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jù)詐騙犯罪問題研究
本文選題:票據(jù) + 詐騙; 參考:《吉林大學》2006年碩士論文
【摘要】: 目前在我國,利用金融票據(jù)或針對金融票據(jù)而實施的詐騙犯罪案件,呈逐年遞增趨勢。并且涉案金額巨大,對金融管理秩序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本文立足于金融實際,考察票據(jù)詐騙犯罪問題,針對票據(jù)詐騙犯罪的特點和規(guī)律,對這一新型經(jīng)濟犯罪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從票據(jù)詐騙犯罪的概念特征、具體類型、犯罪構(gòu)成及打擊與防范角度,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以期對我國票據(jù)詐騙犯罪問題的研究有所裨益。 本文結(jié)合刑法、商法的相關(guān)規(guī)定與理論研究,探討了票據(jù)詐騙犯罪的理論特征,從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以及犯罪主觀方面四個構(gòu)成要件對票據(jù)詐騙犯罪進行了考察,從中總結(jié)出票據(jù)詐騙犯罪的常見種類。 結(jié)合理論知識,本文還討論了在實務(wù)中常見的疑難問題,如對使用偽造、變造的金融票據(jù)、使用作廢的金融票據(jù)中“使用’’的理解;在票據(jù)的背書欄偽造、變造記載內(nèi)容的定性;將偽造、變造的票據(jù)質(zhì)押后騙取財物的行為定性;倒賣偽造、變造的票據(jù)行為定性;非法“補記”空白支票行為的定性;在空白票據(jù)上偷蓋印章的行為定性;行為人偽造、變造票據(jù)后,將其提供給他人使用行為的定性以及金融機構(gòu)內(nèi)部工作人員參與票據(jù)詐騙的行為定性等。 本文最后從司法實務(wù)角度出發(fā),針對目前票據(jù)詐騙犯罪的特點,總結(jié)出票據(jù)詐騙犯罪分子常見的作案手段,進而得出應(yīng)對與防范票據(jù)詐騙的策略。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rime of fraud by using financial instruments or against financial instrument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our country. And the amount involved in the case is huge, and the harm to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rder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financ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rime of bill frau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the crime of bill fraud, and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is new economic crime, from the conceptu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fic types of bill fraud.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research on the crime of bill fraud in China,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constitution of crime and the angle of strike and prevention. Based o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criminal law and commercial law,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ll fraud, including the object of the crime, the objective aspects of the crime, the subject of the crime, And the subjective aspects of the crime of four element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bill fraud crime, from which to sum up the common types of bill fraud crime. Combined wi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common difficult problems in practice, such a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use of forged and altered financial instruments, the use of invalid financial instruments, the forgery of notes in the endorsement colum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altered record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ehavior of defrauding property after the pledge of forged and altered bill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ct of reselling forged and altered bill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ct of illegally "replenishing" blank cheques; After forgery and alteration of the bill, the actor provide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ehavior of using the bill to others and the nature of the behavior of the staff in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 participating in the bill fraud, and so on. Finally, from the angle of judicial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sent bill fraud crim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mmon criminal means of bill fraud, and then obtains the strategy to deal with and prevent bill fraud.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D917;D924.3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小玲;安利萍;;訴訟詐騙定性相關(guān)問題探討[J];河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宮路;;電子商務(wù)領(lǐng)域詐騙犯罪偵查研究[J];廣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3 李記華;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罪與相關(guān)的詐騙罪探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5年02期
4 易國鋒;;招搖撞騙罪的重構(gòu)探討——兼論詐騙罪、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的構(gòu)建[J];孝感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5 楊柳;熊偉;;試論詐騙罪的處分行為[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8年06期
6 李嘉杰;;詐騙罪中的欺騙行為之認定——對短信詐騙案的比較分析[J];網(wǎng)絡(luò)財富;2009年12期
7 夏德輝;;警惕以幫人找工作為名的詐騙[J];農(nóng)民文摘;2010年06期
8 唐樹興;;論訴訟詐騙行為之司法定性[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8期
9 蔣敏;蔣軍;;誘賭后使用欺詐手段操控賭局構(gòu)成詐騙罪[J];人民司法;2010年04期
10 陳偉;;訴訟欺詐行為的性質(zhì)認定與出路探尋[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海燕;;票據(jù)偽造風險負擔規(guī)則的探討[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xiàn)代化[C];2008年
2 王紅泉;;文物交易中贗品問題的法律思考[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3 張海青;劉芳;;對轉(zhuǎn)化型搶劫犯罪構(gòu)成的幾點理解[A];2005年貴州省法學會刑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劉渤;楊勝利;李全召;;聯(lián)網(wǎng)收費環(huán)境下治理偷逃通行費問題研究[A];中國高速公路管理學術(shù)論文集(2009卷)[C];2009年
5 湯嘯天;;故意制造事故的犯罪手段值得警惕[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會議——暨第十一屆學術(shù)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2年
6 李萍;;論侵犯商標權(quán)犯罪的認定[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7 曹永東;潤青;;淺談假幣犯罪行為的定性[A];湖北錢幣?偟诹赱C];2007年
8 楊志勇;;網(wǎng)絡(luò)詐騙犯罪的特點及其打防對策[A];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9 盧連基;;執(zhí)法必嚴 違法必究——談在解決“法輪功”邪教中發(fā)揮法律作用問題[A];依法打擊和防范邪教——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三次報告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10 王丹霞;張繼紅;;涉及電子代理的侵財案件刑事責任研究[A];第26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韓 琳;詐騙罪還是盜竊罪?[N];人民法院報;2005年
2 柯 佳;盜竊罪還是詐騙罪[N];檢察日報;2002年
3 廖啟鋒邋韓建軍;誘人賭博騙錢如何定性[N];法治快報;2008年
4 陳寶琨;31萬辦事費,數(shù)日之內(nèi)可放人?[N];檢察日報;2005年
5 冉錦權(quán) 李連興;合同詐騙罪與詐騙罪、民事欺詐的區(qū)別[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5年
6 黃劍 張達偉;明知被誤認仍“受賄” 張乙行為構(gòu)成詐騙罪[N];江蘇經(jīng)濟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郭新磊;房子被拆十年又遭通緝[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0年
8 王紅梅 董正平;利用店主疏忽實施調(diào)包應(yīng)定何罪[N];檢察日報;2003年
9 周玉文;大量錢財用欺騙手段獲得應(yīng)定詐騙罪[N];人民公安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陳東升 本報通訊員 陳靜 林靜;冒充“反貪局長”借錢借車為何“好使”[N];法制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玉玨;刑法中的財產(chǎn)性質(zhì)及財產(chǎn)控制關(guān)系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2 羅開卷;市場信用的刑法保護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3 鄧超;財產(chǎn)犯罪原理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4 張紅昌;論財產(chǎn)罪中的占有[D];武漢大學;2011年
5 周旋;“公私財物”之內(nèi)涵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蓓蓓;票據(jù)詐騙犯罪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2 魏丹;詐騙罪若干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支娜;詐騙罪司法疑難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4 盧娜;詐騙罪若干問題的探討[D];南昌大學;2011年
5 周博;詐騙罪探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6 潘佳佳;詐騙罪對象探究[D];鄭州大學;2012年
7 王磊;詐騙罪被騙人“自愿給付”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8 常亮;詐騙罪定性主要爭議問題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2年
9 袁庚寅;詐騙罪若干疑難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 接建剛;票據(jù)偽造付款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693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sflw/1969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