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行政補償立法模式的構建
發(fā)布時間:2022-12-04 06:26
2004 年 3 月的憲法修正案中確立了征收、征用、補償制度,為在具體法律中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提供了憲法依據。目前我國除了個別單行法對某些行政管理領域的補償作了一些零散的規(guī)定外,整體的、規(guī)范化的行政補償制度尚未建立,大量的補償問題在我國目前無法可依,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因“公共利益”受到的損失得不到補償。本文在綜觀、借鑒國內外補償理論制度的基礎上,嘗試探討我國行政補償立法模式的構建。 第一章論述了行政補償的概念、性質及構成要件。認為行政補償是指行政主體對其基于公共利益之目的在管理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的過程中,因合法行使公權力的行為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遭受的特別損失,以及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而遭受的特別犧牲,依公平公正原則給予補償的法律制度。行政補償的性質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基于現(xiàn)代社會國家的“積極義務”而實施的補救性行政行為。從補償的主體、補償的原因行為的目的和性質、特別損失后果及因果關系等方面對行政補償的構成要件進行了論述。 第二章對國內外行政補償的制度及其制度進行了論述。綜觀國內外行...
【文章頁數】: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第一章 行政補償的概念、性質及構成要件
一、行政補償的概念
二、行政補償的性質及構成要件
(一) 行政補償的性質
(二) 行政補償的構成要件
第二章 國內外行政補償制度及其現(xiàn)狀
一、域外行政補償制度及其現(xiàn)狀
二、我國的行政補償制度及其現(xiàn)狀
第三章 行政補償立法模式的選擇
一、整體的、規(guī)范化的行政補償立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行政補償立法模式的選擇
第四章 統(tǒng)一行政補償立法模式的設計
一、行政補償立法的指導思想及基本原則
(一) 依法補償原則
(二) 補償公開原則
(三) 補償及時原則
(四) 特別犧牲受保障原則
(五) 公平合理補償原則
二、行政補償的范圍
三、行政補償標準
四、行政補償的方式
五、行政補償的程序
六、行政補償的救濟
七、行政補償的時效制度
八、進一步完善相關立法中的補償條款
(一) 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的完善
(二) 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制度的完善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707759
【文章頁數】: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第一章 行政補償的概念、性質及構成要件
一、行政補償的概念
二、行政補償的性質及構成要件
(一) 行政補償的性質
(二) 行政補償的構成要件
第二章 國內外行政補償制度及其現(xiàn)狀
一、域外行政補償制度及其現(xiàn)狀
二、我國的行政補償制度及其現(xiàn)狀
第三章 行政補償立法模式的選擇
一、整體的、規(guī)范化的行政補償立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行政補償立法模式的選擇
第四章 統(tǒng)一行政補償立法模式的設計
一、行政補償立法的指導思想及基本原則
(一) 依法補償原則
(二) 補償公開原則
(三) 補償及時原則
(四) 特別犧牲受保障原則
(五) 公平合理補償原則
二、行政補償的范圍
三、行政補償標準
四、行政補償的方式
五、行政補償的程序
六、行政補償的救濟
七、行政補償的時效制度
八、進一步完善相關立法中的補償條款
(一) 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的完善
(二) 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制度的完善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7077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lfsflw/3707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