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行政訴訟法》受案范圍的修改
本文關鍵詞:論新《行政訴訟法》受案范圍的修改 出處:《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行政訴訟受案范圍 行政行為 司法審查 局限 拓展
【摘要】: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是指法院受理行政爭議案件的界限,即可用受理什么樣的案件,不能受理什么樣的案件,哪些行政活動應當由法院審查,哪些不能被審查。①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始于行政訴訟,在行政訴訟領域是討論的焦點,也是爭議的中心。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具有行政訴訟所含有的價值,體現(xiàn)了行政訴訟目的,反映了公民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之間的平衡關系,也受到公民權利意識等因素的影響。在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現(xiàn)行“不予審查的假定原則”已不合時宜,應采用“可以審查的假定原則”。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也有其立法模式,有概括式、列舉式和結合式。我國現(xiàn)行的是“肯定概括+肯定列舉+否定列舉”的形式,新《行政訴訟法》并未對其作出改變,但以“肯定概括”和“否定列舉”相結合的形式是大多數國家所采用的,也是最為成熟的形式。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中部分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查范圍亦是重要問題,審查的形式直接關系到審查的公正性,審查的結果直接影響行政相對人的權益,對這一問題進行論證十分必要。文章亦對部分內部行政行為和部分行政終局行為進行了討論,作出了建議。筆者主要運用了以下研究方法:第一,文獻研究方法。筆者收集大量的法學前輩的學術論文,獲取關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文獻資料,比如在法律修改過程中的意見稿等,對其進行閱讀分析,并形成自己的觀點。第二,歷史研究方法。對中國近30多年的行政訴訟法發(fā)展的歷史階段進行背景探索和分析,以及其中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法律規(guī)定的發(fā)展進程,在歷史的發(fā)展中尋求不斷的革新,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第三,比較研究方法。通過了解西方國家對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法律規(guī)定,進行比較研究,以及對其有益經驗進行借鑒,以期為我國行政訴訟制度的發(fā)展所用。筆者用四個章節(jié)整體把握文章結構,具體可以分為:第一章闡述了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含義以及相關的基本理論;第二章介紹了我國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從開始直到新《行政訴訟法》的修改為止的演變發(fā)展,以及所呈現(xiàn)出的不斷擴大的總體趨勢;第三章對新《行政訴訟法》中我國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修改作了分析,并論述了其中的局限性;第四章在前文中所討論的局限性為基礎,提出了涉及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原則、立法模式、部分抽象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等內容的完善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際唐;程曉;;我省實施行政訴訟法的現(xiàn)狀及幾點思考[J];人民之聲;2000年12期
2 鄒孝泉,蔡奇漢;試論行政訴訟法在公安執(zh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1期
3 洪天輝;完善行政訴訟法與建設法治政府[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2年03期
4 林莉紅;行政訴訟法修改定位——精細化與完善化[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5 胡錦光;《行政訴訟法》修改:我國法治建設的新開端[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6 王簫雨;;以行政訴訟法第一條規(guī)定為視角:論行政訴訟法的理論基礎[J];法制與社會;2006年22期
7 應松年;;在紀念《行政訴訟法》頒布20周年座談會上的發(fā)言[J];行政法學研究;2009年03期
8 楊海坤;;對于擺脫《行政訴訟法》實施困境的反思[J];行政法學研究;2009年03期
9 李宗興;;上海法學界在《行政訴訟法》制定和實施中的貢獻——在《行政訴訟法》頒布20周年紀念會上的發(fā)言[J];法治論叢(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10 郭巍青;;《行政訴訟法》還要接受社會評價[J];南風窗;2010年2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鄭水泉;;試論行政訴訟法的修改與完善——行政訴訟中的若干問題研究[A];中國行政法之回顧與展望——“中國行政法二十年”博鰲論壇暨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董麗君;;我國行政訴訟法關于回避主體之規(guī)定及其完善[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3 楊海坤;;實現(xiàn)行政法治以保障人權——紀念行政訴訟法頒布20周年[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4 ;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環(huán)境與資源法專業(yè)委員會關于修改《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時增設環(huán)境公益訴訟條款的建議(草稿)[A];環(huán)境公益訴訟開展與律師的作用——2005年全國律協(xié)環(huán)境與資源法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郭修江;;行政訴訟法目的之回顧與展望——合法性審查與解決行政爭議的對立統(tǒng)一[A];中國行政法之回顧與展望——“中國行政法二十年”博鰲論壇暨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金曉;;“慣用技術手段”在行政法以及行政訴訟法視角下的探討[A];發(fā)展知識產權服務業(yè),支撐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2012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年會第三屆知識產權論壇論文選編(第一部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泰州市檢察院 劉艷 劉張春;行政訴訟法修改中的檢察權保障[N];江蘇法制報;2013年
2 省委黨校 趙守東;淺析行政訴訟法修改對依法行政的影響[N];黑龍江日報;2014年
3 記者 姜洪;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關于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N];檢察日報;2014年
4 記者 張先明;行政訴訟法制定25年后首次大修[N];人民法院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唐俊;行政訴訟法修改尚需探[N];法制日報;2005年
6 本報通訊員 趙興武 本報記者 殷駿;《行政訴訟法》施行15年后將改革[N];南京日報;2005年
7 王曉雁;行政訴訟法不改不行了[N];法制日報;2008年
8 記者 劉蘭英 晁會芹;市人大常委會檢查《行政訴訟法》貫徹情況[N];菏澤日報;2008年
9 全國政協(xié)原副主席 羅豪才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原主任 顧昂然 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教授 應松年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主任 曹康泰;紀念行政訴訟法頒布20周年座談會發(fā)言摘要[N];人民法院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李 飛;建議修改行政訴訟法[N];人民法院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東亮;行政訴訟目的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志林;我國2015年新行政訴訟法判決類型研究[D];湘潭大學;2015年
2 王珂;規(guī)范性文件司法審查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3 章志豪;論新《行政訴訟法》受案范圍的修改[D];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
4 丁明珠;南京國民政府時期《行政訴訟法》文本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4年
5 翟鑫宇;論行政訴訟和解制度[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6 華夏;行政訴訟法對公民基本權利的保護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7 顧薇;行政訴訟起訴期限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8 張寶華;行政訴訟法上的“法律上利害關系”[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9 袁源;行政訴訟和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10 夏贏;論我國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立法完善[D];鄭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3354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33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