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案處理”案件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本文關鍵詞: 公安機關 后續(xù)處理 檢察機關 犯罪案件 批準逮捕 同案犯罪嫌疑人 身份不明 基本情況 審查起訴階段 最高人民檢察院 出處:《人民檢察》2013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2012年3月至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lián)合部署開展了"另案處理"案件專項檢查活動(以下簡稱"專項檢查活動"),對"另案處理"案件的底數(shù)、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筆者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推動"另案處理"適用的進一步規(guī)范。一"、另案處理"案件的基本情況1.2011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案件725563件1067951人,其中涉及"另案處理"案件104261件202897人,分別占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案件總件數(shù)、人數(shù)的14.37%、19%。適用
[Abstract]:From March 2012 to October,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and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jointly deployed special inspection activities for "handling other cas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pecial inspection activities"). The author ha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number of ca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The author will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standard of "dealing with other cases". In 2011, procuratorial organs nationwide accepted public security organs to request approval for the arrest of 725563 cases involving 1067951 people. Of these, 104261 and 202897 cases were involved, accounting for the total number of arrest cases submitted by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for approval.
【作者單位】: 最高人民檢察院偵查監(jiān)督廳;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檢察院;
【分類號】:D926.3
【正文快照】: 2012年3月至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lián)合部署開展了“另案處理”案件專項檢查活動(以下簡稱“專項檢查活動”),對“另案處理”案件的底數(shù)、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筆者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推動“另案處理”適用的進一步規(guī)范。一“、另案處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同一犯罪事實可否兩次提請批準逮捕[J];人民檢察;2006年06期
2 元明;;發(fā)揮檢察職能 加強偵查和立案監(jiān)督[J];人民檢察;2008年21期
3 王洪俊;;人民檢察機關的偵查監(jiān)督[J];現(xiàn)代法學;1984年04期
4 魏鳴隆;范偉;;直訴案件增多給檢察機關帶來的影響及對策思考[J];政府法制;2010年19期
5 世友;;北京市公檢法三機關發(fā)揮互相制約的作用,提高了辦案質(zhì)量[J];法學雜志;1980年03期
6 高利民;;對公安機關“以事立案”的案件可以進行立案監(jiān)督[J];人民檢察;2010年10期
7 徐蓉;;完善當前立案監(jiān)督工作的思考[J];人民檢察;2007年13期
8 何毅;呂峰;;是結果還是效果:調(diào)解工作新理念[J];民主與法制;2010年21期
9 吳輝;;實然與應然:我國刑事訴訟檢警關系探討[J];重慶行政;2005年05期
10 劉杰;;公安機關立案監(jiān)督之完善[J];法治論壇;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祖?zhèn)?;批捕環(huán)節(jié)如何引導公安機關化解社會矛盾——對鄭州市檢察機關建立和完善“非羈押訴訟”機制的思考[A];第六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趙杉;趙艷;;檢察機關介入偵查引導取證機制的構建[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3 盧文福;;淺析檢察機關法律監(jiān)督的缺陷及完善[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4 郭祖祥;鄢志祥;;檢察機關的領導體制和決策機制初探[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5 賴林濤;;紀檢監(jiān)察機關與檢察機關辦案銜接工作機制研究[A];北京教育紀檢監(jiān)察工作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張紅梅;;社會轉型期檢察機關的功能——兼論中國檢察機關檢察權的配置[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7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課題組;許海峰;殷健;賈瑞生;鐘達先;呂丹;;檢察機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8 張朝霞;王志坤;;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視野中論檢察機關的刑事政策改進[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9 沈雪中;糜方強;樓麗;趙寶琦;;試論檢察機關捕訴機制改革[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傅文魁;;檢察機關自身監(jiān)督制約機制建設[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范春生 陳光明;綁架校長案兩嫌犯被批捕[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2 李軒甫 張翠玲;海南規(guī)范行政執(zhí)法移送涉罪案件[N];檢察日報;2006年
3 記者 徐德高 通訊員 季元強 邱楠;不捕案件答疑說理解開心結[N];檢察日報;2009年
4 苗福翠邋王培杰;河南鄢陵 捕與不捕“雙向說明”[N];檢察日報;2007年
5 劉林吶;檢察機關刑事偵查與公安機關偵查有什么不同?[N];檢察日報;2005年
6 記者 姬少亭 朱薇 于力;周光權代表:建檢察院巡查制防“躲貓貓”[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7 秦中新 鳳立成;淺議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刑事偵查權的監(jiān)督[N];江蘇法制報;2009年
8 趙維民;公安機關撤銷不批捕案件應通知檢察機關[N];檢察日報;2006年
9 孫麗華;綠園區(qū)規(guī)范執(zhí)法行為 檢察公安聯(lián)手定“制度”[N];北方法制報;2005年
10 記者 林世鈺;糾正不當立案成立案監(jiān)督新亮點[N];檢察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鐘得志;檢察偵查權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2 王建明;職務犯罪偵查措施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3 陳瑩瑩;刑事檢察監(jiān)督的程序化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種松志;檢警關系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王永杰;從程序異化到事實異化:以冤案為中心[D];復旦大學;2007年
6 徐靜磊;論檢察權[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7 徐軍;檢察監(jiān)督與公訴職能關系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8 邱飛;偵查程序中的司法審查機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劉蘭秋;刑事不起訴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任惠華;法治視野下的偵查效益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亞明;“檢察引導偵查”機制改革的理性思考[D];蘇州大學;2006年
2 王麗媛;我國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監(jiān)督配合關系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李國鋒;我國職務犯罪偵查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張文民;對公安機關雙重行為的重新思考[D];鄭州大學;2007年
5 趙赤;論我國檢察機關偵查權的控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6 李源清;論公安機關辦理經(jīng)濟犯罪案件之初查的法律定位及程序構建[D];四川大學;2004年
7 賈紅群;關于我國社區(qū)矯正執(zhí)行主體的探討[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8 趙景春;公安執(zhí)法中行政與刑事的界限[D];山東大學;2006年
9 劉彥;我國檢察機關偵查監(jiān)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李冬妮;中德檢警關系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870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48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