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犯罪青少年的特點及教育改造對策
本文選題:犯罪青少年 切入點:青少年罪犯 出處:《法學家》1996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 一、挽救、教育未成年犯的意義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在全國12億人口中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占三分之一以上,加上青年,青少年總數(shù)占全國人口的比例就更大。青少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他們的狀況如何,直接關(guān)系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是否后繼有人,關(guān)系到國家的前途,關(guān)系到民族的興衰。因此,我們國家歷來十分重視和關(guān)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權(quán)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和有關(guān)法律,如我國的現(xiàn)行《憲法》、《民法通則》、《婚姻法》、《勞動法》、《刑法》、
[Abstract]:First, saving and educating the meaning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is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hope of the nation.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with more than 1/3 minors under the age of 18 among the 1.2 billion people in the country, plus young people.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young people in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is even larger. Young people are a mirror of society. Their condi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whether the socialist cause of our country is followed or not, and to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Therefore, our country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cared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young people and protected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especially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we have formulated a series of policies. Policies and related laws, such as the current Constitution of China,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the Marriage Law, the Labour Law, the Criminal Code,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C913.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殷曉菲;潘秀瑋;涂有明;;青少年犯罪與公正世界信念的關(guān)系研究[J];皖西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2 力康泰;;違法犯罪青少年的特點及教育改造對策[J];法學家;1996年04期
3 馬潔;朱傳芳;王文娟;李偉;;天津市犯罪青少年個性特征的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9年05期
4 方波;;犯罪青少年性格特征探微[J];當代法學;1987年01期
5 陳道明;;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特質(zhì)與犯罪心理預防研究[J];中國司法;2007年08期
6 田國秀;社會工作理念在社區(qū)矯正青少年罪犯中的運用[J];中國青年研究;2004年11期
7 李剛;彭駕殟;;臺灣少年犯罪何其多[J];世界教育信息;2001年11期
8 本刊編輯部;;以寬容之心對待違法犯罪青少年[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7年04期
9 景璐石;馮軍;徐科;蔣憲君;孟婕;;青少年罪犯人性觀發(fā)展及相關(guān)因素[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7期
10 鄒存政;;犯罪青少年感覺尋求與攻擊行為的關(guān)系研究[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俊杰;路翰娜;林勇;曹莉萍;沈雪春;;違法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調(diào)查及與家庭環(huán)境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蔣肇修;;試論教育改造青少年罪犯的心理學問題[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3 王雋;;淺談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預防和處理機制[A];推動律師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會議暨未成年人保護專業(yè)委員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林金樹;;青少年犯罪個性特征研究[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5 蘇興民;;關(guān)于家庭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的社會調(diào)查[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6 譚鵬;;青少年犯罪的法律救助機制探討[A];湖南省犯罪學研究會第八次學術(shù)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7 皮勇;黃琰;;青少年罪犯社區(qū)矯正初探[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8 井世潔;;社會轉(zhuǎn)型期城市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實證研究——以上海市S區(qū)為例[A];社會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9年
9 張瑞蘭;;青少年犯罪的社會文化因素的深層思考[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10 叢梅;;構(gòu)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社區(qū)犯罪防控的重點人群[A];犯罪學論叢(第五卷)[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關(guān)天夫 呂娜;犯罪青少年多為性觀念與性行為“偏離”[N];中國婦女報;2009年
2 天津市河東區(qū)檢察院 楊杰邋劉春蘭;應建立青少年犯罪檔案消除制度[N];檢察日報;2008年
3 周瑞平;校園慘案 法理視角的警示意義[N];人民法院報;2008年
4 徐愛東;影響青少年犯罪四大主因[N];民營經(jīng)濟報;2007年
5 陳秋霞 (作者單位:西平縣人民檢察院);構(gòu)建和諧的青少年犯罪公訴辦案機制[N];駐馬店日報;2007年
6 記者 張玉芬 羅兆成;嚴厲打擊“兩搶一盜”創(chuàng)平安昭陽[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08年
7 趙玉玲;焦東派出所開展“九見九處”活動[N];焦作日報;2007年
8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 涂龍科;建議提高未成年犯社區(qū)矯正適用率[N];檢察日報;2008年
9 李懷;吳江震澤:織就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網(wǎng)[N];江蘇法制報;2006年
10 興化市公安局牌樓中心派出所民警 袁楓;社區(qū)警務工作的“三化三規(guī)范”[N];泰州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朋飛;犯罪青少年同伴關(guān)系、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特點及其二者關(guān)系的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2年
2 王慧;重慶市犯罪青少年攻擊行為特征、影響因素及隨訪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李瑞;青少年罪犯人格特征與犯罪相關(guān)因素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4 曹加軒;不同類型青少年罪犯人格特質(zhì)的對比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5 孫莉;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心理矯治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6 周朝陽;關(guān)于完善我國違法犯罪青少年社區(qū)矯正體系的分析與思考[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7 焦鋒;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及父母教養(yǎng)方式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7年
8 李娟;犯罪青少年的道德情緒及其與社會行為的關(guān)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單婷婷;男性犯罪青少年社會支持、應對方式與人際信任的關(guān)系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10 王春光;犯罪青少年應對方式問卷的建構(gòu)與特征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830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hyflw/1583084.html