探[D];蘇州大學;2015年
7 杜春曉;論我國消費公益訴訟的原告資格[D];揚州大學;2015年
8 蔡超君(June Cai);多數(shù)人法律上的利益[D];華東政法大學;2016年
9 馬辰;我國文物行政訴訟問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10 孫婷婷;反壟斷民事訴訟原告資格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2961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229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