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事實物權的類型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5 18:09
物權公示原則在物權法中的貫徹,意味著一定會有法律物權與事實物權的區(qū)分。不動產事實物權的概念,2001年首次在學界被提出,近年來被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釋中使用后,在司法實踐中被廣泛運用。但是,對于不動產事實物權的性質、認定條件和法律效力等問題,學界和司法審判實踐卻并未達成統(tǒng)一意見。不動產事實物權,不是一個列舉出所有要素就得以定義的概念,我們要處理的是在此概念下所包含的各種類型。本文通過對司法實踐中不動產事實物權的糾紛進行類型化的分析,確立了約定型、轉讓型和家庭型三種類型不動產事實物權成立的構成要件,并通過對各類型事實物權糾紛的法律效力進行內部和外部的區(qū)分認定,以期能夠使得事實物權人、法律物權人和交易第三人的利益保持平衡。
【文章來源】: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0年01期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不動產事實物權的提出
二、不動產事實物權的司法境遇和理論研究現(xiàn)狀
(一)不動產事實物權的司法境遇
(二)不動產事實物權的理論研究現(xiàn)狀
三、不動產事實物權的類型化分析
(一)約定型不動產事實物權
(二)轉讓型不動產事實物權
(三)家庭型不動產事實物權
四、不動產事實物權的法律效力
(一)不動產事實物權內部法律效力
(二)不動產事實物權的外部法律效力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中間型物權變動之多元要素解釋方法[J]. 陳永強. 法商研究. 2016(02)
[2]不動產事實物權的適用與理論闡釋[J]. 陶麗琴,陳永強. 現(xiàn)代法學. 2015(04)
[3]物權變動三階段論[J]. 陳永強. 法商研究. 2013(04)
[4]未登記已占有的房屋買受人的權利保護[J]. 陳永強. 環(huán)球法律評論. 2013 (03)
[5]論登記制度與物權判斷——以物權判斷標準的遷移為視角[J]. 孟俊紅.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2011(06)
[6]論德國民法上的不動產物權善意取得制度[J]. 陳永強. 比較法研究. 2005(03)
[7]論法律物權和事實物權的區(qū)分[J]. 孫憲忠,常鵬翱. 法學研究. 2001(05)
本文編號:2918680
【文章來源】: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0年01期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不動產事實物權的提出
二、不動產事實物權的司法境遇和理論研究現(xiàn)狀
(一)不動產事實物權的司法境遇
(二)不動產事實物權的理論研究現(xiàn)狀
三、不動產事實物權的類型化分析
(一)約定型不動產事實物權
(二)轉讓型不動產事實物權
(三)家庭型不動產事實物權
四、不動產事實物權的法律效力
(一)不動產事實物權內部法律效力
(二)不動產事實物權的外部法律效力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中間型物權變動之多元要素解釋方法[J]. 陳永強. 法商研究. 2016(02)
[2]不動產事實物權的適用與理論闡釋[J]. 陶麗琴,陳永強. 現(xiàn)代法學. 2015(04)
[3]物權變動三階段論[J]. 陳永強. 法商研究. 2013(04)
[4]未登記已占有的房屋買受人的權利保護[J]. 陳永強. 環(huán)球法律評論. 2013 (03)
[5]論登記制度與物權判斷——以物權判斷標準的遷移為視角[J]. 孟俊紅.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2011(06)
[6]論德國民法上的不動產物權善意取得制度[J]. 陳永強. 比較法研究. 2005(03)
[7]論法律物權和事實物權的區(qū)分[J]. 孫憲忠,常鵬翱. 法學研究. 2001(05)
本文編號:29186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291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