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中善意要件的證明責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1-30 13:57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106條規(guī)定了善意取得制度,但是條文較為簡略,對于善意要件的證明責任問題沒有作出明文規(guī)定,由此引發(fā)了實務中的亂象以及學界的爭議。證明責任的確定,實際上是實體法規(guī)范的解釋問題,需要回到法學方法論的立場進行思辨。法律解釋有文義、體系、歷史、目的解釋四種方法,對于善意取得制度,應當按照現(xiàn)代法解釋學以規(guī)范目的為核心,其他三種為輔助的方法論進行法律解釋。善意取得制度之規(guī)范目的更側重于保護交易安全,再結合證明責任分配領域權威的羅森貝克的規(guī)范說,讓善意取得中的原權利人承擔受讓人善意的證明責任,是最為契合規(guī)范目的之選擇。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善意要件之證明責任的理論分歧
二、《物權法》第106條法解釋學分析的路徑
三、對善意取得制度之規(guī)范目的的探求
(一)依文義解釋探求善意取得制度之規(guī)范目的
(二)依體系解釋探求善意取得制度之規(guī)范目的
四、法律目的論與規(guī)范說視野下善意要件證明責任的分配
(一)規(guī)范說帶來實踐上的難題
(二)法律目的論對規(guī)范說的再解釋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什么是法教義學?——基于19世紀以后德國學說史的簡要考察[J]. 雷磊.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8(04)
[2]善意取得制度的理性基礎、作用機制及適用界限[J]. 郭志京. 政治與法律. 2014(03)
[3]論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要件的證明[J]. 吳澤勇. 中國法學. 2012(04)
[4]論不動產(chǎn)善意取得之構成要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106條釋義[J]. 程嘯. 法商研究. 2010(05)
[5]善意取得證明責任分配規(guī)則研究[J]. 鄭金玉. 現(xiàn)代法學. 2009(06)
[6]善意取得合同效力的立法解析與邏輯證成[J]. 彭誠信,李建華. 中國法學. 2009(04)
[7]證明責任視野下善意取得之善意要件的制度設計——《物權法》第106條之批評[J]. 徐滌宇,胡東海. 比較法研究. 2009(04)
本文編號:3733137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善意要件之證明責任的理論分歧
二、《物權法》第106條法解釋學分析的路徑
三、對善意取得制度之規(guī)范目的的探求
(一)依文義解釋探求善意取得制度之規(guī)范目的
(二)依體系解釋探求善意取得制度之規(guī)范目的
四、法律目的論與規(guī)范說視野下善意要件證明責任的分配
(一)規(guī)范說帶來實踐上的難題
(二)法律目的論對規(guī)范說的再解釋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什么是法教義學?——基于19世紀以后德國學說史的簡要考察[J]. 雷磊.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8(04)
[2]善意取得制度的理性基礎、作用機制及適用界限[J]. 郭志京. 政治與法律. 2014(03)
[3]論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要件的證明[J]. 吳澤勇. 中國法學. 2012(04)
[4]論不動產(chǎn)善意取得之構成要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106條釋義[J]. 程嘯. 法商研究. 2010(05)
[5]善意取得證明責任分配規(guī)則研究[J]. 鄭金玉. 現(xiàn)代法學. 2009(06)
[6]善意取得合同效力的立法解析與邏輯證成[J]. 彭誠信,李建華. 中國法學. 2009(04)
[7]證明責任視野下善意取得之善意要件的制度設計——《物權法》第106條之批評[J]. 徐滌宇,胡東海. 比較法研究. 2009(04)
本文編號:37331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373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