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審級制度的兩種模式:以中美為例的比較分析
本文關鍵詞:刑事審級制度的兩種模式:以中美為例的比較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刑事審級制度 糾紛解決 規(guī)則治理 審級制度模式
【摘要】:根據(jù)審級制度的功能結構、初審程序與上訴程序之間的功能劃分、審級制度的構造等方面的差異,可以將中美兩國的刑事審級制度分別歸結為糾紛解決主導型的刑事審級制度和規(guī)則治理主導型的刑事審級制度。中美兩國之所以實行不同的刑事審級制度模式,與兩國的法律傳統(tǒng)具有重要關聯(lián)。規(guī)則治理主導型的刑事審級制度有助于充分發(fā)揮初審法院和上訴法院的各自優(yōu)勢,促進不同審級之間的功能區(qū)分。盡管糾紛解決主導型的刑事審級制度體現(xiàn)了法院解決糾紛的審慎態(tài)度,但是容易導致初審程序與上訴程序之間的惡性循環(huán)。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
【分類號】:D971.2;D925.2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盡管理論界對于刑事審級制度的理解在細節(jié)上稍有不同,但普遍認為刑事審級制度是指法院在縱向組織體系上的層級劃分,以及刑事案件最多經(jīng)過幾級審理以后,其裁判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一種法律制度;蛟S正因如此,我國學者習慣于從“幾審終審”的角度來概括現(xiàn)代各國的刑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阮防,邵培樟,李唐;試論建立我國的判例法制度[J];法學評論;2005年04期
2 陳興良;;案例指導制度的規(guī)范考察[J];法學評論;2012年03期
3 王超;;西方國家刑事審級制度功能的比較分析[J];比較法研究;2012年06期
4 易延友;;我國刑事審級制度的建構與反思[J];法學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小玲;李家宏;;論刑事訴訟中訴判同一原則[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2 曹險峰;;羅馬法中的人格與人格權[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3 林喜芬;;論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的宏觀位階——兼評中國證據(jù)規(guī)則的憲法化取向[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4 劉少軍;李延奎;;論辯訴交易與刑事和解的差異與融合[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5 張友連;;論占有制度的法律價值——兼論《物權法》中占有制度的完善[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6 劉少軍;;論刑事訴訟合意的理論基礎[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7 沈瑋瑋;;從甘結到具結悔過:傳統(tǒng)民事司法信任的轉變[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8 劉少軍;葉雨晴;;關于相對不起訴中引進特別程序的法律思考——以被不起訴人的權利救濟為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9 曾兆暉;艾利娜;;理性視角下的法的目的[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10 曹達全;試析美國辯訴交易中控辯力量對比及其啟示[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新潮;;中國檢察權及其權力配置[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張健;;世界各國(地區(qū))反貪機構外部社會監(jiān)督制度比較研究——兼論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監(jiān)督范圍與組織形式的完善[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課題組;倫朝平;范淑玲;賈穎玲;李繼華;;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4 薛曉衛(wèi);;人民監(jiān)督員選任機制完善構想[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孫謐t,
本文編號:12029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20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