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規(guī)范網上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法律建構
發(fā)布時間:2017-04-19 12:21
本文關鍵詞:論規(guī)范網上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法律建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第三方支付是隨電子商務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交易模式,主要使用于網絡交易。其特點是,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買方和賣方的中介機構,在交易過程中為雙方暫時保管貨款,進行信用擔保,起到保證作用,并在交易的過程中對交易行為進行約束和監(jiān)督,以保障交易過程中貨物的質量和交易的誠信。第三方支付平臺有效地解決了網上交易中的支付問題,屏除了交易雙方的顧慮。在電子商務中,由于買方和賣方的交易行為在時間和空間上不一致,資金和貨物的轉移是分離的,信息也不對等,所以雙方都不敢盲目信任對方,常常導致電子商務無法正常進行。第三方支付平臺正好解決了這一安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欺詐行為的發(fā)生,使網上交易得以順利的進行。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出現的交易模式,第三方支付在我國更是一種新出現的交易方式,現行法律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法律定位不是十分清晰,我國關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立法也十分匱乏。在專門性的法律出臺之前,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監(jiān)管一直使用用銀行法方面的法律進行規(guī)范,國家在立法方面也是在不斷的進行探索。中國人民銀行在公布《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三年之后,于2010年6月出臺了專門規(guī)范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緊接著于同年9月21日頒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具體規(guī)范《管理辦法》的實施。研讀《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的內容,對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監(jiān)管確實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問題也不容置疑。這兩部法規(guī)不是萬能的,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法學界還需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對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法律定位,支付過程中各方的法律地位,遇到的各種問題如何適用法律,以及如何對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保護等等方面,都需要專家學者提出立法對策和建議,以達到完善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目的。 本文以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法律地位,以及支付過程中參與各方的法律定位及遇到的各種法律問題作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存在意義,發(fā)展狀況,監(jiān)管模式,重點論證了這些實際問題在我國現行立法背景下實行的條件,提出了借鑒國外的立法成果完善我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議。除引言與結論部分外,論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論述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相關概念以及基本理論問題,從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定義出發(fā),簡要闡述第三方支付平臺產生的原因及發(fā)展過程,進而論證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一種新型的交易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創(chuàng)新性,并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現行國內外立法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論證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必要性,以及現行立法的利弊,分析現行立法的不足。 第二章剖析了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的法律特性,指出第三方支付平臺不是簡單的中介服務,而是從事支付和結算的非金融機構。并且對第三方支付過程中參與各方的法律定位進行了解讀,分析其監(jiān)管途徑。 第三章簡述第三方支付平臺常見的三種交易模式和典型案例。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例子,分析它們的交易模式和流程,以及它們的特點和遇到的問題。把它們同國外類似的支付平臺PayPal進行比較,吸收先進經驗,促進國內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fā)展。 第四章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發(fā)展中可能遇到風險和后果,包括信用風險、法律風險、技術風險、行業(yè)經營風險、監(jiān)管政策風險五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其產生的原因和癥結,從各個方面進行法律思考,以求找出問題。 第五章是針對上一章提出的問題提出一些解決的方案,以期對我國現行的法律提供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立法建議。這些方案著力于平衡風險的承擔,保護各方的利益,促進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fā)展。 在本文的結論中,筆者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新型支付模式和在電子商務中的作用進行了總結,指出第三方支付平臺雖然產生時間不長,但是作用巨大,和電子商務緊密聯系、相輔相成,構成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然后,筆者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fā)展未來和監(jiān)管立法的前景做出了展望。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平臺 電子商務 法律監(jiān)管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923;D922.28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3
- 第一章 第三方支付平臺概述13-25
- 第一節(jié) 第三方支付——一種新型的交易模式13-14
- 一、第三方支付的概念13
- 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概念13-14
- 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起源與發(fā)展14
- 第二節(jié) 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優(yōu)勢與不足14-18
- 一、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優(yōu)勢14-16
- 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不足16-18
- 第三節(jié) 規(guī)范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國內外立法觀察18-25
- 一、國內立法18-22
- (一) 《電子簽名法》19
- (二) 《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19-20
- (三) 《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20-21
- (四) 《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21-22
- 二、外國立法22-25
- (一) 聯合國及國際組織立法22
- (二) 美國立法及監(jiān)管22-23
- (三) 歐盟立法及監(jiān)管23-24
- (四) 日韓立法24-25
- 第二章 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法律特性概述25-29
- 第一節(jié) 第三方支付平臺法律定位及立法分析25-26
- 第二節(jié) 第三方支付買賣雙方的法律定位26-27
- 第三節(jié) 第三方支付中銀行的法律定位27-29
- 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易模式29-36
- 第一節(jié) 第三方支付交易模式29-31
- 一、獨立的網關支付模式30
- 二、具有擔保功能的網關支付模式30-31
- 三、依附電子商務網站的第三方支付網關模式31
- 第二節(jié) 第三方支付平臺典型案例31-33
- 一、支付寶交易模式31-33
- 二、財付通交易模式33
- 第三節(jié) PAYPAL 交易模式和國內第三方支付平臺比較分析33-36
- 一、PayPal 簡介33-34
- 二、PayPal 與國內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區(qū)別34-36
- 第四章 第三方支付平臺發(fā)展中的風險防范36-42
- 第一節(jié) 信用風險36-37
- 第二節(jié) 法律風險37-38
- 第三節(jié) 技術風險38-39
- 第四節(jié) 行業(yè)競爭風險39-40
- 第五節(jié) 監(jiān)管政策風險40-42
- 第五章 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規(guī)范措施42-49
- 第一節(jié) 明確法律定位42
- 第二節(jié) 明晰交易規(guī)則42-43
- 第三節(jié) 嚴格市場準入43-45
- 第四節(jié) 加強備付金管理45-47
- 第五節(jié) 遏制洗錢行為47-48
- 第六節(jié) 嚴厲懲治犯罪48-49
- 結論49-50
- 參考文獻50-52
- 致謝5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紅良;;淺析《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對第三方支付的影響[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2 王s
本文編號:3163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jinrfa/316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