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我國死刑復核巡回法庭審理程序的理性思考
發(fā)布時間:2017-12-12 09:00
本文關鍵詞:構建我國死刑復核巡回法庭審理程序的理性思考
【摘要】:被判處死刑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這也是死刑具有終局性、不可逆轉性的原因。因此,世界各國都嚴格限制對死刑的適用,我國也不例外。我國不僅從實體法層面控制死刑的適用,程序法上也嚴格規(guī)定了適用死刑的程序。實體法方面,我國對適用死刑的對象作出了限制,死刑對未成年人、懷孕的婦女等不適用;程序法方面,對于死刑案件除了要經(jīng)過一審、二審的審理,還要報最高院復核。死刑復核程序作為嚴把死刑案件質(zhì)量的關口,是防止冤殺、錯殺,統(tǒng)一執(zhí)法尺度的關鍵程序,它有效防止了死刑濫用,維護了社會秩序。近年來,我國圍繞死刑復核制度也開展了一些新舉措。2012年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中增加了訊問被告人和聽取辯護律師意見的規(guī)定。為了進一步加強聽取辯護律師意見的規(guī)范性,保障死刑案件被告人的辯護權,最高人民法院也專門針對聽取辯護律師意見出臺了新的規(guī)定,指明了最高院聽取辯護律師意見的具體辦法和流程。這些新舉措對我國死刑復核制度具有重大意義,增強了我國死刑復核程序的公正性,體現(xiàn)了我國“少殺、慎殺”的死刑政策。然而,從近幾年我國死刑復核制度運行的狀況看來,我國死刑復核制度仍然存在諸多弊端。最高院死刑復核主要還是以書面審查為主,輔以訊問被告人、聽取辯護律師意見等措施。這樣的死刑復核方式仍然太過于行政化,不具有公開性。對于只存在法律適用的死刑案件而言,適用這種復核方式無疑既可以保障適用死刑的統(tǒng)一性和公正性,又能保障死刑復核案件的效率。但是,對于存在事實爭議和社會影響較大的復雜死刑案件而言,證據(jù)的調(diào)查和質(zhì)證是極其重要的。對于這些死刑案件,如果仍然在最高人民法院以書面審查的方式進行復核的話,一方面,訴訟效率大大降低、浪費訴訟資源,另一方面也不符合程序正當性理論。我國當前正在進行構建巡回法庭的司法改革。最高人民法院為了便于公民訴訟,就地解決糾紛,在大區(qū)內(nèi)設置巡回法庭。并且,從我國巡回法庭設立的情況可以看出,最高院現(xiàn)在越來越注重律師群體在化解社會矛盾、推動司法改革上的特殊作用,第二巡回法庭還計劃提供專門的律師申訴渠道、接待辦公室等等。巡回法庭背后所體現(xiàn)的價值和理念,正好能夠解決我國當前最高院死刑復核程序的一系列問題。通過在巡回法庭內(nèi)構建訴訟化的死刑復核程序來負責事實存在爭議、社會影響較大案件的死刑案件的復核,既能提高此類案件的訴訟效率,節(jié)約司法資源和成本,又能為辯護律師等訴訟主體參與死刑復核程序提供了便利,實現(xiàn)了程序正當性的要求。因此,筆者認為,將部分死刑復核案件納入巡回法庭審理的范疇中,是解決我國當前死刑復核存在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必要且可行的。雖然,目前死刑復核案件暫未納入巡回法庭審理的范疇,但筆者認為,死刑復核程序納入巡回法庭審理是符合司法改革大勢所趨的。因此,筆者在本文中將具體論述死刑復核程序運行的現(xiàn)狀,以及巡回法庭制度適用于部分死刑復核案件的合理性,并提出我國死刑復核巡回法庭審理制度的設計方案。具體來說,筆者認為,可以通過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對我國死刑復核案件進行分流,使得一部分需要大量進行調(diào)查、舉證、質(zhì)證、存在事實爭議的案件進入巡回法庭進行訴訟化審理,提高此類案件的訴訟效率。其余案件則仍有最高院總部進行法律適用的審查,統(tǒng)一死刑案件適用法律的尺度。這就是筆者提出的“一權兩制”構想,即把握死刑核準權統(tǒng)一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的大方向不變,對死刑復核案件中僅僅涉及法律適用爭議的案件,繼續(xù)由最高人民法院總部按照現(xiàn)存方式進行復核;而存在事實爭議,或者社會影響較大、需要由巡回法庭審理的死刑復核案件,交由巡回法庭通過公開聽審的訴訟化審理方式進行審理。通過此種改革方式,既能保障我國死刑案件適用法律的同一性,又能保證個案的公平公正。并且,也能有效解決我國死刑復核案件訴訟資源浪費、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5.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漢昌,章青山;關于我國死刑復核程序的檢討[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本文編號:12818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28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