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境論視角下的法律原則適用問題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law in our country by the method of contextual theory. Any scientific knowledge can only be meaningful in a specific context, that is, no context and no meaning. Based on the needs of China's judicial practi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legal principle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judicial context.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application of legal principles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sums up and combs the problems of the application of legal principles in China's judicial practice. The second part, only based on the judicial context of our country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legal principles is mor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his part mainly describes the specific context of the application of legal principles. In the third part, how to make the principle of law a proper adjudicative norm is a common problem faced by the theorists and the practitioners. However, there are many contextu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egal principles in judicial practice. This part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extra-verbal context, the intra-linguistic context and the linguistic context in a cas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law, we believe that the intra-linguistic context is the ba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egal principle. Context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law, and the external context is more an auxiliary factor. The fourth p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se study,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how contextual factors permeate the judge's judgment.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pecial case fact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judge to seek, select, interpret and apply the legal principles, and the legal norms in the text are the basis for the judge to construct the premise of adjudication. A proper adjudicative norm is bound to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provisions in the comprehensive text of the judge,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facts of the case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asonable expectations of the people at present.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D92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傳毅;論法律原則[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 龐凌;法律原則的識別和適用[J];法學;2004年10期
3 舒國瀅;法律原則適用中的難題何在[J];蘇州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4 謝暉;法律原則的效力和適用條件[J];蘇州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5 陳金釗;作為方法的法律原則[J];蘇州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6 龐凌;法律原則適用的方法及其限制[J];蘇州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7 胡玉鴻;法律原則適用的時機、中介及方式[J];蘇州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8 張亮;;論法律原則[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9 王夏昊;;法律原則的適用方式[J];學習與探索;2007年02期
10 葛治華;羅小平;;論法律原則的適用[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欒國華;;建設和諧農(nóng)村的五項財稅法律原則[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李曉君;;從2011全世界自然災害頻發(fā)——看我國政府應急管理體系中的法律原則與災民的基本權利保護[A];當代法學論壇(2011年第2輯)[C];2011年
3 申艷紅;;論政府維穩(wěn)管理的法律原則[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孫世光;;耕地“占補平衡”的立法完善[A];2007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卷)[C];2007年
5 劉熹;;行政訴訟中規(guī)則缺位時原則的作用[A];當代法學論壇(2011年第1輯)[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海英;法律原則適用之反思[N];人民法院報;2006年
2 華東政法大學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游偉;讓法律原則成為切實的司法行動[N];人民法院報;2013年
3 石言;法律原則是執(zhí)法不可逾越的紅線[N];海南日報;2013年
4 本報評論員 肖暢;艾滋自愿檢測是剛性的法律原則[N];長江日報;2014年
5 游偉;讓法律原則變成司法行動[N];法制日報;2013年
6 楊洋;關于色情廣告及執(zhí)法中法律原則的適用[N];中國工商報;2009年
7 丁眾;法律原則不是標語口號[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9年
8 江蘇省響水縣人民法院 李富金;法律原則及法律用語[N];中國婦女報;2001年
9 北斗星學校司法考試輔導專家 雷振;法理異軍突起 后勢仍將延續(xù)[N];檢察日報;2007年
10 于安;應急措施要遵守法律原則[N];人民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夏昊;法律規(guī)則與法律原則的抵觸之解決[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2 李鑫;法律原則適用的方法模式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張華;法律原則的司法適用[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4 胡君;原則裁判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遲雅娟;論法律原則的適用[D];重慶大學;2009年
2 王飛;略論法律原則[D];河北大學;2011年
3 梁迎修;論法律原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4 周怡萍;論法律原則[D];吉林大學;2007年
5 郭亞靜;論法律原則的適用[D];山東大學;2011年
6 董稅濤;法律原則的類型化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7 魯佳;論GPA法律原則在中國政府采購制度中的實現(xiàn)[D];南京大學;2013年
8 劉娜;論法律規(guī)則適用“不能”時法律原則的適用[D];西南大學;2016年
9 嚴文俊;論法律原則的適用方式[D];廣東財經(jīng)大學;2016年
10 王迪;法律原則的司法適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2409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224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