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事訴訟中無罪化機制的過程性失靈及應對
[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requires the protection of the substantive interests of the accused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innocence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grievance. At present, the typical cases in criminal justice in our country make us reali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cess failure of the innocent mechanism in our country's criminal procedure. The current criminal procedure system of our country tends to pursue the case of the suspect of the guilty evidence, rather than to deal with the case in an instant innocent manner. Under the concept of presumption of guilt, the latent rules of continuous prosecution prevail, and there is institutional space behind it to allow the expansion of departmental interests. The realistic resistance of the judicial system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process failure of the innocent mechanism. In contrast, the internal working mechanism of the public security and judicial organs is only an accompanying factor.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process failure of the innocent mechanism, we should focus on: the strategy of instant innocence in procedure discretion, the perfection of the system of innocence mechanism, the dissolving strategy of the extrinsic resistance of the judicial system and so on.
【作者單位】: 遼寧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馬明亮;;司法績效考評機制研究——以刑事警察為范例的分析[J];中國司法;2009年07期
2 陳瑞華;;留有余地的判決——一種值得反思的司法裁判方式[J];法學論壇;2010年04期
3 高通;;論無罪判決及其消解程序——基于無罪判決率低的實證分析[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3年04期
4 孫長永;王彪;;刑事訴訟中的“審辯交易”現(xiàn)象研究[J];現(xiàn)代法學;2013年01期
5 顧永忠;李辭;;捕后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的理解與適用[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6 邢永杰;侯曉焱;;撤回公訴問題評析[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7 陳瑞華;;論徹底的事實審 重構我國刑事第一審程序的一種理論思路[J];中外法學;2013年03期
8 張明楷;;刑事司法改革的斷片思考[J];現(xiàn)代法學;2014年02期
9 姚顯森;;疑罪從無處理的程序法規(guī)制[J];現(xiàn)代法學;201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翟中東;;法學層面上的刑罰裁量根據(jù)[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2 韓軼;;西方國家的刑罰目的觀及其對我國刑罰目的界定的啟示——兼論懲罰犯罪應界定為我國刑罰目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3 王圣揚;夏珍珍;;論中國當代傳媒與司法的關系[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4 施鵬鵬;;論無罪推定的本質[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5 郭世杰;;論“監(jiān)企合一”與我國監(jiān)獄職能的實現(xiàn)[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2期
6 李婷;次道德現(xiàn)象及其刑事法理依據(jù)探析[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7 陳嬰虹;論農民利益的缺失——從國家與農民契約關系的角度[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8 高新華;論以人為本司法觀的理論基礎——從新憲法修正案談起[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9 韓軼;;論刑罰目的與量刑原則[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10 郭哲;;對“見死不救”的法理學再思考[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秉志;陰建峰;;新中國刑法立法60年——以影響刑法立法的客觀范疇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李澤明;;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研究[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郭云忠;;檢察權謙抑性的法理基礎[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馮仁強;;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司法適用解讀[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鞏富文;姚宏科;;刑事從寬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楊迎澤;朱全景;;和諧社會、法律監(jiān)督與檢察官職業(yè)培訓[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7 熊春泉;童春榮;;規(guī)范量刑與自由裁量——博弈中的納什均衡[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黃學賢;趙中華;;農民平等權的學理分析[A];新農村建設的制度保障[C];2005年
9 何勤華;;西方法學觀在近代中國的傳播[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法治文明的承繼與融合”法律分論壇論文或提要集[C];2004年
10 余衛(wèi)釗;蘇秋月;;盜伐珍貴樹木行為的成本—收益分析——以浙江紅豆杉盜伐為視角的解讀[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進德;協(xié)商性司法在西方的興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吳曉暉;論宏觀調控決策的法律調整[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張玉堂;邊沁功利主義分析法學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夏菲;論英國警察權的變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張少林;被害人行為刑法意義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王忠春;清代無訟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李曉歐;不純正不作為犯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李貴揚;刑事訴訟中被害人權利探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陳海玉;未決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2 尹群智;犯罪嫌疑人的物質性人格權保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3 權龍曼;論我國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完善[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4年
4 宋向鳴;指定居所監(jiān)視居住的適用與規(guī)制[D];蘇州大學;2014年
5 游皓坤;扒竊型盜竊犯罪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6 施茜;論社區(qū)矯正工作者的隊伍現(xiàn)狀[D];蘇州大學;2014年
7 孟陽;醉駕型危險駕駛犯罪實證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8 王冕;遼寧省F縣入戶盜竊犯罪調研報告[D];遼寧大學;2014年
9 王成德;存疑不起訴制度研究[D];遼寧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單曉云;李旺城;;檢察機關撤回起訴適用“危機”及改革出路——對北京市近年來檢察機關撤回起訴案件情況的實證研究[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朱桐輝;;案外因素與案內裁量:疑罪難從無之謎[J];當代法學;2011年05期
3 張舫;毛素梅;;面向立法程序的個人選擇——公共選擇視角中多數(shù)原則的可能性及其限度[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顧永忠;劉瑩;;論撤回公訴的司法誤區(qū)與立法重構[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5 王玉杰;疑罪探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6 江必新;論合議庭職能的強化[J];法律適用;2000年01期
7 葛玲;;疑罪從無原則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的異化及其分析[J];法律適用;2008年08期
8 胡云騰;;論裁判文書的說理[J];法律適用;2009年03期
9 熊秋紅;對刑事證明標準的思考——以刑事證明中的可能性和確定性為視角[J];法商研究;2003年01期
10 侯猛;;政法傳統(tǒng)中的民主集中制[J];法商研究;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夏偉;王周瑜;;存異難:檢察權與審判權關系之憂——以近十年判決無罪人數(shù)走勢為視角[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郝銀鐘;[N];法制日報;2006年
2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陳衛(wèi)東;[N];檢察日報;2012年
3 劉嵐;[N];人民法院報;2007年
4 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副所長 蔣惠嶺;[N];人民法院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莊永廉;[N];檢察日報;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俊豪;賴國東;;印證證明模式在實踐中的運用探析[J];中國檢察官;2011年04期
2 蔡宗斌,鄭光;公訴人如何搞好庭審舉證[J];檢察實踐;1999年04期
3 陳嵐;;美國刑事訴訟中的“查禁審”[J];法學雜志;1992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河北省海興縣檢察院 姬洪東;首先考慮樹立現(xiàn)代執(zhí)法理念[N];檢察日報;2004年
2 高曉霞 李錦忠 代國川;堅持四項原則 確保案查實效[N];菏澤日報;2006年
3 本報報道組;克難攻堅 不辱使命[N];湖北日報;2014年
4 早報首席評論員 沈彬;相信正義的“云圖”[N];東方早報;2014年
5 平?jīng)鍪嗅轻紖^(qū)檢察院 徐建平 張屹立;嚴格公正執(zhí)法 防止冤假錯案[N];甘肅日報;2014年
,本文編號:22419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2241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